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曉陽
母乳是人類寶寶千百萬年來的第一口糧食。它普通又珍貴,平凡又特殊。說它普通、平凡,是因為幾乎所有的人類媽媽在生下寶寶后,都會分泌甘甜的乳汁;說它珍貴、特殊,是因為它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助益良多,但成分復雜,至今無法靠人工方式完全復制。
初乳——“液態黃金”
隨著十月懷胎的結束,寶寶誕生到這個世間,媽媽甘甜的乳汁也隨之而來,成為送給寶寶的第一份禮物。媽媽在寶寶誕生后5~7天內分泌的乳汁被稱為初乳,其中含有大量對寶寶生長發育有益的營養素。人們都知道初乳是寶貴的,因為初乳的顏色大多偏黃,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液態黃金”。
初乳的激發 剛剛“升職”成為媽媽后,不少人因“奶不夠”而困惑。事實上,寶寶剛誕生時,媽媽的乳汁確實不多,而此時寶寶的胃容量也很小,媽媽的乳汁量是配合寶寶的胃容量來的,新手媽媽不必過于擔心。通常建議媽媽產后半小時內開始哺乳,雖然此時媽媽乳房內還沒有乳汁,但通過新生兒的吸吮,可促使媽媽的垂體釋放催乳素和催產素,使乳房泌乳增加。最新研究認為,寶寶出生后一小時內及時吸吮母乳、保持和媽媽的肌膚接觸,可以有效刺激媽媽乳房乳汁的分泌。有的媽媽由于種種原因,在寶寶出生后一小時內無法哺乳,有可能導致之后幾天乳汁分泌量少,也有人因此而導致母乳喂養失敗。總之,媽媽們不必因寶寶出生幾天內乳汁分泌不足而過于憂心,之后只要堅持科學合理地哺乳,大多能實現母乳喂養,享受與寶寶的親密時光。
初乳的營養 初乳含有豐富的營養,如大量的乳清蛋白質、免疫活性細胞和免疫球蛋白等。相比成熟乳,初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質。對于寶寶來說,初乳的主要功能并不是提供能量,而是提供初生嬰兒免疫保護成分。在這些免疫保護成分中,現在研究較多的是一種被稱為“乳鐵蛋白”的蛋白質,其能夠提高嬰兒腸道抗感染力,減少嬰兒腸道感染,并有促進嬰兒腸道成熟的作用。
初乳都能吃嗎 新媽媽可能會聽家里的老人說“灰奶”不能吃,將顏色發灰的初奶棄去;也有所謂的“開奶師”為新媽媽“開奶”,推出顏色發紅的初乳,說是新媽媽乳腺中有雜質和血水,不能給寶寶吃。事實上,初乳受大量蛋白質的影響,其顏色各異,有的發黃,也有的發灰、發紅。此外,不科學的“開奶”可能導致乳腺導管損傷出血,造成乳汁發紅。不論初乳是何種顏色,都不影響它的營養和對寶寶的保護作用,因道聽途說的理由而輕易棄去,是非常可惜的。
成熟乳——寶寶營養的優質來源
媽媽產后5~7天分泌的乳汁是初乳,第6天到2周為過渡乳,2周之后的乳汁為成熟乳,10個月之后分泌的乳汁被稱為晚乳。無疑,成熟乳是寶寶在純母乳階段最主要的營養來源。而各配方奶粉企業一直以來模仿的對象,也正是成熟乳。
一直被模仿 與初乳相比,成熟乳的脂肪含量增高,可以為寶寶提供足夠的能量,滿足寶寶生長的需要,并促進大腦發育。母乳的成分還會隨著寶寶的生長而相應發生變化,適應各個階段的寶寶,讓寶寶獲得最佳的喂養。
