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想,化振奎
(1.周口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1;2.周口市教育局,河南 周口 466001)
2016年全市各級各類學校6956所,畢業生65.8萬人,在校生222.3萬人,招生62.3萬人,教職工12.8萬人。其中,高等教育學校3所,招生1.6萬人,在校學生4.8萬人,畢業生1.5萬人,教職工3096人。普通高中學校58所,招生8.5萬人,在校生24.2萬人,畢業生7.4萬人,教職工1.5萬人;普通初中學校527所,招生15.1萬人,在校生45.9萬人,畢業生15.5萬人,教職工3.3萬人;普通小學學校3081所,招生16.2萬人,在校生92萬人,畢業生15萬人,教職工5.4萬人。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周口市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下文針對周口市農村職業教育開展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具體調查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周口市2011~2016年農村職業學校數量情況單位:個
從表1可以看出,周口市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高中呈下降趨勢,中等職業學校、職業高中逐年下降幅度明顯,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前四年還比較穩定,從2014年的1528下降到996,下降速度較快,次年稍微有所上升,但上升空間不太明顯。
為更直觀的了解正規農村職業教育專業發展情況,本文對周口市直屬、川匯區、扶溝縣、西華縣、商水縣、沈丘縣、鄲城縣、淮陽縣、太康縣、項城市等縣市的各個中職學校的設置專業進行整理統計,總歸為16類。
對表2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統計表明,從專業類別看教育類、信息技術類學生較多,所占比例分別為27.08%、23.86%;其次加工制造類、文化藝術類、交通運輸類、醫藥衛生類、財經商貿類學生數所在比例分別為12.48%、8.87%、8.29%、5.78%、4.00%;農林牧漁類、土木水利類、輕紡食品類、旅游服務類專業學生相對較少,所占比較較低;石油化工類、司法服務類專業在各縣市中也沒有設置。從各縣市各專業學生數來看,有60.28%分布在市直屬,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有9.85%分布在商水縣,有6.31%分布在項城市;其余縣中等職業院校分布情況較大。1.3 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的生源及師資情況
近年來,周口市中等職業學校在招生規模和在校學生數均有明顯的下降趨勢,其辦學規模同普通高中的差距比較明顯。從學生規模來看,周口市職業教育開展情況不是太好,在問卷調查過程中發現部分職業學校在招生過程中遇到難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部分職業學校開始采用招生經濟鼓勵政策,或減免學生學費來擴大招規模。
從表中看出,近三年中等職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師總體數量均有所波動,專任教師數量也呈現忽高忽低現象。教師待遇不高、嚴重影響了師資隊伍建設。具體數據見表3。
周口市未來的農村職業教育要健康快速地發展,必須解決其現存的問題。而要解決現存的各種問題,首先必須對現存的問題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周口市農村職業教育現在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通過調查問卷發現,大部分家長在孩子初中畢業后,想盡辦法讓孩子上高中、考大學,把孩子接受農村職業教育看作是一種考不上高中的無奈選擇。根據對農戶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家長對孩子接受農村職業教育的態度”一題的作答中,僅有10.28%的農戶非常支持子女接受農村職業教育,47.51%的農戶不支持子女接受農村職業教育,見表4。說明在農村鄙薄農村職業教育的觀念盛行,另外,在對學生的訪談中發現,不僅農戶不支持子女接受職業教育,很多學生自身也存在鄙薄農村職業教育的觀念,都表示接受農村職業教育實屬無奈之舉。
事實表明,目前社會上仍然對農村職業教育觀念認識不夠,農村職業學校不管是學生還是學生家長都不能引起高度重視,嚴重阻礙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

表2 周口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分布在校生情況

表3 周口市2014~2016年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生源及師資情況

表4 農戶對孩子接受農村職業教育的態度
根據對農村職業學校學生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對專業課程設計是否合理的調查”一題的作答中,僅有0.7%的學生認為專業課程設置非常合理,64.18%的學生認為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見表 5。

