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軍 康鑫 徐軍
摘要 寧88是寧波市農業科學院選育成功的中熟晚粳新品種,具有產量高、抗病好、株高適中、株型緊湊、稈硬抗倒、灌漿速度快、穗大粒多、根系活力強、適應性廣等特點,適宜寧波市作單季或雙季晚稻種植。經試驗對比,產量高于晚粳品種寧81。本文介紹了晚粳寧88在寧波市奉化區的種植表現,總結了其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寧88;種植表現;高產;栽培技術;浙江寧波;奉化區
中圖分類號 S511.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2-0020-01
寧88(原名:寧03-88)是寧波市農業技術科學研究院選育成功的中熟晚粳品種,2008年2月通過浙江省審定。2009年奉化區少量引進試種,并逐年擴大推廣,至2012年種植面積首超寧81品種,達到4 000 hm2,成為最主要的晚粳品種。寧88栽培總體要求稀播壯秧,勻株密植,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適施穗肥,增施磷、鉀肥,淺水灌溉,適時擱田后干濕交替,達到青稈黃熟。
1 種植表現
1.1 農藝性狀
寧88具有生育期適中、豐產潛力大、米質較優、抗病抗倒、較耐遲栽、單雙季兼用等特點,可作單季稻直播或機插,也可作連作晚稻機插或拋秧栽培。奉化區種子管理站試驗,作單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43.5 d左右,作雙季連晚栽培全生育期155 d左右。分蘗能力中等偏弱,成穗率中等,谷粒飽滿,有豐產潛力。灌漿速度快,后期轉色好,青稈黃熟,谷色黃亮。6月10日左右播種,產量影響不大。莖稈粗壯,抗倒性較好,中抗白葉枯病、中感稻瘟病,感褐稻虱。奉化區西塢街道作單晚稻試驗,株高95 cm,穗長15.6 cm,每穗總粒數120.4粒,每穗實粒數110.4粒,結實率91.1%,千粒重25 g。寧波市區試株高94.5 cm,穗長15.9 cm,每穗總粒數122.5粒,穗實粒數109.8粒,結實率88.9%,千粒重26.5 g。
1.2 抗性
據2005—2006年浙江省農業科學研究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鑒定,寧88葉瘟平均5.25級,穗瘟平均5級,白葉枯病5級。稻瘟病抗性優于對照秀水63,白葉枯病抗性屬于中抗。大田試種示范表現清秀抗病,無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發生。
1.3 米質
2004年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試驗測試中心檢測,精米率75.9%,整精米率70%,透明度二級,膠稠度66 mm,直鏈淀粉含量16.3%,達部頒NX1593—2002(食用稻品種品質)4級標準,2005年達部頒5級標準,米質較好。
1.4 產量表現
寧81也是由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成功,之前在奉化地區推廣多年,年種植面積達666.67 hm2之上。據西塢街道2014年單季栽培對比試驗,寧88較寧81有效穗數更多、穗長更長、穗平均總粒數和實粒數更多、增產665.55 kg/hm2,增產幅度達9.24%,寧88豐產潛力優于寧81(表1)。2015年以后寧88推廣面積不斷擴大,2016—2017年種植面積保持在2 000 hm2以上。
2 高產栽培技術
2.1 稀播壯秧
作單季晚稻栽培,播期為6月5—15日,用種量為37.5~45.0 kg/hm2,秧田播種量450 kg/hm2,秧齡18~22 d;作連晚人工栽培,播種期為6月25—30日,用種量45 kg/hm2左右,秧田播種量375~450 kg/hm2,秧齡25~30 d;作連晚機插或拋秧栽培用種量60~75 kg/hm2,7月5—10日播種,秧齡15~20 d[1]。
2.2 勻株密植,插足基本苗
作單季晚稻栽培,插植27萬~30萬叢/hm2,基本苗90萬~120萬株/hm2;作連晚栽培,插植30萬~36萬叢/hm2,基本苗120萬~150萬株/hm2。
2.3 合理施肥
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適施穗肥。總用肥量施純N單季180~210 kg/hm2、雙季180 kg/hm2左右,過磷酸鈣345 kg/hm2左右,氯化鉀112.5~150.0 kg/hm2,根據苗情生長情況,追施穗肥,以增大穗型,發揮大穗優勢[2]。
2.4 水分管理
科學水漿管理,插種后灌水護苗,返青后淺水灌溉,分蘗至90%以上,即擱田控苗,實現壯蘗促根。抽穗后干濕交替,灌跑馬水,切忌斷水過早,以利籽粒灌漿充實,達到稈青谷黃、活稈到老的目的[3]。
2.5 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寧88穗型大,稻穗著粒密度高,始穗前后注意預防稻曲病和稻瘟病,用井岡霉素2.25 kg/hm2+三環唑1.5 kg/hm2,兌水防治稻瘟病[4];用48%樂斯本1 500 mL/hm2+脫勁特450~600 mL/hm2(或25%撲虱靈900 g/hm2)兌水噴灑防治稻虱、蚜蟲等[5-6]。
3 參考文獻
[1] 何遠斌.優質水稻品種五優1179的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9):40-41.
[2] 白楊.綠色高產水稻栽培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5(2):5.
[3] 金巧玲,姜紅.機插水稻增產機理及高產栽培關鍵技術[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9,27(6):639-642.
[4] 楊建昌,陳忠輝,杜永.水稻超高產群體特征及其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4(4):37-41.
[5] 孫曉瑜,蔣利春.宋子洲.機插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上海農業科技,2007(4):38.
[6] 賈敏,國壯,程小丹,等.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