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歡歡(陜西師范大學,陜西 西安 710119)
《如憐憫,聽我禱告》是《尤里烏斯?凱撒》第二幕里第八章由克里奧佩特拉演唱的一首詠嘆調。
《尤里烏斯?凱撒》是亨德爾在英國于1724年創作的一部歌劇,是他的正歌劇典型的代表之一,主題也是他常寫的英雄天性以及對愛情、職責和榮譽的題材。劇本由海姆創作,題材為真實的歷史事件,講述了凱撒大帝與埃及艷后的愛情故事。整部歌劇分為三幕,《如憐憫,聽我禱告》出現在第二幕第八章,偽裝成侍女的克里奧佩特拉用歌聲吸引凱撒與她見面,當兩人在房間時,羅馬軍隊的將軍突然闖入告訴凱撒有人要暗殺他,于是克里奧佩特拉講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并且決心要幫助凱撒。當凱撒決定去戰斗的時候,克里奧佩特拉只能為他祈禱,便有了《如憐憫,聽我祈禱》這首詠嘆調。
整首詠嘆調有典型的巴洛克風格,是標準的返始詠嘆調,里面加入利托奈羅,出現在前奏、間奏與尾奏。曲式結構如下。

整首詠嘆調以#f小調開始,速度為廣板。呼應了當時克里奧佩特拉悲傷、不舍的心情。開頭為利托奈羅,貫穿整首詠嘆調前奏、間奏與尾奏。低音聲部使用通奏低音,高音聲部小提琴用四個音節變化出現,第三小提與維奧拉用持續的八分音符演奏和聲織體。巴松則使用大附點、長旋律來烘托悲涼,憂傷的氣氛。

第8小節進入A段,巴松也加入演奏和聲織體的行列,人聲為主旋律,和小提琴的主旋律一樣是弱起,四音節,但節奏擴大了一倍。A段,小提琴主旋律聲部在每句人聲后緊跟著出現,有一種對答與呼應的效果。這樣可以使抒情性更加充分并且富有戲劇性。32小節主旋律結束在主音上,引出利托奈羅。
接著B段出現,調性轉入了A段的關系調#c小調上。與A段不同的是,這一段轉為只有人聲一條主旋律,之前的小提琴聲部加入了和聲織體的隊伍。結合歌詞來看,第一段歌詞:“上帝聽到嗎,克里奧佩特拉必須死。膽小鬼,聽到我說嗎。我會在戰場上為自己報仇,羅神的面和戰神的心。在這時,上帝統治天堂。保護我的摯愛,他是我的希望、我的安慰。”這一段前面是問句,小提琴的旋律聲部就像是在呼應與回答一般。到第二段歌詞:“如果你可憐我,正義的上天啊。如果你不可憐我,我會以死報答。我就要死了,準許我死亡,我的鬼魂將會毀滅”。這一段是克里奧佩特拉在像上天詢問祈禱之后,更加確認了自己的內心,并且已有了答案。47小節以#c小調主和弦結束第二段,再次接入利托奈羅,又回到A段。最后結束整首詠嘆調。
整首詠嘆調風格悲情,旋律悠長。樂隊伴奏緩慢低沉,和聲配器厚重。都烘托了當時克里奧佩特拉當時對凱撒即將要奔赴戰場的擔憂與當時沉重的氣氛。從歌詞來看,8句詞分為A、B兩段。A段較長。從曲式上看,整首詠嘆調非常規整,是標準的返始詠嘆調,結構劃分和段落終止明確。整首詠嘆調變化音很多,對演唱者的音準有一個高要求,雖然有頻繁的變化音,但它的調性始終在保持,這是因為當時亨德爾所處的時期正是巴洛克晚期,也是復調音樂像主調音樂過渡的一個階段。他認為主調旋律更為清晰,可以明確的表達需要的呈現的內容。
巴洛克是歌劇誕生的時期,而亨德爾正是巴洛克時期重要的一位歌劇作曲家,他的歌劇大多為正歌劇,題材多為英雄或神話題材,并且在他的歌劇音樂風格廣泛,就像是巴洛克時期音樂風格的一個縮影。而《尤里烏斯?凱撒》也正是他正歌劇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本文正是選取其中的一個唱段《如憐憫,聽我禱告》,通過對其進行背景、曲式等分析,希望可以加深對亨德爾、巴洛克時期乃至歌劇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