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旸 劉春艷 田云芳
摘要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把鮮花作為一種高雅溫暖、表達情意的禮物,促使切花生產量大幅度提高。研究鮮切花的保鮮技術對滿足人們的需要和發展鮮切花產業具有重大意義。本文綜述了近年來世界四大鮮切花保鮮技術方面保鮮劑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未來的研究方向,以期為深入了解鮮花保鮮技術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 切花保鮮技術;鮮切花;保鮮劑
中圖分類號 S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2-0138-02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al civilization,more and more people take flowers as a kind of elegant,warm and emotional gifts,which promote a sustantial increase in cut flowers production.It is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fresh cut flowers fresh-keeping technique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and to develop fresh cut flower industry.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preservatives in the field of fresh-keeping technique of the four major cut flowers in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was prospected in order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fresh flower fresh-keeping techniques.
Key words cut flower fresh-keeping technique;fresh cut flower;preservative
在鮮花的生理發育過程中,影響鮮花壽命的因素主要包括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和乙烯等。切花離開母體后,若處理不當,會枯萎,縮短觀賞期。按照各種因素在不同時期的影響程度,可以將鮮切花保鮮處理分為5個環節,即花卉產品的采后處理、預冷處理、貯藏環境、保鮮營養液和產品包裝。其中,保鮮營養液在整個鮮花保鮮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研究的主要熱點。
1 鮮花保鮮劑研究的主要方向
至今為止,鮮花保鮮劑的研究主要包括抑制乙烯生成、保持水分平衡、減少ABA含量和增加能源物質等方面。劉俊[1]通過研究不同植物激素對鮮花壽命的影響,發現乙烯是引起植物衰老的重要激素之一,并提出了外源ABA處理效應具有雙重結果,低濃度可提高切花質量,但過高濃度會導致切花黃化。另外,增加能源物質也很關鍵,鮮切花離開母體后不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體內的糖分越來越少,以至于正常代謝受到影響而凋零,適當增加能源物質可延長鮮切花的壽命[2]。同時,可通過調控吸水量和失水量的相對大小保證鮮花的壽命。
1.1 菊花保鮮劑成分研究
菊花位于四大鮮切花之首[3],增加其保鮮時長極其重要。童紅梅[4]對菊花新型保鮮劑進行了篩選研究,用蔗糖、氯化鈣、檸檬酸和水楊酸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復合保鮮劑,將蔗糖、氯化鈣、檸檬酸和水楊酸4個因素在3個水平上設計正交試驗,通過測定瓶插期間切花的花徑、瓶插壽命、POD酶活性和還原糖,得出2%蔗糖、0.15%氯化鈣、0.1%檸檬酸和100 mg/kg水楊酸配制的復合型保鮮劑保鮮效果最佳。同時,也指出對保鮮效果的影響程度為檸檬酸>水楊酸>蔗糖>氯化鈣。
