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曉昕
摘 要:鐵路是現代運輸業的基礎設施,發揮著重大作用,其運力較大,工作范圍也較廣,但在危害貨物運輸安全方面尚不完善?;诖耍疚囊澡F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的問題作為切入點,簡述車輛、管理、處理等方面的不足,再以此為基礎,重點論述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創新方式,包括優化管理手段、更新處理辦法等措施,以期通過分析明晰問題,為后續鐵路運輸安全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手段;應急機制
前言
危險貨物(Dangerous goods)是指容易引起燃燒、爆炸、腐蝕、中毒或有放射性的物品,在運輸、儲存過程中可能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必須采用特殊防護設施與措施。我國各地工業發展水平、商品使用需求存在差異,需要借助鐵路運輸的方式確保各處獲取足夠的物資,危險貨物也在其中,這對鐵路運輸安全管理提出了較高要求。目前各地管理情況不盡完善,加以分析有一定的必要。
1.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的問題
1.1車輛方面的問題
鐵路危險貨物的運輸,可能是集中進行的,也可能是小規模進行的,當進行大宗危險貨物運輸時,人員往往會針對貨物類型做好工作,能夠相對有效的避免運輸過程中的危險。但在零散化、小規模進行危險貨物運輸時,列車工作人員難以針對所有危險貨物進行管理。車輛在工作中的各項參數也是固定的,部分壓縮氣體可能在顛簸的過程中泄露,易燃品也可能在高溫下出現自然的情況,帶來安全隱患、造成安全問題,部分性能落后的列車甚至無法提供有效防護。
1.2管理方面的問題
中國《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將危險貨物分為:爆炸品、氧化劑、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自燃物品、遇水燃燒物品、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毒害品、腐蝕物品和放射性物品等10類。這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基本依據,但在管理過程中,由于一些危害貨物沒有明確標識,管理人員無法察覺,也有部分危害貨物數量較少,沒有給予必要管理,為運輸安全帶來隱患。2015年11月,湖北某列車出現高濃度酒精燃燒導致乘客受傷事件,該乘客攜帶約400mL高濃度酒精,酒精封閉不嚴、溢出,被煙頭引燃,造成事故,應在后續工作中設法予以杜絕[1]。
1.3處理方面的問題
我國《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規定,某些易燃貨物,如棉、麻、煤粉等,在含量、濃度、件重等均小于規定的限額時,可作普通貨物處理[2]。這一規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鐵路運輸、管理工作的壓力,但如果執行上缺乏配套措施,同樣可能增加安全隱患。如乘客攜帶了煤粉,應嚴格杜絕吸煙,以免明火引發煤粉燃燒/不充分燃燒釀成事故,如果管理不當,很可能出現安全問題。此外,由于我國鐵路運輸壓力大,乘客安全意識、技術不足,缺乏應急機制,突發問題出現后可能惡化蔓延,擴大破壞。
2.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創新方式
2.1加強車輛建設
為提升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首先應強調車輛建設,使所有車輛具備應對運輸危險的能力。如車輛運輸過程中可能由于性能老化出現較大幅度的顛簸,要求對所有列車進行周期性檢查,更換老化部件,降低顛簸的不利影響。部分嚴重老化的列車和鐵軌,應考慮給予局部更換。在此基礎上,還應提升列車的管理,在存在危險貨物運輸情況時,將所有貨物進行分級,并統一處理。如針對腐蝕品的運輸,為避免腐蝕品泄露,要求首先對壓力容器進行檢查,確保其性能優良,才能準予運輸??梢栽谒熊囕v上儲備高分子臨時防具,對可能出現泄露的器具進行防護。對于不同類的、小規模的危險貨物,應給予細化處理,避免危險貨物和普通貨物的無差別存放,應將其進行分類保存,并安排專人管理。
2.2優化管理手段
管理手段上,可以在原有方法的基礎上設法予以創新,如建立信息化的識別系統,對10類危險貨物進行數目、數量、濃度、壓力等方面的判定,生成數據信息,再根據數據信息生成管理方案,存儲在計算機中,設定為默認程序。當存在運輸要求時,通過傳感器以及貨物信息綜合進行危險等級的評定,自動化調取與貨物危險等級相匹配的管理方案,供人員參考。如腐蝕品的管理,設定其濃度大于98%為極度危險,濃度處于80%-90%之間為一般危險,濃度在80%以下為低危險。默認信息化處理方案中,應涵蓋不同等級危險貨物的存放和管理要求,并提供列車當前貨倉狀況,使管理工作規范、有序。此外,信息化的管理還有助于人員隨時根據監控等方式了解危險貨物狀況,進行安全隱患的排除和預防。
2.3更新處理辦法
對危險貨物的處理,要求在現有基礎上持續優化,并與管理手段的創新相匹配,以信息化創新管理作為視角,應進一步應用精細化處理方法,提升危險貨物的處理水平。如列車內部人員應構建兩級組織,一級為執行級,針對列車內所有危險貨物的類別、數量做好統計,生成報告,結合信息化管理系統出具的管理方案,擬定處理辦法,通過遠程通信的方式將處理辦法提交給二級:管理級人員。管理級人員同樣應用信息化手段,對執行級人員的報告進行核對、評估,分析其可行性,給予必要優化,最大限度保證列車安全。處理辦法確定后,立即著手推行,在進行過程中針對一些處理細節做進一步優化。如上文所述的壓力容器管理,以高分子材料應對可能出現的腐蝕泄露,該處理方案下,可能出現處理效率低的問題,可通過增加工作人員數目的方式加以應對,保證危險貨物運輸安全。
2.4構建應急機制
應急機制的建立,是安全管理框架的一種創新,該創新舉措的價值在于,使各類不可預知風險、突發事件的破壞得到控制。應急機制以信息化系統為核心,涵蓋兩個層面,第一層面為信息評估,第二層面為問題處理。信息評估是指在危險貨物運輸前,針對其危險等級、事故發生率、易發事故類型作綜合評定,使管理人員了解該類貨物的管理重點,做到安全管理的有的放矢。問題處理是指當安全問題發生后,系統能夠快速給出處理方案,并將指令下達給工作部門。如酸類物質應單獨存放,其可能出現泄露腐蝕,要求立即用水稀釋并疏散人群,通過應急機制記錄對應信息,能夠更好的指導安全工作。
總結:綜上,現代鐵路系統危險貨物的運輸存在安全問題,應給予有效的處理。結合一般資料可以發現,目前鐵路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的問題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車輛方面,二是管理方面,三是處理方案,四是突發問題。后續工作中,要求加強車輛建設,優化管理手段,更新處理辦法,并通過必要的應急機制解決突發性問題,既能從框架上保證運輸安全,也有助于具體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楊能普,楊月芳,馮偉.基于模糊貝葉斯網絡的鐵路危險貨物運輸過程風險評估[J].鐵道學報,2014,36(07):8-15.
[2]張伶婉,丁宏飛,陳彥瑾.基于熵權模糊綜合評價的鐵路危險貨物運輸預警[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2,22(05):119-125.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遼陽石化分公司鐵路運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