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峰 陳志 翟文俠 楊國發
摘要:實現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協調對于促進城市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構建土地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17個指標體系,采用熵值法、協調指數、耦合協調度模型,分析2002-2014年咸寧市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協調性。結果表明:①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在2002-2009年增長較為緩慢,2009-2014年增長較快,且兩者的耦合度從極度失調向優質協調轉變;②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進程在某方面來講存在失調狀況,但是隨著調節,逐漸趨向于協調發展。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咸寧市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失調的原因,指出兩者關系主要受到城市發展外在制度與內在基礎的共同作用,并據此提出協調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同步發展的政策建議。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ities. Based on 17 index system of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oordination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of Xianning from 2002 to 2014 used by the entropy method, the coordination index and the coupled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he results shew that: ①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grew more slowly during 2002-2009, 2009-2014 grew faster, and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m changed from extreme imbalance to high quality; ② land urbaniz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some aspects of the imbalance, but with the adjustment, Gradually tending to develop harmoniously. The paper analyzed the causes of land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bove all, the policy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of land and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關鍵詞:人口城鎮化;土地城鎮化;耦合協調度;咸寧市
Key words: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land urbanization;coupled analysis;Xianning City
中圖分類號:F29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9-0100-03
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1],主要表現為土地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2-4],二者互為因果[5],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并不是同步推進,并且兩者的矛盾日益深化[6-7],此矛盾不解決將對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造成阻礙[8]。隨著湖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深入,武漢城市圈城市化的發展對長江經濟帶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因此,以武漢城市圈的核心城市的咸寧市作為案例,對其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協調性進行分析,對于武漢城市圈城鎮化發展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1.1 指標體系
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是多層次的、多因素的協調耦合系統,一方面,土地城鎮化包括用途轉換、邊界擴張和集約效益等多個方面,需要采用綜合指標度量;另一方面,人口城鎮化也不是簡單的農村人口城鎮化,還農村居民衣食住行、教育、醫療、就業等向城鎮居民的轉化。因此,土地城鎮化主要涉及土地投入與產出在內的8個指標。人口城鎮化主要涉及人口構成、發展與生活質量等在內9個指標。
數據來自2002-2015年咸寧市統計年鑒、咸寧市土地年鑒、咸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以及2002-2015年湖北省統計年鑒、湖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和2002-2015年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等。
2002-2014年人口城鎮化綜合水平呈現逐漸增加,且速率越來越快。2003-2009年一直處于平穩增長,2009-2014年增長速率明顯增強,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國內對于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投資與規劃,使得人口城鎮化的發展速度超出以前。
2002-2014年土地城鎮化的增長速度持續增長,后期增長速度明顯較快。2002-2009年增長較為緩慢,2009-2014年增長幅度較大,主要原因是咸寧市對于城鎮化的重視與投資,投資力度越來越大,增長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總體上,2008年以前,土地城鎮化相比人口城鎮化較慢,2009-2013年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2014年人口城鎮化又超過了土地城鎮化。

無論是耦合度還是耦合協調度,2002-2004年兩者都在下降,土地城鎮化滯后于人口城鎮化;2004-2014年,兩者都成上升趨勢,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的耦合度與耦合協調度都向良好的方向發展。耦合協調度等級情況為2002屬于Ⅸ,屬于嚴重失調衰退類;2003-2004年屬于Ⅹ,屬于極度失調衰退類;2005年的耦合度為Ⅷ,隸屬于重度失調衰退類;2006-2007年屬于Ⅶ,輕度失調類;2008-200年屬于Ⅵ,在瀕臨失調衰退類;2010年屬于勉強協調發展類;2011年屬于初級協調發展類;2012年屬于中度協調發展類;2013年屬于良好協調發展類;2014年屬于優質協調發展類。
①控制土地農轉非的速度、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謹防“大郊區”化的變相土地城鎮化,合理規劃市區為建設面積。
②完善土地儲備制度,加快棚戶區改造,盤活存量土地,充分利用閑置土地。
③保護城市生態環境,以創新帶動區域發展。
④以人民的滿意度為衡量標準,堅持“以人為本”,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解決就業難、收入低、消費高的問題。
[1]陳鳳桂,張虹鷗,吳旗韜,等.我國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協調發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5):53-58.
[2]魯德銀.土地城鎮化的中國模式剖析[J].商業時代,2010(33):7-9.
[3]陸大道.關于遏制冒進式城鎮化和空間失控的建議[R].北京:中國科學院院士咨詢報告.2007,33(2):3-8.
[4]Lhotte A, Affre L, Saatkamp A. Are there contrasted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and land uses on population persistence[J]. Flora, 2014: 1-7.
[5]李培祥.廣東人口城市化與土地城市化關系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29):12955-12958.
[6]陸大道,姚士謀,李國平,等.基于我國國情的城鎮化過程綜合分析[J].經濟地理,2007,27(6):883-887.
[7]姚士謀,張平宇,余成,等.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與實踐問題[J].地理科學,2014,34(6):641-647.
[8]朱鳳凱,張鳳榮,李燦,等.1993-2008年中國土地與人口城市化協調度及區域差異[J].地理科學進展,2014,33(5):64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