2006年,孫 敏等[5]研究不同濃度氯化鈣對鮮切菊保鮮生理效應的影響,發現氯化鈣溶液具有一定的保鮮作用且指出2 g/L氯化鈣保鮮效果最佳。2010年,申玉華等[6]探究含苯甲酸鈉保鮮劑對切花菊保鮮效果的影響,發現含苯甲酸鈉保鮮劑能增加保鮮時長。2011年,邸 葆等[7]通過研究蔗糖濃度對非洲菊切花保鮮效果及生理特性的影響指出,菊花瓶插液中蔗糖濃度一般不宜超過2%。蔗糖不僅可以作為營養源,而且一定濃度的蔗糖可以有效增加SOD活性和POD活性,減少活性氧的傷害[8]。
1.2 百合保鮮劑成分研究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屬植物,其花朵明凈芬芳、碩大美麗,特別是鮮切花百合的銷售量在國際國內花卉市場上領先,市場需求量極大。因此,切花百合保鮮技術也是研究者研究的熱點。
1999年,辛 廣等[9]探究薄膜包裝與低溫貯藏對百合鮮切花保鮮效果的影響,發現在低溫條件下用0.05 mm薄膜袋包裝處理的百合鮮切花保鮮效果較好。2004年,吳紅芝等[10]在百合切花保鮮劑及其作用的研究中得出,STS能顯著地延緩乙烯敏感型切花百合的衰老進程,辛普龍和多娜分別以1.0 mmol/L、12 h處理和2.0 mmol/L、12 h處理效果較為理想,GA3對百合切花葉片具有顯著的保綠效果,并能提高開花品質,延緩開花進程。2008年,孫志惠[11]在研究不同配方保鮮劑對百合鮮切花保鮮效果的影響中發現,3%蔗糖+150 mg/L 8-羥基喹啉檸檬酸鹽(8-HQC)+清水+0.463 mmol/L硫代硫酸銀(STS)+1 mg/L赤霉素(GA3)對切花百合的保鮮效果最佳。
1.3 玫瑰月季保鮮劑成分研究
玫瑰花是世界四大鮮切花品種之一,其生產面積僅次于菊花。2006年,孫海燕等[12]研究了保鮮劑對玫瑰切花生理效應的影響,提出3%蔗糖+2.5%山梨醇+0.02%氯化鈣+杰克沙處理的玫瑰在瓶插壽命、水分平衡以及生理生化指標方面均達到最好狀態。2007年,郭永來等通過玫瑰花的保鮮與貯藏試驗發現,檸檬酸和食鹽混合溶液可以取得理想的保鮮效果。
2008年,范美華等[13]研究不同濃度水楊酸對玫瑰切花保鮮的影響,提出經水楊酸處理可延長切花的壽命,提高切花鮮重,保證切花的保水力,保持高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過氧化物酶(POD)活性,延緩膜透性,其中以80 mg/L和100 mg/L水楊酸處理效果最好。2014年,張 彬等[14]提出不同保鮮劑對玫瑰切花保鮮及生理效應的調控,玫瑰花枝鮮重呈先升后降的趨勢;其中200 mg/L SA+3%蔗糖+300 mg/L檸檬酸適合作為玫瑰切花的保鮮劑,該處理下玫瑰切花保鮮期最長達到17.8 d,較對照延長7 d;花徑最大達到6.51 cm,較對照增大2.06 cm;花枝鮮重在11 d時仍高于起始鮮重,較對照組長7 d;可溶性蛋白質含量最高;丙二醛含量最低。
月季是薔薇科常綠或半常綠低矮灌木。2006年,劉國榮等[15]在月季花保鮮方法的研究中,采取終端擊碎法、浸染法、茶水法和啤酒法保鮮月季,其中以啤酒法的保鮮效果最佳,因為其中含有乙醇,能為花枝消毒防腐,又含有糖及其他營養物質,能為鮮花補充養分。朱東興等[16]通過試驗得出,10 g/L蔗糖+200 mg/L 8-HQ+100 mg/L GA3極顯著地延長了月季切花瓶插壽命(延長2.01 d)和盛開時間(延長2.80 d),花徑增大1.95 cm(P<0.01),明顯延緩了水分平衡值的下降及花枝鮮重變化率零值的到來,其各項指標均優于其他配方,為最優保鮮劑。2009年,夏忠強等[17]探究不同保鮮劑對月季切花生理效應的影響,得出3%蔗糖、0.1%硝酸鈣和50 mg/L硝酸銀對月季切花保鮮效果最佳。
1.4 唐菖蒲保鮮劑成分研究
唐菖蒲是喜溫暖的植物,但氣溫過高對其生長不利,不耐寒,以pH值≤7為宜。2010年,程 聰等[18]發現在不同保鮮劑中,以0.5%蔗糖+500 mg/L 8-HQ+30 mg/L激動素保鮮效果最好,能有效提高花枝鮮重,改善切花的吸水能力,延長切花壽命,提高觀賞質量;而只含有0.5%蔗糖的保鮮劑對切花吸水不利;500 mg/L 8-HQ和200 mg/L四環素配合使用的效果與只含有500 mg/L 8-HQ的保鮮效果差異不明顯。2011年,杜玉婷等[19]通過研究赤霉素和蔗糖對唐菖蒲切花的保鮮效應,提出50 mg/L GA3預處理液配合3%蔗糖瓶插液能有效延長切花的瓶插壽命,提高觀賞品質,改善切花的水分平衡,提高其體內的POD活性和SOD活性,并可明顯延緩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質含量的下降。
