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斌 祝燕芳
摘要:根據學習支持服務的基本理念和原則,探討在高職院校實施以數字化學習中心為支撐平臺的教學活動中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體系的構建。提出了學習支持服務實現的方法和思路,包括堅持導師制度、重視技術支持團隊建設、倡導朋輩互學、線上線下結合、依靠大數據技術、適當運用人工智能等。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 system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digital learning center as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The methods and ideas for implementing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s are proposed, including adhering to the tutor system,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support teams, advocating peer-to-peer learning, online and offline integration, relying on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appropriat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關鍵詞:數字化;學習支持;學生學習;學習中心
Key words: digitization;learning support;student learning;learning center
中圖分類號:G43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9-0290-02
在大數據與云計算的時代,新興的互聯網+思想深刻影響著全社會,在教育教學領域也在推動著一場變革,以互聯網為依托的教學資源共享已經成為一種趨勢[1],以手機等新興學習終端為外在表現的新學習模式和學習手段,對傳統教學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可以斷言,構建以教學資源平臺為基礎、在線開放課程為表現、學習支持服務為靈魂的新型數字化學習中心,將成為一定時期內混合教學發展的重要課題。
國內院校在此前的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建設中,產生了大量的、優質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這些資源以資源設計者或管理者的視角進行了分類存儲。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廣大教師已經發現,在海量的資源中找到合適的資源并得心應手的使用時非常困難的。這一問題在以學習者為主導的自主學習過程中更加凸顯,海量的資源往往讓學習者無從下手,大大降低了學習的興趣,也制約了學習的效果。有效整合數字化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分類清晰、獲取方便的學習資源,正是建設數字化學習中心的主要目的。
1.1 網絡支撐平臺層
數字化學習中心的建設和運行涉及到整個校園的信息化建設,是以校園網為基礎環境,以數字化學習中心軟硬件平臺設備為支撐,包括高性能的網絡服務器、運行穩定超高速網絡、覆蓋全面的無線網絡、移動學習終端等支持服務系統和工具。
1.2 學習資源層
學習資源層包括資源平臺和資源庫兩個方面,是在基礎網絡支持平臺基礎上構建的學習資源存儲、管理、共享的平臺,是數字化學習中心的內容基礎,也是建設中的重點。在該層建設中必須充分考慮資源建設的全過程,除要考慮到諸如資源的產生、存儲、分類、檢索等功能外,還要充分考慮數字化學習中心的應用特點,能夠實現資源碎片化與重構。
1.3 門戶及學習環境層
數字化學習中心門戶是每個學習者的登陸入口,是各類資源展現、匯總、共享和使用的平臺,是平臺使用者獲得信息的主要來源,在設計上要美觀、友好、簡單,既要保證良好的交互性能,又要充分考慮功能上的整合。學習者能夠通過門戶所搭建的學習環境,高效、快捷地使用學習資源、進行學習互動、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則需要通過門戶平臺了解教學進展、狀態數據等。
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是指系統根據學習者的個性特征以及需求,為其進行的學習活動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及學習路徑[2]。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要考慮學習者在認知風格、知識背景、學習行為等方的差異,根據用戶個體或用戶群的特點來組織信息資源,進行推送提送,制定學習策略;二是注重人性化的、互動性強的學習環境創設,使學習者不僅可實現知識技能的全面提升,還可促進個人特色和特長的發展[3]。
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理念的核心,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學習支持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實用性,突出學習支持服務系統的智能化,以求解決傳統教學系統中資源組織和使用方式單一、學習者被動接受、教學過程交互體驗差等問題。在系統構建中,一般可遵循以下原則:
2.1 建設過程和使用過程的開放性原則
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要求數字化學習中心平臺具有良好的開放性,這主要表現在下面三個方面:
首先,平臺對于用戶要具有開放性。一方面,平臺用戶的角色不僅限于以往的教師、學生、管理員,還包括諸如編輯、輔助人員、服務人員等;另一方面,平臺的用戶可以隨時在平臺上進行自主的、方便的資源建設、狀態更新、教學互動等操作。
