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驍駿
摘要:監督抽查作為保障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已越來越受到社會接受和百姓認同。如何體現抽樣過程的公平、公正、合法、合規,是企業關心、市民關切的關鍵問題。如何使用信息化手段使監督抽查的工作更加透明、高效,如何利用物聯網、互聯網+、智能設備技術為監督抽查工作提供更快、更好、更公正的服務,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spot check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accepted by the society and recognized by the people. How to reflect the fairness, justice, legality and compliance of the sampling process is a key issue that enterprises and people care about. How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make the supervision and spot check work more transparent and efficient, how to use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nternet +, and smart device technology to provide faster, better and more fair services for supervised spot checks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
關鍵詞:監督抽查;智能;數字化
Key words: supervision and spot check;intelligence;digitization
中圖分類號:F2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8-0001-03
0 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與計算機的日益普及,能否利用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加強各行業業務管理已成為一個單位或部門信息化水平的標志。隨著我國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以及市場的不斷規范,開發一個基于現代先進計算機技術的質量監督管理信息系統來輔助并加強質量監督機構的質量監督抽查與管理工作是切實可行的。通過建立本系統,進行監督抽查工作資料的建檔、證據鏈的互聯網+留證、抽查數據的實時生成、業務輔助信息處理及各相關檔案信息處理,建立質量管理綜合數據庫,實現質量監督管理的自動化、系統化、規范化及公開化,同時實現與各行各業信息互聯互通,使監督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時效性,增加監督抽查工作的公正透明度,對本行業的管理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系統應用的意義
1.1 提高監督抽查工作效率
我國大部分的監督抽查工作沿用的是傳統的管理模式,即紙質的信息流傳輸與樣品流交匯。該傳統管理模式存在著諸多弊端,比如工作效率低下、報告存儲局限、信息無法共享等,但礙于當時的技術條件,再加上那時的檢測業務量不高,該傳統管理模式還能夠發揮作用。隨著迅速擴張的監督抽查規模及不斷擴大的監督抽查業務領域,信息量呈幾何倍數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管理模式顯然無法滿足需求,因此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如何優化現有資源、利用高科技技術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信息共享、提升管理手段。而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出路,就是研究監督抽查智能數字化系統。
1.2 提升社會效益
產品的質量對于一個家庭和每一個消費者來說,都是最重要的,不僅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對產品企業的信譽、社會經濟的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我國的經濟在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產品質量引起的各種大小事件也時有發生,各種媒體上也經常對這類事件進行報道,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本文對監督抽查智能數字化系統進行了研究,利用高科技信息化手段保證監督抽查工作的嚴謹性、公正性、透明性,更快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保障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安全。
2 應用前景
在經濟效益方面提高監督抽查工作效率,減少監督抽查檢測失誤,降低報告的出錯率。通過建立智能留證系統,使監督抽查工作全程留證、自動留證、透明留證,減少了監督抽查的人力、物力成本。
在社會效益方面提高檢測機構的監督抽查工作效率以及證據維護力度,從而保證監督抽查工作的及時性、嚴謹性、公正性,增加企業對質量抽檢的認可度、滿意度。
通過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智能數字化分析與研究,為社會公眾提供最全面的信息服務,為打造服務型政府提供最堅實的保障。
3 研究內容
3.1 智能留證系統
3.1.1 業務流程圖(圖1)
3.1.2 功能概述
監督抽查時用手機APP對樣品進行拍照和視頻拍攝;利用APP按照企業名稱把照片和視頻上傳至業務管理系統,傳輸過程中APP自動對照片進行像素處理;業務管理系統對照片和視頻進行統一分類對應存儲,建立素材庫;支持分類查看、瀏覽、刪除、修改操作;在業務管理系統的報告審核環節可以直接調用照片進行確認;系統自動將每家企業的照片進行歸類,統一生成一份文檔適合單頁打印;可以增刪已經上傳的照片、視頻;對照片、視頻根據企業名稱和樣品編號進行統一管理。
3.2 便攜式移動抽查智能設備系統
3.2.1 業務流程圖(圖2)
3.2.2 功能概述
設備為一套旅行箱式硬件設備,方便監督抽查出差需要;設備集成了移動抽查軟件系統;設備集成了針式打印監督抽查單功能;設備集成了在線編輯抽查信息功能;設備集成了可充電蓄電功能;設備可獨立進行移動抽查軟件系統使用,無需外接電源,支持4G、wifi等網絡功能。
3.2.3 系統功能
①計劃維護。抽查人員在單位將上級下發的抽查基本信息(如企業信息,樣品類別信息等)導入到系統中;建立企業庫,歷史抽檢企業和相關信息形成基礎庫,以備以后調用;建立樣品類別庫,根據監督抽查報盤系統的目錄建立樣品類別庫,代碼庫等基礎信息庫,在日常監督抽查時可以實時調用。
②現場抽查。抽查人員到抽查現場,根據系統中預先錄入的抽查信息或者歷史抽查信息生成抽樣單并打印給客戶一聯,在填寫抽樣單信息時,自動調用企業地址為默認郵寄地址,也可以實時修改郵寄地址,打印時自動隱藏。
③數據導入。抽查結束回到單位后,抽查數據自動導入到質檢業務管理系統中并形成監督抽查抽樣信息。
