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要 8424西瓜為中熟小型西瓜品種,從第一雌花始花期著生于第5~7片葉,一般在坐果后45 d左右成熟。因生長周期短,一次性定植,可全年多次采收,經濟效益較好。本文針對西瓜8424品種特性,綜合介紹了其配套高產栽培技術,以期實現西瓜產業早熟、豐產的目的。
關鍵詞 西瓜;8424;大棚;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51.04+.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2-0086-02
西瓜8424品種甜度高,耐高溫,坐果率高,喜光、喜溫、耐熱,耐旱、不耐澇,生長期對環境條件與栽培技術要求較高,技術性強,適合大棚早熟栽培。隨著近年來我國市場需求量的加大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8424西瓜品種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從2010年開始引進該品種,在利辛縣永興鎮諸王蔬菜產業園和城北鎮蔬菜產業園示范種植,到2017年已發展到2 000 hm2以上,認證了“碧翠園”“利穎”“農墾”綠色和無公害品牌30多個,年產值達1億萬元以上。大棚西瓜的種植,極大地帶動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目前,全縣引進了多家農業企業開展大棚西瓜種植,形成了一整套栽培技術規程。8424西瓜品種出果后,果實圓球形,呈翠綠色,屬于極早熟品種,長勢穩健,抗病極強,耐熱耐濕,是目前大棚栽培最理想的品種之一。較傳統露地西瓜種植,有絕對性的優勢。通過引進西瓜良種8424,進行大棚種植與栽培,生長期得到了延長,種出的西瓜皮薄、多汁、味甜,深受市場歡迎。按栽植6 750株/hm2,每株結2個瓜計算,第1批瓜平均單瓜重2 kg,批發價2元/kg,產值5.4萬元/hm2;第2批瓜平均單瓜重2 kg,批發價1.6元/kg,產值4.32萬元/hm2;第3批瓜產值3.15萬元/hm2;第4批瓜產值2.25萬元/hm2。合計產量99 t/hm2,產值15.12萬元/hm2,平均純利潤可達77 100元/hm2。
1 種子選擇與處理
選擇正規廠家銷售的8424品種,播種前,要嚴格去雜去劣,撿出癟粒、雜粒、霉粒,以利于齊芽壯苗。
播前種子在陽光下曝曬3 d后,置于55 ℃溫水中浸種30 min,水量為種子量的5~6倍,自然冷卻。因為種子表皮有一種抑制種子發芽的物質,用水浸泡才會發芽。再將種子置于30 ℃溫水中浸種7 min,種子用量控制在1.2萬粒/hm2。可用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10 min對種子進行藥劑消毒,沖洗干凈即可。配合新高脂膜母液800倍液稀釋,拌種,保護肥效(與種衣劑混用),能驅避地下病蟲害(防治果銹病),隔離病毒感染,影響種子萌生吸脹功能,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
2 播種育苗
為了保證瓜苗優質,宜選擇光照好、地勢高、離電源近,且10年未種植過瓜果類作物的地塊,采用電加溫育苗,提早15 d搭建育苗大棚和覆蓋薄膜。苗床深25 cm、寬1.5 m,上鋪1層薄麥草、稻草等植物秸稈壓實,鋪電熱絲,再鋪1層秸稈,用溫度計調溫苗床。以肥沃、疏松的人工配制的營養土為基質,為防止病原菌污染,可對營養土和育苗棚土壤進行消毒。采用直徑為10 cm×10 cm的塑料營養缽。營養土裝缽前應灌1次透水,施入一定量苗菌敵藥土攪拌均勻后裝缽[1-2]。
每年1月底至2月初播種,時間一般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播種前5 d澆足底水,播種后及時覆土,蓋土的厚度控制在1.0~1.5 cm,然后制成小拱棚,覆蓋草苫。
秧苗出土前,日間大棚內的溫度需控制在28 ℃左右,夜間大棚的溫度需控制在20 ℃左右。齊苗后,可適當降溫,日溫控制在22~25 ℃之間,夜間不能低于12 ℃。在此期間,保證每天通風換氣1~2次,時長為2~4 min。濕度控制在土壤相對含水量80%左右,以表土見干見濕為宜,以利于培育壯苗[3]。
定植前7 d開始煉苗,由晴天中午開始放風,每天隨著氣溫的升高逐漸加大放風量,棚內溫度控制在15 ℃以上,當真葉長出4~5片時開始定植。
3 做畦
定植前30 d制作瓜畦,在此前5 d,澆好灌溉水,待土壤水分充分浸透和蒸發后,以完全腐熟的農家肥45~60 t/hm2或腐熟餅肥1 500 kg/hm2與高效硫酸鉀復合肥750 kg/hm2配合,均勻施入。制作瓜畦時需南北朝向,畦面要兩邊高、中間低,以大棚邊里側90 cm做畦,畦面寬度控制在1.8~2.0 m之間,畦高30 cm,中間留30 cm寬操作溝。