2012年,李巧玲等[20]經研究得出,檸檬酸延緩唐菖蒲切花衰老效果明顯,硝酸銀處理切花后基部黑化,不宜作唐菖蒲切花的保鮮劑,不同處理中以3%蔗糖+250 mg/L 8-HQ+400 mg/L檸檬酸的處理保鮮效果最佳,瓶插壽命可達9 d。2014年,于震宇等[21]提出當KT濃度為30 mg/L時保鮮效果較好,瓶插壽命較對照組延長了2.1 d、平均日觀賞值增加了3.9、切花花枝鮮重峰值推遲2 d出現,但對開花率的影響不顯著;6-BA濃度為40 mg/L時保鮮效果最佳,瓶插壽命較對照延長了2.5 d、平均日觀賞值提高4.0、開花率提高1.22%、切花花枝鮮重峰值推遲2 d出現。
2 研究展望
鮮切花的保鮮對鮮花的觀賞價值極為重要,雖然我國近20年來在鮮切花保鮮劑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切花品種多,不同類型的品種衰老癥狀表現不同,需要不斷研究不同鮮花的保鮮機制。針對目前保鮮劑的價格和品質,今后應在探索高效、無毒、廉價保鮮藥劑,組合優化藥劑濃度、處理和技術,深入研究和完善切花的衰老機制等方面進行保鮮劑的研究。
3 參考文獻
[1] 劉俊.植物激素在百合切花保鮮中的應用及其機理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大學,2010.
[2] 楊淑文.延長鮮切花壽命的方法[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76-78.
[3] 戴思蘭.中國菊花何日重放異彩[J].中國花卉園藝,2004(5):16-18.
[4] 童紅梅.菊花新型保鮮劑的篩選研究[J].西北農業學報,2005(4):187-190.
[5] 孫敏,唐瑜飛.氯化鈣對切花菊保鮮生理效應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7):1360-1361.
[6] 申玉華,趙麗穎.含苯甲酸鈉保鮮劑對菊鮮切花保鮮效果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0(19):177-178.
[7] 邸葆,張鋼,陳段芬,等.蔗糖濃度對非洲菊切花保鮮效果及生理特性的影響[J].北方園藝,2011(4):172-175.
[8] 胡聯鈺.鮮花保鮮進展[J].花卉,2001,93(5):26-27.
[9] 辛廣,侯冬巖,張維華.薄膜包裝與低溫貯藏對百合鮮花保鮮效果的影響[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1999,30(4):426-429.
[10] 吳紅芝,金壽林,李玉連.百合切花保鮮劑及其作用的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452-455.
[11] 孫志惠.淺談不同配方保鮮劑對百合鮮切花保鮮效果的影響[J].河套大學學報,2008(2):41-45.
[12] 孫海燕,馬駿,陳麗,等.保鮮劑對玫瑰切花生理效應的影響[J].保鮮與加工,2006(1):23-24.
[13] 范美華,董芳琴.水楊酸對玫瑰切花保鮮的效應[J].江蘇農業科學,2008(2):193-195.
[14] 張彬,杜芳.不同保鮮劑對玫瑰切花保鮮及生理效應的調控[J].北方園藝,2014(5):118-121.
[15] 劉國榮,時麗冉,馮蕾,等.月季花保鮮方法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6(4):451-453.
[16] 朱東興,郁達,王俊寧,等.不同配比保鮮劑對月季切花保鮮效果研究初報[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95-99.
[17] 夏忠強,吳艷華.不同保鮮劑對月季切花生理效應的影響[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1(2):20-21.
[18] 程聰,杜玉婷,鄭翠萍,等.四環素和激動素對唐菖蒲切花的保鮮效果[J].貴州農業科學,2010,38(3):157-159.
[19] 杜玉婷,黃牡丹,程聰,等.赤霉素和蔗糖對唐菖蒲切花的保鮮效應[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13):2685-2688.
[20] 李巧玲,賀學勤,孫伯鈞,等.不同處理對唐菖蒲切花保鮮的影響[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3(1):251-253.
[21] 于震宇,范翠麗,翟惠玲.不同濃度的KT和6-BA對唐菖蒲切花的保鮮效應[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35):12429-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