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真
摘要 農村是雷電災害的高發區域。本文分析了平涼市農村雷電災害的成因,并提出新時期農村雷電災害的防御對策,以期為農村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體系建設、保障農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村;雷電災害;成因;對策;甘肅平涼
中圖分類號 P4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12-0203-01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頻發,災害也逐年上升。在熱力條件作用下,雷電災害發生幾率越來越高,且大部分雷電災害發生在農村。農民防雷意識比較薄弱、所建房屋也少有防雷裝置、多私拉亂扯電線等,缺乏防雷保護措施,成為雷擊災害隱患。平涼市雷電活動多出現在3—11月,主要集中在6—8月,此時正值農事活動主要時期,雷電對農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因此,新農村建設時期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面臨嚴重挑戰,加強新農村雷電災害防御工作體系建設,使農民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是當前氣象部門防雷減災的重點任務。
1 農村防雷現狀
根據全國遭受雷擊死亡數據來看,近10年來,每年因雷擊身亡人數90%以上出現在農村。平涼市位于隴東黃土高原,屬冷溫帶亞濕潤區,受地形影響,易形成雷電天氣。2015年6月9日17:30左右平涼市崆峒區部分地方出現雷暴冰雹和短時強降水天氣,崆峒鎮甘溝村一牛棚遭受雷擊,致使棚內肉牛死亡13頭、傷2頭。雷電引起人畜傷亡、火災等各種災害,給農民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然而由于經費等原因,農村并沒有專業防雷執法隊伍。平涼市農村地廣人稀,很多建筑物都缺乏必要的防雷基礎設施,且受人員和經費等限制,氣象部門對農村雷電防御設施排查并不徹底,農村防雷工作幾乎處于空白狀態。
2 農村雷電災害成因
2.1 農村基礎設施落后
農村地界相對開闊,而這樣的環境則易造成雷擊發生。農民的房屋多數為自建,沒有經過正規防雷規劃設計,即便有些房屋安裝了防雷裝置,但由于防雷知識有限,裝置并不符合防雷規范要求。而且農村還存在私拉亂扯電線、電纜等現象,架空線路進一步加大雷擊隱患。另外,隨著農民收入增加,各家各戶家電增多,許多農民在房頂安裝太陽能熱水器,這些設備未進行接地處理,反而變成“引雷裝置”。目前,農民自建房尚未完全被納入防雷安全行政審批管理中,農村防雷工作仍未能到位。
2.2 農民缺乏防雷知識和意識
由于受文化知識影響,大多數農民并不了解防雷安全知識,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在農田勞作時,遇到雷雨天氣,常來不及回家,一般會在樹下或孤立亭臺下避雨,而這些地方均易受到雷擊。農民對于防御雷電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如何自我防范。另外,農民對雷擊事件存在封建迷信思想,一旦遭受雷擊也不愿意聲張,隱瞞雷擊的情況層出不窮。
2.3 農村雷電預警信息發布不暢
農村處在偏遠區域,村莊分布零散,通信基礎設施缺乏,即使氣象部門發布了雷電災害預警預報信息,但傳播渠道不暢通,農民無法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對于災情預防無法做到提前準備,影響防災減災工作的進行。
3 防御對策
3.1 加強農村防雷宣傳力度
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就是要及時解決農村出現的問題,而農村雷電災害問題是目前氣象部門防雷的工作重點。氣象部門要加大防雷宣傳力度,舉辦形式各樣的科普知識講座,通過接近農民生活的宣傳活動,如聯合農村中小學校進行防雷知識普及,利用各種媒介如電子屏、鄉村大喇叭等向農村地區宣傳防雷知識,增強農民對雷電的認識,提高農民雷電天氣自救和互救的能力,有效避免或減輕農村雷電災害損失[1-2]。
3.2 安裝防雷裝置,完善防雷措施
由政府出面統一對農村建筑進行防雷設計,規定農民住宅承建商需具備防雷資質,建筑完工時要進行防雷檢測驗收。政府要加大對農村公眾場所和學校避雷裝置安裝的力度。對于有防雷裝置但經防雷中心檢測不合格的建筑,責令其限期整改,嚴格按照防雷法規執行,做好防雷減災規范性工作。祼露在外的電線、電纜應按照規范進行絕緣保護,入戶前做好防雷措施;戶外安裝的天線和熱水器等裝置需加裝防雷保護,雷雨天氣避免使用[3]。
3.3 建立有效防雷應急預案及處置機制
農村地域寬廣,防雷工作需更加細致。要根據平涼市農村分布特點,因地制宜定制防雷減災措施。通過建立多個防雷減災監測網點,展開對農村雷暴天氣的多點監測預警,經數據傳遞處理后,第一時間準確地發布到農民手中,為農民雷電災前預防準備工作提供充分的時間。在農村進行雷電災害深入調查,為政府部門制定防雷決策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建立并完善農村雷電災害應急預案和處置機制,遇重大雷電災害天氣情況時,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啟動應急預案,高效穩妥地處理災后各項工作。
4 結語
平涼市農村大都處在偏遠區域,防雷工作幾乎空白,工作難度較大。農村防雷工作是一項艱巨的長期任務,氣象部門要加大防雷宣傳力度,增強農民對防雷工作的認識,提高農民防雷知識,消除農村防雷隱患,加大防雷安全規范執行力度。通過建立多個防雷減災監測網點,加強農村雷暴監測預警[4]。根據平涼市農村分布特點,因地制宜定制防雷減災措施,減少雷電災害損失,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得以順利進行。
5 參考文獻
[1] 劉欣武.茂名市農村地區雷電災害現狀及防御對策[C]//中國氣象學會.S13第十屆防雷減災論壇:雷電災害與風險評估.沈陽:中國氣象學會,2012:7.
[2] 朱明,丘志彪,蔡木民,等.探討農村雷電災害的成因及防雷減災對策[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2,33(1):90-92.
[3] 李陽斌,鄧朝陽.對農村雷電災害成因分析及其防御措施的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21(9):127-128.
[4] 陳益梅,陳晞.論新農村建設之雷電災害預警與公共管理[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5):27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