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顏
“網游”是網絡游戲的簡稱。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是互聯網覆蓋的地方,都可以看見一群群年輕人在網吧里熱火朝天地玩著網絡游戲。有了手機以后,“網游”更方便,幾乎隨時隨地都可見年輕人“埋頭苦干”。對缺乏自制力的初中學生來說,“網游”有著致命的吸引力。想把學生從“網游”中帶到學習上來,許多教師與之過招千百回,絞盡腦汁,成效卻不理想。2016年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熱播,隨后又拍了電影,很受歡迎。它講述主人公貝微微是某大學電腦系的系花和學霸,與同系風云人物肖奈相識于“網游”,相知于“網游”,他們的情誼幾經風波從線上發展到線下,是一段跨越了虛擬與現實的美好感情故事。兩位主人公通過“網游”找到至愛,通過“網游”獲得事業的成就,可以說是“網游”成就他們的幸福。當然這樣美好的故事,現實生活發生的機率微乎其微,但它仍給讀者不少震撼。作為一名中學教師,筆者因此對學生的教育也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與學生談理想、談目標
現代學生之所以迷失在“網游”中,除了游戲吸引力之外,最主要的是缺乏理想的引領——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滿足于物質的需求,根本沒有什么追求,更談不上什么理想。為此,筆者利用該故事中男主角的事跡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
故事中男主角肖奈是大學里的風云人物,集所有的優秀品質于一身:他學習成績優秀——聰明;他是系里籃球隊的隊長,打了一手好球——運動健將;他利用電腦系所學和他的小伙伴一起成立公司,設計他們喜歡的網絡游戲。雖經風波,但最后在他們的努力和堅持下獲得成功,成為人生的大贏家。然而,成功并不是必然的,成功的背后是艱辛的汗水。在公司的生死關頭,他們的團隊不折不饒,硬是幾天幾夜不休息,尋求技術上的突破。什么在支撐他們,是理想與信念。理想是引領人生的燈塔,是人對未來的探索、向往和追求。有了遠大理想,才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才不會在這色彩繽紛的世界中迷失自己,一直繼續下去,沒有停步的理由和借口,充滿在哪兒跌到就在哪兒爬起的勇氣。從大處上看,中國革命就是在無數仁人志士的理想信念引領下走向成功的,誰能想到當初那個一窮二白的中國能成為今天的泱泱大國。
談完理想目標后,可以讓學生動手寫寫自己的理想目標,然后同學之間相互簡單介紹一下。寫是為了讓學生參與課堂,不會因老師的夸夸其談而厭倦;講是為了學生在心理上因向同學介紹有見證人,制造外界輿論,并在外界輿論壓力下逐漸堅定目標,有利于學生的行動。
為學生樹立榜樣
通過《微微一笑很傾城》,為學生樹立榜樣,幫學生制訂合理的作息安排,培養學生的自制能力,學會抵制誘惑,把精力放回學習的正軌上。故事有個情節:女主人公貝微微約了男主人公肖奈一起參加游戲比賽,時值她有一個重要的考試,貝微微是這樣安排自己的時間的——每天準時在電腦前參加游戲比賽,比賽完畢決不留戀游戲,馬上埋頭學習,真正做到游戲學習兩不誤,結果獲得雙豐收。
這樣的說教有兩個目的:一是讓那些沉迷“網游”的學生與女主人公進行比較,給學生一個榜樣示范,重點突出合理安排的時間,并讓學生制訂合理的作息時間;二是借故事中女主角的事跡對學生進行自制力培養教育。有的學生也制訂了非常完美的學習計劃或作息安排,但沒辦法按照計劃執行,因為游戲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于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總是等一下”,結果時間就在不知不覺中虛度,有計劃等于沒計劃。歸根結底,計劃的實施還得有自制力的保駕護航。自制力是什么?自制力是誘惑的天敵。生活中處處是誘惑,時時有誘惑,每個時代的年輕人總會受到不一樣的誘惑。比如我們的父輩,生活艱難,常常食不果腹,為了滿足肚子的需求,常常曠課上山找野果,下河捉魚,錯失學習的機會,結果一輩子都在嘆息中度過;到我們這一輩,肚子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又受到電子游戲的引誘,親眼所見,很多年輕人為了玩耍放棄了學業,在同學聚會時再追悔莫及。因此,要告誡那些迷戀“網游”的學生,應趁此機會鍛煉自己的自制力,向故事中的兩位主人公學習,合理安排時間,該游戲時游戲,該學習時決不游戲。
和學生換個角度看“網游”
“網游”可以成為終身職業。現實中常常有這樣的學生:因為“網游”,書讀得不怎樣,初中畢業后選讀職校,根據個人興趣選擇電腦專業;結果,三年職校生活過完,只學會玩游戲,電腦專業知識一點沒學到,倒埋怨起職校教得不好。事實上,無論是選擇大學還是選擇職校,電腦專業都屬于高科技,要想學得好,前提是要先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故事中肖奈能打敗強大的對手,取得最后成功并不是偶然僥幸的,靠的是過硬的電腦專業知識和先進的技術水平,這些來源于學校所學到的基礎知識。從故事主人公的身上,可以發現“網游”也能成為一種終身職業,但大前提是要先學好基礎知識,將來才能從事自己所喜歡的“網游開發”。
要相信,“網游”只是青春期的一個玩具?美國電子游戲研究專家希德爾·古塔教授說:“隨著年齡增長,游戲者會覺得越來越不好玩,因為社會角色的分配會使生活逐漸豐富多彩起來,也就無需依靠虛擬世界來尋求快樂和滿足。”也許“網游”只是青春期的一個玩具,陪伴自己度過一段寂寞的時光后,只會成為一段記憶;但它也可以摧毀學生學習的黃金歲月。作為中學教師,看到學生沉迷于“網游”而錯過學習的大好時期,深感痛心。我們應提醒學生“網游這個玩具必須要謹慎,不要因為玩荒廢了學業”。以60歲為標準,在校學習的時間約占四分之一,所以應好好把握在校時間,多學習文化知識,為未來作準備,別讓自己將來在后悔中度過。
(作者單位:廣東省臺山市育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