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鵬,劉 旭,司任華,楊尚翔
(甘肅農業大學 應用技術學院,甘肅 臨洮 730500)
農產品的價格與農民利益息息相關,為穩定農產品價格波動,需要對其進行實際分析,不斷從農產品價格波動影響因素入手,積極探索其發展趨勢與調控策略,以有效調節農產品市場,實現經濟的穩定發展。
根據我國經濟學家的研究和分析表明,市場是決定價格主要因素之一。只有市場供應和需求達到平衡狀態的時候,才是市場最為健康和穩定的狀態。一旦市場平衡出現波動或異常,都會不同程度上造成價格浮動。市場供給大于需求時,價格會下降,反之市場供給小于需求時,則會引發價格上升。同時,我國經濟長期研究表明,由于市場存在一定的波動和競爭,所以即使原本平衡的市場結構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一旦發生信息出錯、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勢必會引發我國農產品價格的浮動現象。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全球化程度越來越高,所以在農產品市場上,價格也受到了國際層面的影響。價格的波動是一個動態過程,如果一個農業大國在產品上產生較大浮動,會牽連至其他國家也隨之產生變化。盡管我國自身的農產品輸出量較為穩定,但是仍然不能忽視在國際市場作用下農產品波動的情況。
在各國之間貿易往來不斷加劇的形勢下,國家之間的資本流動速率也因此上升,而農業產業作為我國最為重要的基礎性產業之一,金融資本對其影響也相對較大。所以,在涉及一定政治因素影響的形勢下,可能會有部分外來資金進入我國農業市場,影響我國農產品價格。為了保障我國農業市場的穩定以及人民群眾的基礎生活,國家相關職能單位需要充分做好應對金融資本的方法,切實保障群眾的基礎生產生活需求。
影響農產品產量的因素較多,其中最為直接的一環即為季節性因素。如果農產品的數量不足,會直接導致其價格上調,同樣在農產品產量增多的形勢下,也會引發價格跌落。所以,相關職能單位需要根據以前的實踐經驗,做好季節因素的分析工作,更好調控我國農產品價格。
首先,相關職能單位需要深入農戶群眾之中,發現其在農產品價格上的不足和問題,進行有針對性高價值的培訓作業。其次,由于我國農戶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學習能力較弱的現象。所以,在培訓的過程中,需要切實保障培訓方法的直觀與生動形象,從而更好激發其學習的欲望,并能以較為簡易的方式幫助其培訓。最后,考慮到農戶群眾的收入普遍較低,如果一味提升培訓的門檻和價格,會降低農戶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因此,政府應當對面向農戶開展的培訓進行一定的資金扶持,力求免費向農戶群體開展講座與知識培訓。
由于我國農業市場不穩定,部分農戶在生產作業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畏懼心理,所以導致其種植效率不高。為了驅動農戶更好進行生產作業,政府應當積極落實訂單農業的發展,引領我國更好進行農業的生產活動。作為農業銷售企業,其首要任務是分析對比好以前的農業市場走向,針對不同的農產品以及不同時期,大致預測農產品的價格走向,從而給予農戶一個合理的價格參考,從而幫助農戶預先了解到種植某農產品可以獲得的經濟回報。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使農戶擁有進行農業生產的自信心。除此以外,還能因此穩定我國的農產品市場供給結構,杜絕農產品價格的不穩定波動現象。
除了外來因素影響,物流上的不足也是制約我國農產品市場新一步良性發展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國相關職能單位需要進一步發展好我國農業生態市場的物流系統,助力我國農業市場的均衡發展。在我國互聯網信息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國家還需要使用信息化的手段推動我國農業物流的調控,一旦發現某一農產品價格失衡,需要第一時間調整和優化,保障我國農業市場的穩定和平衡。另外,農村人口現在目前仍然是我國人口之中最為主要的組成成分,只有首先確保農村人口的生活穩定,才能保證我國不斷發展和進步,真正實現可持續化發展的戰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