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一門綜合性藝術,是通過肢體語言,運用形態、神態,進行傳情達意的藝術形式。一個好的舞蹈作品,需要很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演員的二度創作。一位優秀的舞蹈演員必須具備很強的二度創作能力,通過肢體表達,把作品的意象和中心思想傳遞給觀眾,產生共鳴,形成生動的人物形象,從而完成角色的塑造。
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對舞蹈演員在二度創作中需要具備的職業精神和專業素養進行簡述。
一、具備一名優秀舞蹈演員的品質。
一名優秀的舞蹈演員,通過專業訓練,應該具有豐富的表演能力,能獨立完成各種技術技巧和控制力。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以及身體的可塑性,這些是我對一個優秀演員的基本定位。早在二十年前,梁群,劉琦老師創作的雙人舞《萋萋·長亭》是演員李超鐵、古宛玉共同完成。作品問世后,當時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力。但是后來通過演員調整,由山翀、汪烈共同完成。結果該作品榮獲首屆荷花杯金獎,第一屆cctv舞蹈大賽表演金獎和第五屆桃李杯優秀教學劇目金獎。其影響力瞬間爆棚,得到舞蹈界專家的大力贊揚與認可。所以說,一個好的舞蹈作品,需要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來完成,作品最后是否成功,跟選擇用什么樣的演員有直接關系。
二、具備很高的舞蹈文化素養和藝術修養。
文化素養,不僅僅說是有多高的學歷和文憑,這里的文化素養,我覺得應該是指對世界的認知能力,對大自然和事物的感受能力,對人性社會的洞察力和對生命以及生活的熱愛等等。舞蹈藝術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和探索,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應該有自己獨特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世界偉大的舞蹈家—伊莎多拉·鄧肯,是現代舞的創始人。她就是憑著對舞蹈的熱愛,對大自然的探索與追求,對原創性與自由的要求,最終以自己獨具一格的舞蹈和創新能力,成為現代舞之母。而藝術修養是多方面的,舞蹈本身是一種以肢體語言為主要表現手段的綜合性藝術,因此,我們不僅要掌握藝術理論上的知識,還要對音樂、文學、詩歌,以及其他藝術門類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舞蹈的藝術修養,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演員在臺上的每一次演出,舉手投足間所展示出來的細膩和講究,由心而發的去詮釋作品本身的精神高度!
三、演員在二度創作中的重要性。
二度創作,對于演員的全面素質有著很高的要求,任何一個作品,都離不開編導的創作和演員的主體表演,如果缺少了演員的二度創作這一重要環節,人物形象就不生動,舞蹈作品就會遜色,舞蹈表演也就失去了意義,作品更是達不到原本的高度。一個優秀的舞蹈作品,一定是有高質量的二度創作,好的二度創作,不光能激發編導的聯想和無限的想象力,還可以豐滿作品的人物情感,內容結構,展示演員的舞臺魅力,更能達到編導的期望值和提升作品的高度。
在舞劇《徽班》中,青年演員潘永超飾演的“武生”一角,他在舞臺上的二度創作,一直給我記憶猶新的印象,我覺得他在劇中的情感表達,個人的技術性和人物角色的塑造,以及表演尺度的分寸感,都掌握得十分到位,通過他的表演和理解,把一個活生生的“武生”形象立在了舞臺上,表現得淋漓盡致。我覺得舞劇《徽班》的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潘永超細膩和高超的二度創作,他使這部舞劇有了重要的“魂”,也為舞劇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演員二度創作中如何進行角色塑造。
演員在創作中的角色塑造,是整個舞蹈作品的核心。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有效和 生動的角色塑造呢?下面我想通過自身經歷的舞蹈作品《漢正街的娘子軍》,來談談我對二度創作中角色塑造的理解和詮釋。舞蹈作品《漢正街的娘子軍》,講述的是一群女扁擔的日常生活場景,其中一 位母親靠著挑扁擔的微薄收入,供女兒上大學的故事,表現了社會底層的工薪階層對生活的熱愛和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我在舞蹈作品《漢正街的娘子軍》中擔任主要演員,飾演一位母親,里面有很多的情感戲和大幅度的勞動場面,編導要求我們在完成動作的時候,要在很強的力度和控制力下去完成,即要體現女性在勞動中的性格,又要有男性的陽剛。剛開始排練的時候,給了我很大的挑戰和困難,可能是從來沒有飾演過類似的角色,總是不太注意母親年齡的問題,在表演當中不是太過就是太年輕,在完成動作的時候,力度也有所欠缺,在人物性格的把握上也抓得不夠準確,為了更好地詮釋這個角色,我專門走訪漢正街去觀察,體驗了一下“扁擔”的生活。當我走進漢正街的那一刻,映入我眼前的是彎曲的背影,濕透的衣衫,匆忙的腳步穿梭于大街小巷之中的勞動者,就是這一群在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瞬間讓我腦海里有了一個全新的母親形象,這個母親形象,她應該是慈祥的,樸實的,一個看似柔弱卻很堅強樂觀的母親,她的行為和體態也應該跟女兒完全不同,在表演當中應該要抓住勞動中的行為特點,既要有樸實的人物形象又不能完全生活化。經過仔細的琢磨和反復的練習,在后來的排練當中,我很快的就進入角色的心理狀態,從角色內心出發,去把握情感細節的處理。舞蹈作品《漢正街的娘子軍》對我的錘煉,讓我重新認識到,一個演員在作品當中角色塑造的重要性和真實性。首先我們應該了解舞蹈作品中的生活背景,人物形象,成長經歷和人物性格。通過分析與思考,找準角色定位,將自己融入到要塑造的角色當中。其次,是在編導所規定的情景和情境中,把握好時空力的運用,演員要根據劇情的發展來詮釋和豐富角色內心的活動。最后,肢體語言應該從心而發,掌握表演中的分寸感挖掘角色內心潛臺詞,用自己的意念和感覺來進行肢體動作的呈現。
綜上所述,舞蹈,它不僅僅只是簡單的手舞足蹈。它是內心、氣韻、神態的完美結合,是美的載體,是對自然和人性的呈現和表達。它是一種信念,更是一種文化信仰。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十個字準確概括了演員職業的深度和難度。作為一名舞蹈人,我們應該具有自己的獨特魅力和創造力,去思考它帶給我們的真正意義,只有更深的去了解舞蹈,讀懂舞蹈,才能更好的去把握和駕馭這門藝術
作者簡介
文艷,性別:女,出生:1984年,籍貫:湖北宜昌,職稱:二級演員,學歷:大專
(作者單位:武漢歌舞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