④數據導出。實現質監監督抽查系統、國家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測處置中心系統和工商監督抽查系統數據的自動調用和匯總;系統自動生成質監監督抽查系統、國家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測處置中心系統和工商監督抽查系統上報信息的各種固定信息表格。
4 研究方法
4.1 自上而下研究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
通過研究當前最新的信息技術及分析其在監督抽查工作中應用的最新情況,我們發現描繪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理想狀態是規劃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關鍵。從技術層面上講,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規劃深受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及移動網絡等技術影響;從應用層面上講,其深受質檢新方法、新模式及新理念的影響。理想的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應以采用最先進的、最新的信息技術為基礎,符合監督抽查工作新模式的需求。研究思路確定為自頂向底,采用專家訪談法和文獻分析法,可以高屋建瓴地進行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規劃的理論研究,構建理想化的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的功能與定位,保持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的前瞻性與先進性。
4.1.1 分析文獻,從理論上構建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
文獻分析法是研究中最為常用的方法。通過文獻研究不僅可以系統地了解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的技術與應用的歷史,同時還可以了解信息技術及其在監督抽查工作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通過文獻梳理與分析,可以從理論上描繪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狀態。
4.1.2 對話專家,了解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的最新成果
專家引領是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規劃前期研究的重要策略。他們或是行業的領軍人物,或者是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的引領者,對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起著引航作用。借助參加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相關的學術會議,并與講座專家進行訪談,是了解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最新成果與發展趨勢的有效方法。
4.2 自下而上研究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
理想的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狀態為編制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規劃指明了方向和發展趨勢。但要制定出與檢測機構發展戰略目標一致,與檢測機構核心業務一致,與實驗室管理、科研與管理水平適切,滿足實驗室人員、管理人員需求的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規劃,還必須采取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通過對比分析、調查、對話和參觀考察等方法,制定出具有現實性與適切性的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規劃。
4.2.1 對比分析,總結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的問題與經驗
問題導向是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的又一基本原則。總結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現狀,發現主要問題,提煉出主要經驗與啟示是重要的一環。
4.2.2 參觀考察,借鑒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經驗
通過參觀考察,聆聽兄弟單位領導和同行的詳細介紹,親身感受對方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成果,借鑒其先進的經驗,汲取其失敗的教訓,可以為科學編制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發展規劃提供參考模型。
4.3 技術研究
世界和中國的科技創新層出不窮,互聯網+、物聯網、智能設備、大數據平臺等新技術都可以為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建設所用。研究每項技術的特性和監督抽查工作的特點,尋找適配點,讓新技術為監督抽查工作信息化進行徹底的服務。
5 結束語
本文旨在研究遵循“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外包”的理念,以資源整合、信息共享為基礎,選用先進的技術架構、成熟的產品以及科學的運維模式,以質檢業務管理系統為依托,建設標準統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智能數字化系統。研究如何通過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建設監督抽查留證系統;構建監督抽查數據庫群,提高信息資源共享程度;建設移動監督抽查設備系統;建立以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為服務對象的監督抽查智能數字化平臺,為打造服務型政府提供堅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鐘玉華.信息化在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管理中應用[J].檢測與監理,20016,23(12):80-82.
[2]馬晨佳,李新瑞,李兵.云計算在中小企業信息化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01):72-75.
[3]巫晨,周婧.國內外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制度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