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衛東
摘要 種子質量關乎用種安全和農業生產安全。本文總結了近年來巢湖市種子管理站為加強種子市場管理,確保用種安全,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和全市農業生產安全的一些措施和做法,以期為維護種子市場秩序提供參考。
關鍵詞 種子市場;執法;用種;安全;安徽巢湖
中圖分類號 S722.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2-0037-02
俗話說:“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作為農業生產的最基本資料,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巢湖市現有持證種子生產企業2家,種子經營門店243家,分布在全市的17個鄉鎮和街道,從業人員近500人,經營的主要農作物(水稻、玉米、小麥)的品種數量達230個以上。近年來,巢湖市種子管理站緊緊圍繞“三農”中心工作,認真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等法律法規賦予的職責,積極開展種子市場專項治理活動,努力構建監管長效機制,促進了種子市場秩序持續好轉,確保了用種安全,保障了全市農業生產安全。
1 營造氛圍,多形式開展宣傳與培訓
采取形式多樣的宣傳手段,充分利用“3.15”活動日、“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送科技下鄉”“12.4法律宣傳日”等活動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及其配套規章、種子適用技術、真假種子識別等。出動宣傳車輛18臺次,宣傳人員232人次,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逾1.43萬份,接受咨詢達到2 100余(人)次。同時,還進一步加大了對種子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舉辦培訓班6期,培訓人數620人(次)。通過宣傳、培訓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提升了種子從業人員守法經營意識和為農服務的水平,同時也增強了廣大農民群眾辨別真假種子的能力和維權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了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
2 摸清家底,掌握全市種子生產及經營情況
2.1 對近幾年種植的主導品種進行摸底
通過近3年的工作,已基本摸清了巢湖市主導品種,其中,水稻主要品種為新兩優6號、晚稻153、豐兩優4號、揚兩優6號、兩優100、新兩優香1號、徽兩優6號、矮兩優6號、兩優華占6號、南粳45、南粳52、武運粳18、武運粳29、鎮稻11、鎮稻14等;玉米主要品種為隆平206、鄭單958、先玉335、濟單7號、中科11、蘇玉20、登海662、登海3622;小麥主要品種為浩麥1號、揚麥15、揚麥18、皖麥606、寧麥12、寧麥16、寧麥17、寧麥20、蘇麥18。
隨著土地流轉速度加快,特別是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不斷涌現,巢湖市水稻的種植結構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雜交稻種植面積呈下降趨勢,粳稻面積逐步上升,特別是種植大戶偏愛種植嘉花粳稻品種,但該粳稻品種已不能適用當下種植的要求(一是品種不合法導致的潛在風險;二是種性已發生退化)。為此,巢湖市種子管理站積極組織經營大戶引進抗倒、抗病、高產、合法的品種進行試驗,已初步篩選出4個品種(武運粳18、武運粳29、鄭稻14、南粳52),作為今后農民可選用替代嘉花的品種[1]。
2.2 對所有從事種子生產、經營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進行了全面調查摸底
對全市所有從事種子生產、經營的240余家種子企業、種子經營戶的經營地點、聯系電話、聯系人、經營狀況等進行登記、備案。通過摸底調查,為開展種子市場檢查、引導農民群眾科學選種和對種子經營者進行種子法律、法規培訓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2.3 開展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工作
種子生產經營備案是新《種子法》新設的一項重要制度,是全面推進依法治種和提升市場監管能力的重要舉措。2016年以來,巢湖市種子管理站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種子生產經營網上備案培訓,通過指導代理商網上操作,到鄉鎮種子銷售門店督促、指導經銷戶網上備案,印發明白紙等方式切實推進種子生產經營網上備案工作。截至目前,巢湖市備案:受委托生產2家,受委托代銷2家,經營不再分裝的種子171家,本地備案品種182個。
3 緊扣農時,加強種子市場監管
