丁樂 王瑋麗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中醫辨證論治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9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患者治療方法不同,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各45例。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西醫治療,治療組則行中醫辨證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行不同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相較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較低,兩組存在顯著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身體各項水平指標不存在顯著差異,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身體激素水平相較治療組改善幅度較小,且子宮內膜厚度變化情況明顯較小,兩組存在顯著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行中醫辨證論治治療,能夠取得顯著的
治療療效,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自身激素指標,對患者子宮內膜過度增殖得以抑制,可以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關鍵詞】中醫辨證論治;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中圖分類號】R2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8..01
本次研究探討分析中醫辨證論治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治療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9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患者治療方法不同,均分為兩組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各45例。治療組年齡43~54歲,平均(49.59±3.93)歲,病程0.4~3.1年,平均(0.92±0.42)年;對照組年齡43~55歲,平均(49.28±3.81)歲,病程0.4~3.5年,平均(0.97±0.45)年。所有患者臨床病癥,均表現為周期紊亂、持續時間較長、經期潮血淋漓不凈,且均在研究前3個月之內并無服用激素藥物;排除對本次研究所使用藥物過敏的患者,和嚴重肝臟、心臟等器官系統性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統計學可比意義不高,兩個樣本率無對比意義;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西醫治療,治療組則行中醫辨證治療,將患者主要劃分為不同四個中醫類型:針對脾氣不足、沖任不固的患者,治療以補中益氣、固沖調經為主,予補中益氣湯治療,主要藥物組成包括黃芪、白術、益母草、黨參、山藥、陳皮、以及升麻、海螵蛸等藥物;針對腎陰虧虛型患者,治以滋陰補腎,止血調經,予左歸飲加減治療,主要藥物組成包括山藥、熟地、山茱萸、枸杞子、金櫻子、菟絲子、女貞子,早蓮草及炙甘草等[1];血熱內擾型患者,予芩術四物湯加減以清熱涼血調經,主要藥物組成包括熟地、當歸、白術、黃芪、川芎、側柏、赤芍、地骨皮以及生地榆、藕節炭等;針對瘀血內停患者則治以活血化瘀,予桃紅四物湯合失笑散治療,主要藥物組成包括桃仁、紅花、熟地、當歸、白芍、川芎、生地、茜草、生蒲黃、五靈脂,以及
益母草、海螵蛸等。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療效[2]。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計數數據均用x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運用流行病學統計程序Epidata 2.0版及EPINFO 2000版統計軟件包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療效相較
通過給予兩組患者行不同的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和治療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相較存在顯著差異,治療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較多,兩組分別為95.56%和84.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各項指標改善情況相較
通過給予兩組患者行不同的治療方法,兩組患者治療前身體各項水平指標不存在顯著差異,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身體激素水平相較治療組改善幅度較小,且子宮內膜厚度變化情況明顯較小,兩組存在顯著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本次研究結果也表明,通過給予兩組患者不同的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相較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明顯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身體激素水平相較治療組改善幅度較小,且子宮內膜厚度變化情況明顯較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行中醫辨證論治治療,能夠取得顯著的治療療效,并且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自身激素指標,對患者的子宮內膜過度增殖進行抑制,可以在臨床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張秋平.中西醫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進展和研究[J].當代醫學,2012,18(3):160-161.
[2] 呂 倩,彭 麗.中西醫結合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3(17):95.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