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青
摘要:近年來,在科學和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各種新興媒體得以產生,人類文明進入到全媒體時代。智能手機、互聯網等網絡媒體在課堂教學以及高校圖書館中應用越來越廣泛,更加有效的滿足了學生的閱讀需求。鑒于此,本文首先對全媒體時代對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影響進行了簡要分析,并詳細探討了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的構建途徑,以供參考。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advancement in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arious emerging media have emerged, and human civilization has entered the era of all-media. Online media such as smart phones and the Internet are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more effectively meet the reading needs of students.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all-media era on the reader service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ader service model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all-media era.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研究
Key words: all-media era;university library;reader service model;research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28-0258-02
1 全媒體時代對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影響
1.1 電子資源利用率明顯提升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圖書館運行過程中,將衡量服務質量的標準確定為借閱量和讀者數量兩個參數[1]。然而,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網絡等多種媒介,隨時隨地的獲取閱讀信息,這就導致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利用率顯著提升,但是紙質文獻借閱量明顯降低的現象。這一現象充分說明,新時期我國高校圖書館在運行的過程中,傳統的讀者服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讀者的閱讀需求。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閱讀服務,就必須明確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網絡等給自身帶來的沖擊,并有針對性進行服務理念與模式的創新。
1.2 實現了資源共享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在日常工作以及生活中,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智能手機等多種媒介,隨時隨地獲取所需閱讀信息。高校圖書館通過利用各種新型媒體,能夠為教師和學生在校園內就全面獲取全國各所高校的電子資源與紙質文獻等內容,因此全媒體時代為高校圖書館實現資源高度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礎。例如,現階段我國全國范圍內成立的讀秀學術搜索平臺、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等,就能夠為各大高校圖書館通過E-mail的方式傳遞文獻,教師及學生在校園內部就可以進行文獻的搜索與閱讀,極大地提升了文獻資源利用率[2]。由此可見,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極大的轉變了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模式。
2 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的構建途徑
2.1 跨地域合作模式
傳統高校圖書館在運行過程中,內部資源與信息存在封閉性,僅僅為校內學生提供閱讀服務。然而,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新時期高校圖書館仍然將校內學生作為重點服務對象,但是在此基礎上高校圖書館還積極進行了對外服務模式與內容的創新,結合企業與校外個人需求,有針對性的構建了圖書參考咨詢服務,為企業實現科學研究提供了保障。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還應利用自身資源集中的優勢,提升服務職能與質量,構建統一的信息服務平臺,推行跨地域信息服務模式。在這一過程中,網絡化信息服務合作模式被引入各所高校圖書館中,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也逐漸樹立了良好的合作意識,為實現信息的全國、全球性交流與分享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在積極構建全新的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模式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應從推行多元化外部支持服務、個性化服務內容、全面化信息資源以及網絡化服務形式等角度出發,最大限度的滿足全國各地讀者的信息資源需求。
2.2 創建深度信息服務模式
創建深度信息服務模式主要應從橫向學科服務模式、縱向垂直服務模式、雙向結合聯合服務模式三方面入手。這一模式能夠從多個角度出發,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同時也有助于高校圖書館完善信息服務、實現學習科研一體化的目標。例如,我國重慶理工大學圖書館在運行的過程中,為了創建深度信息服務模式,率先創建了垂直服務模式[3]。在實際提供信息服務的過程中,要求高校圖書館面對校內學生及教師,同時還將企業與科研單位作為了重要讀者。在此基礎上該圖書館在運行的過程中,積極構建了獨立的企事業單位、科研單位信息研究咨詢服務部門。該部門在有效運行的過程中,不僅提升了高校圖書館的運行服務質量,同時還實現了節約人員資源的目標,對于提升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與內容的規范化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值得各地區高校圖書館的學習與借鑒。
同時我國高校圖書館在運行中,還應結合自身實際,及時收納高素質信息服務人才和專業咨詢人才,針對企事業單位成立圖書館信息服務中心。該部門運行中應實現全面的市場分析、媒體監測以及企業信息咨詢需求調查等工作,在全面搜集大量信息的基礎上,對重要產品信息以及用戶資料進行篩選,從而有針對性的提供深層次、系統化信息服務,為我國相關企業及科研單位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3 構建特色化信息服務模式
近年來,我國高校圖書館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開始引入先進的信息和科學技術,數字圖書館數量隨之增加,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為讀者提供特色化信息服務,對于吸引讀者注意力,提升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在積極進行讀者服務模式創新的過程中,構建特色化信息服務模式是重要途徑之一。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結合自身發展實際,構建特色信息檢索系統、數字資源檢索整合系統、特色信息推送服務、網絡在線服務系統和特色信息定制服務等。同時,為了滿足教學科研需求,高校圖書館還應積極進行“專題信息服務”等定題跟蹤服務系統的構建。而電子版專題信息服務能夠從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出發,提升高校圖書館服務的多樣性。
例如,為了滿足校外讀者閱讀需求,卡爾加里大學圖書館積極構建了專門的客戶收費信息服務站,這不僅能夠為高校圖書館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夠為高校樹立良好的形象,對于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職能具有重要意義。
2.4 構建信息主動推送服務模式
高校圖書館在長期運行過程中,為讀者提供信息資源的媒介是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讀者需要結合自身實際需求向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詢問,從而獲取相應的圖書與資料。這一傳統的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具有片面性和單一化的特點,高校圖書館整個服務過程中嚴重缺乏技術含量,無法全面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這是由于讀者無法對高校圖書館的全部資料、資料類型等產生明確的認知,因此無法有針對性的選擇閱讀資料;而讀者閱讀習慣等也無法被高校圖書館全面掌握,在提供信息與閱讀文獻時,整個服務就會呈現出明顯的滯后性,極大的削弱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也降低了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因此,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在實際構建全新的讀者服務模式過程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服務的主動性,即積極主動的進行閱讀服務等信息的推送,同時還應全面搜集讀者需求、愛好、閱讀特點等信息資料,利用信息技術深入挖掘讀者的潛在需求,在此基礎上將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動態及時的在有關平臺上進行更新,有效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并結合每一個讀者的閱讀習慣,有針對性的進行全新閱讀資料信息的推送,拉近高校圖書館同讀者之間的距離,獲取讀者對高校圖書館服務模式最為直接、客觀的評價,最終為全面提升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獲取信息和傳遞信息的途徑和方式都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高校圖書館在運行過程中,必須結合時代發展特點以及人們的需求,不斷進行讀者服務模式的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讀者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獲取更多的信息,為不斷提升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木容.新《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對高校圖書館工作指導研究[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7(2):45-48.
[2]于靜,張玲,張珅.服務創新:高校圖書館內涵式發展的驅動力——第二屆全國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案例大賽綜述[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7(1):60-66.
[3]鄂麗君,王啟云.美國高校圖書館專業館員職業能力調查與分析——高校圖書館招聘視角[J].圖書館論壇,2018(1):1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