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夢雪
【摘 要】文章中所談到的《女王召見》的版本是來自英國國家劇院,由史蒂芬·戴德利執導,皮特·摩根為編劇,海倫·米倫飾演女王。《奧涅金》的版本是來自俄羅斯瓦赫坦戈夫劇院,由里馬斯·圖米納斯執導,根據普希金的同名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改編而來,其舞臺呈現雖以文本為基礎,卻只取其核心部分并將其延伸從而更顯深意。《女王召見》與《奧涅金》都在精簡的舞臺布置下不落凡俗,充分展現戲劇舞臺的獨特魅力。
【關鍵詞】《女王召見》;《奧涅金》;簡而不凡
中圖分類號:J7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9-0049-01
簡而不凡,指簡單純粹但絕不流于平庸。《女王召見》與《奧涅金》的舞臺布置幾乎都是空的空間,而在這看似簡明的布景下,卻有著不落凡俗的審美趣味。
《女王召見》的簡而不凡主要體現在舞臺布景以及人物關系的設置上。首先,在舞臺布景上的簡潔明了。戲劇開場王室管家從黑暗里走到舞臺中央,一束冷光追隨,使他的衣著與神情更顯莊嚴與神圣。他鄭重地向觀眾講述了女王自即位起每周二要接受首相的覲見并與首相有20分鐘交流的慣例。緊接著,在管家繼續講述下,將“召見”的歷史呈現在舞臺上。這看似簡單的開場卻能快速將整部戲的重心表現出來,使觀眾自然而然地進入戲中。戲劇展開時,舞臺的背景是白金漢宮的內部構造,而高大且具有歷史厚重感的建筑物與前面僅有兩把椅子的空曠舞臺相接,莊嚴、靜穆的氣氛便撲面而來。這樣的舞臺布景給女王和首相一種來自身后的無形壓迫感,也給觀眾一種來自前方仰視的空間縱深感。正是這種無形的壓迫感使得女王與首相之間的會晤充滿了儀式性,也能捕獲觀眾的好奇心。
其次,在人物關系設置上簡單明確。這部戲的英文名是The Audience,它有兩種漢語意思:一種是“召見”,一種是“觀眾”。女王于召見行為本身而言,是其發起者和參與者;而于歷史演進而言,女王又像是一個獨自坐在最前排的觀眾,成為自己在位期間風云變幻的見證者。戲劇的活力正是在于賦予女王的這兩種身份,使其一人的形象足以撐起身后整個白金漢宮。女王在不同時期面對不同的首相,觀眾見證歷史流變的同時也見證了女王的成長,以及女王在與首相們交談之間流露出的豐滿的人物性格。這樣的舞臺呈現方式使得人物關系更加明晰,也能將人物心理活動更加生動形象的外化于舞臺。
《奧涅金》的簡而不凡主要體現在舞臺的意象化以及對人物心理的刻畫上。首先,舞臺上簡易的裝置以及將大場面的濃縮都使其較之原著出現一些意象化的含義。臺上“幾乎是空的空間,舞臺后方斜立有一面鏡子、隱隱約約影射出舞臺上演出的景象。”這里的鏡子并不是平時可以照的清晰的平面鏡,它所呈現的第二舞臺是模糊狀,給人以朦朧的意象美。戲劇舞臺上演繹的生活被一面鏡子記錄著,不僅容納了戲中的喜怒哀樂,更隱喻著現實生活中的規律。這似乎在告訴觀眾:每個人的過去都是一面鏡子,依稀記錄著讓你深感疼痛的往事;每個人的生活其實又都是在表演,看到的人是觀眾,參與的人則是演員。因此,鏡子的使用給整部劇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劇中同樣具有神秘且象征意味的是對人死后離開舞臺的處理方式,沒有悲痛欲絕的大場面,有的只是看似近乎靜止的感傷惜別畫面。父親拉林死后離別的整個過程沒有一句臺詞,也沒有嚎啕大哭的聲音,僅在音樂的烘托下及人物表情、動作的變化中竟能將悲傷場面刻畫得淋漓盡致。觀眾看到的既是人物的死亡,也是惜別的場景,這視覺上給人以平靜惜別的舞臺呈現方式得到的卻是給悲傷噴灑上酒精再將其點燃的濃烈、持續性的情感體驗。
其次,舞臺上的道具擺設不僅給觀眾簡潔明了的感覺,且給予劇中人物更大的釋放情感的空間。臺上沒有復雜多余的道具擺設則更考驗演員對于情感的表現力。《奧涅金》中對道具的選擇都是非常精簡的,一張床可以代表一個房間容納人物內心豐富的情感。由于愛神的降臨,塔吉雅娜激動地拖著一張單人床上臺,整夜在床上翻來覆去,幾近瘋狂。她讓奶媽往自己身上灑水以期澆滅內心躁動的火焰。這樣精彩的一段戲只用一張簡易的床便可以傳遞出一個少女對愛情的體驗是像火一樣的熱情,而她內心無處釋放的火似乎可以將整個空的舞臺點燃,不得不說這是創作者對文本中情感表達的再次升華。同樣,在這個舞臺上一把長椅和一些落葉可以代表一個花園,隨著音樂來表現人物跌宕起伏的心境。塔吉雅娜即將與奧涅金單獨見面時,舞臺上飛散的落葉在快節奏的音樂烘托下展示著她緊張凌亂的內心。戲劇即將進入尾聲也是故事發展的高潮時,由舞臺上空吊落下來幾個秋千,已成為伯爵夫人的塔吉雅娜與其他女孩一起坐上秋千升至半空中。這個場景既代表了一個正在進行的盛大宴會,又象征著女孩們此時的身份和地位。當已近中年的奧涅金走近仰視著高高在上的貴族夫人塔吉雅娜時,他內心是詫異又驚喜,這個仰視的視角預示著奧涅金態度的轉變,也與他的心理情感相吻合。所以說《奧涅金》的舞臺呈現在道具的選擇運用上是別具一格的,雖精簡卻能表現出多重意義。
參考文獻:
[1]楊俊霞.談《奧涅金》的“空”與《影子》的“堵”[J].上海戲劇,2017.
[2]周健森.那個被時代遺忘的觀眾——評戲劇電影《女王召見》[J].北京日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