在春種及秋播的關鍵時節,巢湖市種子管理站積極開展日常巡查、專項檢查,重點檢查水稻、玉米、小麥等巢湖市主要農作物種子的質量、品種真實性、種子標簽、種子經營許可證、經營檔案、品種審定及授權情況、轉基因品種等。幾年來,巢湖市種子管理站對本轄區種子市場開展了33次專項檢查,市場檢查覆蓋面達100%。共檢查市場143個(次);出動檢查車51臺(次);出動執法人員243人(次);檢查種子經營戶513戶(次);檢查水稻、玉米、棉花品種150余個,涉及總量32 t;抽檢種子質量83個(其中水稻41個,玉米12個,小麥30個,合格率100%),涉及總量173 t;立案查處各類違法行為5起,涉案金額21.3萬元,挽回直、間接損失逾30萬元,轄區內未發生一起種子質量生產事故。通過日常巡查和專項檢查確保了巢湖市農業用種質量安全,有效保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和巢湖市的糧食生產安全[2]。
4 狠抓源頭,開展水稻制種基地專項治理工作
為規范雜交水稻種子生產秩序,嚴厲打擊無證生產、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從源頭上保證種子質量,在生產環節上加強了對本轄區種子生產基地的巡查力度,嚴格把好種源關。專項檢查中,主要是看種子生產許可證、查閱種子田間生產檔案資料,并深入制種基地現場巡查,巡查內容包括查看種子生產基地隔離條件、去雜情況,種子生產技術規程、質量控制措施,種子生產田是否按種子生產許可證規定的地點、品種生產種子,是否存在生產假冒品種行為等。3年來,巡查次數共26次,檢查了中垾、銀屏4個制種基地,涉及雜交水稻制種面積280 hm2。通過專項檢查行動,進一步增強了種子生產企業的質量意識和強化了質量保證措施,落實了雜交水稻種子繁育生產相關技術規程,確保了農業生產用種質量[3]。
5 示范帶動,開展新品種展示及示范工作
2015年和2016年巢湖市種子管理站承擔了省種子管理站的水稻新品種展示示范工作。開展新品種展示、示范工作,對加速巢湖市高產優質良種的推廣應用,促進巢湖市主推品種不斷更新,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面提升巢湖市水稻綜合生產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2年來,巢湖市種子管理站安排了50個單季中秈雜交稻新品種展示和5個水稻新品種的示范工作,從產量、抗倒、抗病能力、生育期等綜合表現分析,篩選適合巢湖市推廣應用的品種12個。期間,安徽省及合肥市種子管理站領導親臨種子展示、示范基地予以指導,轄區內400余戶種子經營戶、種植大戶進行了現場觀摩[4]。同時,巢湖市種子管理站也及時將品種展示結果向參展的企業進行了反饋,展示示范工作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6 做好參謀,承擔種子生產信息上報任務
巢湖市種子管理站自2012年成為安徽省國家級種子生產信息點后,主要承擔轄區內水稻生產過程中品種信息、制種數量、收購價格、制種成本等各項基礎數據的上報工作,并就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問題(比如說2013年出現的高溫、2014年的低溫陰雨天氣、用工成本上升、保險賠付小等問題)進行分析并向省站上報。2013年巢湖市種子管理站又增加了油菜生產信息的上報任務。種子信息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種子管理管理職能,為政府決策、種子日常管理及企業生產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幾年來巢湖市種子管理站共上報水稻、油菜種子生產基地數據8個批次,逾300個,提供市場分析材料11篇,較好地完成了信息點的各項工作。
7 嚴格做好行政許可的審核工作
嚴格依法完成行政許可,對申請領取農作物種子生產和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進行審核,對符合申辦條件的,指導企業依法申報;對不符合條件的,提出意見,堅決不遷就、不逾規。近年來,巢湖市種子管理站共審核3個水稻、2個小麥(其中審核4個,本級核發1個)生產許可證。同時,及時督促種子生產企業向巢湖市種子管理站提供真實生產種子類別、生產地塊、隔離條件、面積、種子繁育合同(代繁合同)等數據資料。
8 化解矛盾,積極調解處理種子糾紛
認真做好群眾舉報、投訴及種子糾紛的接待處理工作,進一步完善投訴舉報制度,積極主動介入種子糾紛調解,完善事故處理機制。努力做到熱情接待群眾投訴,公正調解種子糾紛,對群眾投訴的各類種子問題都認真對待、詳細調查。群眾咨詢問題給予認真解答,有必要的及時去現場,給予認真答復。屬于非種子質量問題的,耐心幫投訴人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幾年來共接待處理群眾電話、來訪等涉及種子方面的投訴11余起。通過該工作的開展,合理調解種子糾紛,有效化解了矛盾,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9 參考文獻
[1] 李濤.天水市種子市場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種業,2017(11):24-27.
[2] 王興美.淺談縣級種子執法工作的現狀與對策[J].種子科技,2017,35(2):36.
[3] 汪燕.基于產業安全的我國農業種子市場監管法律問題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2.
[4] 朱娉,王德強,袁野.淺析我國種子市場執法困境及對策[J].企業導報,2011(13):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