反觀配方奶粉,其大力宣傳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牛磺酸、乳鐵蛋白等,母乳中都有,配方奶只是模仿母乳的成分而已。而隨著人們對母乳研究的深入,在母乳中不斷發現新的營養物質,它們有的可以生產,有的無法復制,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相對配方奶粉來說,母乳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舉例來說,近年來,母乳中一種被稱為母乳低聚糖(亦稱母乳寡糖)的成分受到關注。研究發現,母乳寡糖不能被嬰兒的腸道消化吸收,但其可為嬰兒腸道菌群提供養料。母乳喂養寶寶的腸道菌群與配方奶喂養寶寶完全不同,而配方奶喂養更容易發生便秘、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現在發現,這種差異很大程度是受了母乳低聚糖的影響。在不久的將來,可能配方奶粉中也會添加母乳低聚糖,向模仿母乳再走近一步。
母乳中的其他被模仿者,如乳鐵蛋白、α-乳清蛋白、特殊結構脂肪等成分,雖然名稱一致,但配方奶中添加的來源于牛乳的成分與人乳成分仍然有細微的結構差異,這種差異對寶寶究竟有何影響尚不清楚。不過研究證實,寶寶出生早期純母乳喂養,滿6個月添加輔食并繼續母乳喂養,可明顯降低寶寶的腸道、呼吸道感染率,減少濕疹等過敏性疾病,還有利于減少以后的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發生。母乳喂養可以讓寶寶受益終身。
寶寶的保護傘 不論配方奶如何模仿母乳,有一點是它們永遠無法模仿的,就是母乳中的活性抗體。母乳中的活性抗體隨著媽媽所處的環境不同而不同,可以說是寶寶活的、沒有任何不良影響的“抗菌藥”和“疫苗”。不少媽媽在感冒時,因害怕傳染給寶寶而暫停母乳喂養,其實無此必要。研究發現,媽媽在感冒后,母乳中很快會出現與這次感冒相關的抗體,繼續母乳喂養有利于增強寶寶抵抗這次感冒的能力,因此感冒時,只要媽媽的身體能扛得住,就建議繼續母乳喂養。
晚乳——適時與寶寶說再見
10個月后的母乳屬于晚乳。與成熟乳相比,晚乳中的各種營養成分開始逐漸減少,伴隨著寶寶對各營養素需求的上升,晚乳在提供寶寶營養方面不再具備優勢。堅持哺乳的媽媽常常聽人說:“寶寶那么大,母乳早沒營養了,繼續吃就是害了孩子,可以快些斷奶了。”即然晚乳營養含量在下降,那么這句話是對的嗎?
事實上并不盡然。晚乳雖然不再能為寶寶提供全方位的充足的營養,但隨著寶寶的成長,輔食的逐步添加,寶寶的營養來源已并不局限在母乳,此時的母乳還是寶寶的“營養補充劑”,對于親子關系的培養也是有利的。況且,即使是晚乳,仍然會隨著環境的變化(如感冒等)而產生相應的抗體,為寶寶提供一定的保護。
不過有些媽媽盲目地長時間哺乳,可能會影響寶寶的飲食和睡眠習慣,造成寶寶白天不好好吃飯,晚上頻繁喝奶不好好睡覺等。若是遇到這些情況,該受責備的并不是母乳喂養,而是母乳喂養的方法。隨著寶寶長大,媽媽一定要注重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和飲食習慣。母乳喂養可以繼續,但良好的睡眠和飲食習慣必須從小培養。
此外,我們也碰到過一些媽媽過于“崇拜”母乳,認為母乳包含一切營養物質,在該添加輔食的時候仍堅持純母乳,或是長時間以母乳為寶寶的主食,造成寶寶營養不良,尤易造成寶寶嚴重的缺鐵性貧血,這些現象都是應該避免的。
總之,母乳雖好,卻不是“神”,合理科學的母乳喂養是寶寶珍貴的禮物,隨著孩子的成長,也要懂得適時放手,讓孩子迎接更廣闊的人生。
(作者每周二上午有專家門診,周三、四上午有特需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