其次,平臺的學習過程是開放的。平臺要能夠完整保存用戶(尤其是學習者)在平臺上的活動過程,如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點的標記、注釋,在交互活動中的發言、點擊,在學習活動中使用的工具等。這些信息對平臺資源的豐富以及分析用戶的個性化特征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平臺的信息源是也開放的。要實現個性化的學習支持服務,平臺信息源不僅局限于教師和學生在建設和使用平臺時所提供或產生的數據,基于公有云的教學資源平臺提供了教學資源有效共享的環境和機制[4],各高校之間、高校與企業(政府)之間的信息進行互聯共享,也將成為重要的信息源。
2.2 平臺終端的多樣化原則
學習者的專業基礎、認知特點、知識結構、興趣愛好都因個體而存在很大的差異,其所使用的學習終端(如pc、平板、手機)等也各有不同,這使得學習環境、終端支持的多樣性成為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時限的重要要求。平臺必須能夠根據學習者的具體差異,定制不同的支持參數,如媒體格式、顯示樣式、設備分辨率、登陸環境等。
2.3 系統功能的智能化原則
傳統網絡教學平臺建設中,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的構建多以建設者的經驗和制作人員的技術能力為基礎,依據課程或專業體系進行機械的組合,無法做到教學活動和教學資源的碎片化,資源信息缺乏內在聯系。而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其屬性決定了必須能夠對教學資源進行挖掘和碎片化處理,可以針對學習者的特點,根據信息的關聯、內容的順序等各種原則,對資源進行智能的選取、重聚和推送,向學習者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務。
3.1 進行學習者行為分析,構建個性化畫像
了解學習者特征,以便能夠對其需求做出準確判斷,是實現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的重要基礎。首先,在用戶注冊的環節應注重用戶基礎信息的采集,要求用戶填寫的信息應盡可能地反映用戶的專業和認知背景,便于系統能夠提取到有效的用戶特征信息。在用戶使用系統時,應有針對性地對用戶的行為進行記錄和分析,如用戶經常關注的信息、喜歡瀏覽的頁面、習慣使用的導航、停住時間較長的頁面等。這些信息能真實反映用戶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習慣。通過對學習者行為分析,可以構建學習者個性特征畫像,并通過不斷的改進和更新提高準確性,保證系統能夠向用戶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務。
3.2 采用智能化的資源檢索服務
搜索引擎是信息化環境下經常使用的工具之一,極大的方便了用戶檢索需要的資源,在學習中也同樣用途廣泛。數字化學習中心所提供的檢索功能,與常見搜索引擎有所區別,應能夠根據學習者個性畫像特征,自動對檢索結果進行分析整理,過濾掉無用的信息,讓檢索結果更加準確,更好的滿足學習者的需要,如對檢索得到的視頻、課件、活動信息等資料進行二次聚集等。此外,根據學習者學習行為進行推送,也是建立在檢索服務基礎之上的。
3.3 個性化的學習策略制定與引導
不論傳統學習行為還是網絡環境下的學習行為,學習模式通常為五種:講授、協作、探索、討論、個別輔導。數字化學習中心強大的功能為網絡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利用視頻直播或視頻交互工具,既工具能構建出與傳統課堂類似的學習環境,進行師生間面對面的交流;也能實現一對一的個別輔導;教學資源庫中豐富的學習資料、學習平臺上智能化的學習工具,有利于開展探究性學習;留言板、交流區、工作群組、NetMeeting等功能可以方便的實現討論和小組協作;基于大數據的學習狀態分析評測系統能對用戶學習的不同情況進行準確監測……這些都方便了針對不同用戶、甚至同一用戶的不同學習階段,制定不同的學習模式,做到因材施教[5]。
此外,個性化的學習策略制定,還體現在學習環境和學習內容的個性化。如將學習平臺的呈現環境、媒體素材的呈現形式,根據學習者個性化畫像進行調整;根據學習者認知特點和學習狀態,對教學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后再進行推送等。若針對視覺型學習者,較多推送圖片、文字、圖表;對聽覺型學習者,則更多推送音頻、視頻;而動覺型學習者,則可以選擇仿真軟件、互動游戲等內容進行推送。當然,這些個性化的調整,不能拋棄內容之間的邏輯聯系。
3.4 實施多元化的評價
個性化學習服務理念下,學習評價除了對學習者知識理解和掌握情況進行考核外,還應關注學習者協作能力、創新精神等方面的成長,甚至要關注到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這就要求采用更加多樣的評價方式,如系統自動評價、自我評價、合作者評價、過程記錄評價等。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可以更加準確地掌握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方便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或對學習者進行反饋。
隨著網絡學習的不斷發展,建設數字化學習中心,為學習者提供全方位的網絡學習支持環境,已經成為教育界的共識。要保障基于數字化學習中心平臺的學習活動的有效性,在平臺設計和學習過程中,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不可或缺。
[1]王永斌,劉瑋.“云”視野下高職院校網絡教學資源平臺的構建與核心功能分析[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19-22.
[2]王冬青.遠程教育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8(8):38-42.
[3]馮麗丹.高校教學資源庫個性化學習支持服務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14(22):148-150.
[4]王永斌,祝燕芳.云計算環境下高職院校校級教學資源庫的建設研究[J].河北企業,2016(9):157-158.
[5]祝燕芳.高職院校數字化學習中心建設中學習支持服務應用初探[J].職教通訊,2017(14):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