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俠 朱曉燕 王國麗
摘要 介紹了森林火災的隱患,從織密各級責任網絡、切實加強火源管控、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清除林下可燃物、做好防火物資貯備及維護、建立森林防火視頻監測系統、加強森林防火隊伍建設和抓好應急值班備戰工作等方面總結了城固縣森林火災防控對策,以期為城固縣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森林火災;隱患;對策;陜西城固
中圖分類號 S7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2-0153-01
城固縣位于陜西省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7°03′~107°30′、北緯32°45′~33°40′,屬于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上游秦巴山地地區。南北長約101 km,東西寬約42 km。土地總面積2 265 km2。其中,林地面積為161 278.1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71.2%;非林地面積為65 221.9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28.8%。全縣森林覆蓋率65.4%,林木綠化率66.6%。被陜西省林業廳劃為一級火險區,森林火災危險性大。
1 森林火災隱患
1.1 傳統習俗難以轉變
農村傳統的生產生活習俗根深蒂固,冬、春季林區燒地邊、燒垃圾雜草現象時有發生;春節、清明節等節日拜墳祭祖、燒香點燭、燃放鞭炮等民俗依然存在。特別是多年生活工作在城市人群,接受森林防火宣傳教育較少,森林防火意識淡薄,節假日回鄉祭祖容易引起森林火災[1-2]。
1.2 進山入林人員增多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全境旅游業的發展,進入林區徒步活動、登山健身體驗、進山旅游人員及重點工程在林區施工人員增多,林區野外違規用火現象普遍增多,管理難度增加,導致發生火險、火災的危險性增大,火險等級居高不下。林下雜草、灌木生長茂密,林緣林內易燃物、可燃物越積越多,部分區域林內可燃物已超過發生山林大火的臨界值,火險等級非常高,一旦遇到火源,必將釀成大災。
1.3 森林防火資金投入不足
目前,國家和省、市對縣級森林防火資金投入較少,鎮、村投入嚴重不足,縣級投入與實際需要相比差距較大,導致森林火險預測預報、火情瞭望監測、撲火機具裝備更新及基礎設施建設嚴重不足。現有撲火設備設施陳舊,通迅設備設施老化,森林火險監測預防信息傳輸手段落后,林火預防和綜合撲火能力欠缺,嚴重制約著森林防火事業的發展。
1.4 火災撲救能力較弱
盡管城固縣已經組建了專業、半專業及應急撲火隊伍,但是森林消防專業力量仍然不夠,撲救火災知識儲備不足,森林防火綜合能力差,控制、撲救大火的手段落后,難以承擔較大森林火災的撲救任務。鎮村青壯年大多進城務工,組建的應急撲火隊隊員身體素質參差不齊,防火知識欠缺,撲火熱情較高,發生森林火災后在撲救過程中容易發生安全事故[3]。
2 防控對策
2.1 織密各級責任網絡
縣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執行《森林防火條例》,嚴格執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長負責制,縣、鎮、村、林場、護林員逐級層層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明確責任、明確任務、明確紀律,把森林防火責任落實到各級責任主體、基層護林員和山頭地塊,形成防火責任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網絡體系,確保森林防火責任落到實處。
2.2 切實加強火源管控
野外火源是引發森林火災的重要誘因,更是有效預防森林火災的關鍵環節。對重點林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和自然保護區等重點地段加強巡查,及時發現并制止野外用火行為。在重點區域入口處增設臨時防火檢查站,嚴格檢查進入林區的人員和車輛,禁止火源上山入林。在關鍵時段對重點林區、高火險區實行戒嚴封山管理。對林區墳頭、低智能人員登記造冊,夯實監管責任,對監管責任進行逐一倒查。充分發揮生態護林員的作用,組成森林防火巡查隊,劃定管護區,制定巡山路線,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教育引導群眾改變祭祖習俗,禁止燒紙焚香、燃放鞭炮,以擺放鮮花、貢品等文明方式祭祖。
2.3 廣泛開展宣傳教育
森林防火是一項社會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要深入農村、社區、廠礦、學校,大力宣傳《森林防火條例》、森林火災報警電話及防火基本常識和應急避險知識,做到家喻戶曉。在林區主要交通要道、村民門口安裝森林防火知識進萬家宣傳牌,在名勝古跡、墳區等處安裝森林防火智能語音提示器,懸掛橫幅、標語,設立永久性警示標牌,發放資料,切實加強火災防范的宣傳教育,做到宣傳不留死角、安全不留隱患,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識。組織開展森林防火宣傳月、宣傳周活動;利用廣播電視、手機短信等載體,加強日常宣傳教育,在防火期內切實做到月月講、天天講、處處講,著力營造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圍[4-5]。
2.4 清除林下可燃物
近年來,隨著國家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等建設,森林質量不斷提高,林下枯枝落葉增多,發生森林火災系數增加,而且一旦發生火災,撲救難度較大。在森林防火重點區域,可結合中幼林撫育工程項目、林下產業發展等項目,清除林內雜物,如病蟲木、枯立木、枯枝、死樹、雜草等,促進林木生長,減少林內可燃物,避免森林火災的發生。
2.5 做好防火物資貯備及維護
按照“無火有備,無災有防”的原則,加強撲火物資供給保障工作,每年檢修和購置撲火機具設備,做到物資充足、機具良好、通訊暢通,確保隨時可取用。縣物資儲備庫要按照滿足200人以上同時撲火的需要,配齊配強常規裝備和防護裝備,并購置高揚程水泵、遠程滅火炮等高新火裝備。
2.6 建立森林防火視頻監測系統
森林防火視頻監測的目的是及時發現火情,實現“打早、打小、打了”。在進入林區的路口、重點防守區域安裝攝像頭,加強林火監測。提高火險監測預報的科技含量,做到森林火災早發現、早預防。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決策系統,做好森林防火預案,提高森林防火的決策指揮能力。
2.7 加強森林防火隊伍建設
為有效撲救森林火災,妥善處理森林火災事故,增強森林火災撲救的專業性、快速性、安全性,縣森林防火專業撲火隊在森林防火期要實行準軍事化管理,經常性地開展防火知識培訓和實戰演練,提升森林火災撲救能力,指導培訓鎮、村森林防火應急隊伍,做到訓練有素、英勇、頑強。一旦發生火情,能迅速趕往現場,做好森林撲火與救援工作。堅持“以人為本、科學撲救、安全第一”的原則,通過演練,使各級森林防火指揮員懂指揮、會指揮,著力提高火場指揮員安全組織撲救能力,確保撲救森林火災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2.8 抓好應急值班備戰工作
縣防火辦和各鎮、國有林場要嚴格落實24 h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保證森林火災報警電話隨時有人接聽,與公安、消防、應急等部門協調聯動,對發現、發生的火情按照規定準確歸口上報,縣防火辦不定期對全縣各防火單位值班情況進行電話抽查,加大對漏報、瞞報責任人的問責力度。
3 參考文獻
[1] 黃穎潔,羅明燦,郭峰,等.玉溪市森林火災保險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農業工程,2016,6(1):105-107.
[2] 王春芳,郭風平.當代森林火災防控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1,7(7):168-173.
[3] 劉學松,鄭文達,宋麗艷,等.杭州市森林火災現狀分析及預防對策[J].浙江林業科技,2009,29(2):63-67.
[4] 肖金香,彭家武,袁平成,等.廬山森林火災的環境因素分析及對策[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1999(4):592-596.
[5] 鄭煥能,邸雪穎,姚樹人.中國森林火災與對策[J].自然災害學報,1994(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