表5 對專業課程設計是否合理的調查結果
對于周口市農村職業教育來說,課程建設要符合當地人才發展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然而,在實際調查中發現,農村職業學校有些專業課程設計不合理,專業設置與農村發展關聯性不強;農村職業學校在課程設置時專業課理論多,實踐課程較少。
制約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是師資隊伍的不足。由于周口市農村職業教育教學環境不好,缺乏吸引力,使得許多高質量教師不愿意待在農村。職業學院師資較少,特別是“雙師型”教師隊伍薄弱,農業職業教育目的是培育學生農業動手能力。既精通理論知識,又具備熟練的動手技能的“雙師型”教師不愿意在落后的農村發展。
在調研中顯示,目前周口市中職學校存在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辦學形式比較單一。中職學校的發展應有企業參與,要根據企業的崗位需求進行培養人才。在中職教育的辦學模式中,采用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中職學校的發展,也能夠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培養出企業真正所需的人才;更可以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實現企業和學校的雙贏。在對企業訪談中,約70%以上的受訪者表示,愿意接受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讓周口市的中職學校意識到,想實現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學校本身需要轉變辦學模式,面向企業需求。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將企業的資金優勢和職業學校的教育優勢結合起來,開創一種新的辦學模式。同時,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也能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中職學校只有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提高農村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的關鍵在于樹立正確的農村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有了好的辦學理念才能夠吸引社會對農村職業教育的關注度,當好的辦學理念得到社會認可,從而提高農村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在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要積極推進校企合作,重新審視自身課程設置和學科建設是否科學合理,將更多的重點投入到關注新農村建設的需求中來。課程設置更加貼近農村實際,更加符合學生利益和需求。
多年來,教育經費投入不足是導致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農村職業教育要想穩定發展必須加大財政資金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應該下大力氣撥出專項資金對職業教育進行扶持,做到專款專用,加強農村職業學校在師資隊伍、教學設備、實習基地等方面的建設。同時,農村職業學校自身要拓寬經費渠道。各職業學校可以根據自身的優勢,大力發展校辦企業,辦好生產實習基地,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
積極拓寬教師的來源渠道。可通過招聘、鼓勵和支持企業事業單位高級技術人員到學校擔任專職或者兼職專業老師等途徑確保師資充足。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時間,組織教師到企業一線參觀學習,提高其對技術應用的理解和認識,讓其感受企業生產氛圍,熟悉各技術操作環節。也可以組織教師脫產學習,深入到企業內部接受崗位工作鍛煉,提高其實際能力。應該提高農村職業教育教師的待遇,吸引人才,建立一支穩定的、優秀的人才隊伍,不斷提高農村職業教育的質量。
在調研中發現,一方面是周口市部分職業技術學校的就業率不高,另一方面是很多優秀的企業無法招聘到合適的技術人員。從這一現象可以反映出,由于部分職業技術學校專業設置不合理,沒有緊跟就業形勢的變化。因而應對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進行適度改革。應在職業教育中,引入企業的支持,提升企業的能動性,打造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一方面,企業可以為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帶來資金和發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中等職業學校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多更優秀的畢業生,豐富企業的人力資源。校企合作,職業學校打開門辦學,是提升中等職業教育的關鍵因素。
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對實現農民增產致富,對盡快實現新農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周口市是一個農業大市,通過調研和訪談,掌握了周口市農村職業教育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對周口市農村職業教育的問題展開分析,有針對性的提出,周口市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對策。通過對周口市農村職業教育的研究對發展河南省、乃至全國的農村職業教育,有一定的借鑒作用。本文的不足之處是,調查研究不夠深入、全面,調查問卷設計不夠專業,導致調研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將繼續對周口市農村職業教育予以關注,并進一步進行更廣泛、全面的調研,以彌補現階段調研工作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