4 定植
定植時間一般為3月上旬,以晴天上午定植為宜。此時土溫增至15 ℃以上,可保證瓜苗成活率。定植時選壯苗脫缽帶營養土坨進行定植,坨面要稍高于畦面,覆土,保證每根瓜蔓0.35~0.40 m2的營養面積,瓜蔓之間的距離控制為20 cm,行距為50 cm,株距主栽行為25 cm,加行20 cm。定植6 750株/hm2左右。然后覆蓋透明地膜,用2幅90 cm的農用地膜,中間用小棍固定,搭小拱棚,夜間在小拱棚上加蓋草苫,以提高大棚內土壤濕度和溫度[4]。
5 溫度管理
定植后1~10 d以保溫為主,此時大棚不宜通風換氣,至緩苗期結束后可適當通風換氣。苗期大棚內白天溫度控制在25~28 ℃之間,夜間不低于15 ℃。在坐果期,隨著外界氣溫的升高,天氣轉暖,這時可適當增加大棚內通風量。在瓜膨大期和成熟期棚室內白天溫度控制在33 ℃左右,夜間溫度維持在15~20 ℃之間。在此期間草苫日出后及時揭去,當棚外溫度持續升高時,將小拱棚揭開,加大大棚的通風量,以降低溫度,大棚內溫度控制在25~30 ℃之間,日落后應該及時覆蓋。
6 平衡施肥管水
定植后的1周左右,應進行合理灌溉,有利于瓜秧苗緩苗。開花期后安排1~3次澆水,水量適中即可,并適當溝施腐熟優質有機肥7 500 kg/hm2、硫酸鉀三元復合肥300 kg/hm2、尿素75 kg/hm2。開花坐果期,根據植株長勢,科學配比肥量和灌溉次數。一般情況下,施優質有機肥60~75 t/hm2、氮肥90 kg/hm2、磷肥45 kg/hm2、鉀肥112.5 kg/hm2。為防止瓜秧徒長,不澆水。當幼瓜生長直徑達3~4 cm時,一次性追施硫酸鉀復合肥112.5~150.0 kg/hm2。進入膨瓜期時,可3~4 d澆1次水,促進幼瓜膨大。
7 植株調整
為了保證產量,應進行植株調整。一般采用5蔓整枝技術,當主蔓長60 cm時在3~5節處打頂,保留2個果型周正的幼果,保留1個主蔓和5個健壯子蔓,及時去除多余側蔓,以減少養分消耗。
8 授粉
坐果部位選擇主蔓第16~22葉片之間。西瓜自我授粉率不高,因而應在雌花開花后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為了保證瓜型好,在8:00—10:00選取花粉旺盛的雄花,將其花粉均勻涂抹在雌花花柱上,進行人工授粉。當果實直徑在3 cm左右時,注意追施定瓜肥,促進其生長,對每朵雌花做好開花授粉的標記,西瓜開花后,在葉片達到13片以后開始留果。
9 果實管理
果實直徑達3~4 cm時疏果,坐果15~20 d后,將果實翻身,原與地面接觸的一面轉向上面,并用干燥稻草或果墊墊果,保證果皮顏色,瓜坐穩后去除老、弱、病枝(葉),以便通風透光。
10 病害防治
猝倒病的防治可選用無病新土育苗,選用無病新土、塘土或大田土,不可使用舊苗床土、菜園土或庭院土育苗,避免低溫、高濕條件出現。在猝倒病發病初期,可選用64%惡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施。
防治炭疽病可用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 500~2 500倍液噴防,每7 d噴1次,連噴14~21 d[5]。
11 適時采收
4月下旬至5月上旬開始采收,一直延續到7月上中旬,一般在雌花開放后37~40 d采收第1批瓜,以后每隔30 d左右采收1次,一般單株結瓜3~5個,產量可達82.5 t/hm2。頭茬瓜采摘時,部分二茬瓜已坐瓜,注意不要過多扯動藤蔓,并采用標記法,二茬瓜收獲后,及時清秧換茬。
12 參考文獻
[1] 楊華,達會廣,康爽,等.早佳8424西瓜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蔬菜),2014(3):24-25.
[2] 尚會敏.早春大棚西瓜栽培技術[J].種業導刊,2013(12):24-25.
[3] 俞同軍,諸克平,曹和兵.8424西瓜大棚秋延遲高產栽培技術初探[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3(5):88-89.
[4] 孫艷軍,徐剛,韓冰,等.早佳8424西瓜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4):138-139.
[5] 謝曉梅.大棚早熟西瓜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1(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