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川
摘要 通過試驗,探明了防治金絲王大棗裂果病的有效方法。結果表明,噴灑棗豐寶葉面肥除了可提高棗果產量外,還可延長棗果成熟期15 d左右,安全避開正常年份棗熟期的2場秋雨,進而達到防裂果的目的;單純實施秸稈覆蓋對減少裂果發生效果顯著,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同時對抗旱保水和土壤增肥也有顯效。
關鍵詞 金絲王大棗;棗裂果病;棗豐寶;秸稈覆蓋
中圖分類號 S436.6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2-0112-01
金絲王大棗是北票市特色優勢農產品,具有適應性強、易栽培、結果早、收益快等特點,已成為當地廣大棗農特別是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然而,由于金絲王大棗在進入成熟期后,遇雨極易發生裂果腐爛,常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導致棗園近乎“年年有災”。因始終無法解決裂果問題,嚴重影響了棗農的種植積極性。裂果已成為制約我國大棗適生區棗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必須設法予以突破。2014年,通過與有關專家合作,開展了防治棗裂果的專項試驗。現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選擇面積較大的棗園(大三家鄉廟下村棗園和上園鎮小北溝村棗園),試驗區棗園樹勢旺盛,樹齡8~10年,管理水平中等以上。
1.2 試驗材料
供試肥料為過磷酸鈣、硼砂、棗豐寶葉面肥;新鮮羊奶。
1.3 試驗方法
1.3.1 廟下村棗園。6月18日(正值棗樹“掐尖”)在機房上第1行開展試驗,前3株施硼肥0.1 kg/株,第4~8株施過磷酸鈣2 kg/株,其余42株施過磷酸鈣2 kg/株+硼砂 0.1 kg/株。按“三點法”施入。然后全園覆蓋草簾,并壓土[1]。
自8月22日(棗果膨大后)在機房上第1行和第2行各半行開展棗果噴灑新鮮羊奶試驗,羊奶稀釋濃度為5%(1 kg羊奶兌水15 kg)。噴灑羊奶3遍,時間分別是8月22日、9月3日、9月13日[2-3]。
9月11日開始噴灑棗豐寶葉面肥[1] 300倍液(最適噴灑期在8月20日左右),每隔7 d噴1次,連噴3次。試驗地點位于公路上第1~7行,時間分別是9月11日、17日、22日。
1.3.2 小北溝村棗園。6月19日開始進行施肥和覆蓋秸稈試驗,試驗地自東向西分別為30株混施過磷酸鈣2 kg/株和硼砂0.1 kg/株并覆蓋秸稈、20株為空白對照、20株覆蓋整株玉米秸稈(厚10~15 cm,其上點壓少量土)[4-5],8月30日開始噴羊奶(羊奶 0.55 kg 兌水10 kg),連噴2次。
2 結果與分析
2.1 廟下村棗園調查結果
2014年9月25日,調查廟下村棗園,結果如表 1所示。可以看出,雖然本年度棗果成熟期未遇降雨而未出現裂果現象,但與對照相比不同處理的平均單果重均提高,其中增重最高的為噴灑棗豐寶處理,比對照增加46.83%。
另外,雖然噴灑棗豐寶的時間推遲,但效果較好,除了可提高棗果產量外,還可延長棗果成熟期15 d左右,從而安全避開2場秋雨,試驗結果得到棗農的高度認可。值得注意的是,噴棗豐寶必須趕在紅棗期之前進行。棗果成熟高峰期,觀察發現未噴灑棗豐寶的棗果已大部分呈現出標志著成熟的紅色,而噴灑棗豐寶的棗果尚處于綠色的狀態,達到了延緩成熟的目的。
2.2 小北溝村棗園調查結果
2014年9月25日,對小北溝村棗園進行了調查,結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各種處理對防治棗裂果均有一定效果,其中以單純秸稈覆蓋效果為最好,未出現裂果現象。由此看來,通過覆蓋秸稈,既解決了大棗裂果難題,同時對半干旱地區抗旱保水以及土壤增肥也大有裨益。
3 結論與討論
(1)雖然在廟下村棗園進行的試驗因沒有降雨而未獲得裂果數據,但是試驗發現,適時噴灑棗豐寶葉面肥可使棗果延期成熟近15 d,從而使棗果安全避開正常年份的秋雨危害,大幅減少裂果率。同時,還有使棗果分散成熟、分批上市的作用,再加上重剪,成熟期后延效果將會更加明顯。此外,噴灑棗豐寶葉面肥增產效果明顯。
(2)小北溝試驗說明,單純秸稈覆蓋可減少裂果發生,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對抗旱保水和土壤增肥也有顯著效果。
(3)除上述方法外,建議有必要對下列技術進行試驗研究:搭建防雨棚防裂果技術;不施化肥、不噴灑農藥的有機棗培育技術;實行矮化密植栽培、建設采摘型棗園的技術;延長金絲王大棗鮮果保鮮期的技術等[6]。
4 參考文獻
[1] 張連翔,孔繁軾,王金貴.北方地區林下經濟:可適生新品種和先進實用技術[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348-352.
[2] 許建慶,丁改秀,王小原,等.棗裂果研究進展與防治措施[J].山西農業科學,2014,42(6):643-646.
[3] 黨瑞紅,包建平,彭剛.礦質營養對棗裂果的影響[J].中國南方果樹,2014,43(1):74-76.
[4] 劉光生,劉源源,馬樹平,等.棗裂果主導因子及防裂技術措施研究[J].山西農業科學,2012,40(2):150-152.
[5] 楊俊強,王寶明,王小原.棗裂果研究進展[J].山西農業科學,2009,37(3):86-89.
[6] 王艷.設施靈武長棗果實裂果特性與防控技術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