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英
【摘 要】本研究主要分析群眾文化對民俗活動創新創建的問題,并將其作為研究重點進行闡述。通過具體介紹發展民俗旅游及開發民間工藝等,探索群眾文化的創新行為。希望通過本研究能對未來民俗活動的創新發展提供借鑒和幫助。
【關鍵詞】民俗活動;群眾文化;創新
中圖分類號:G1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9-0243-01
一、積極發展民俗旅游
節假日旅游正在帶動全新的旅游項目——民俗旅游,這已成為群眾文化生活的最新時尚。民俗旅游屬于一種將民俗與旅游活動相結合的產物。通過游覽民族風情、考察民間文化的方式,能為人們帶來極大的愉悅感受。民俗旅游屬于群眾文化活動開發與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方面。民俗旅游發展需要充分展現地方民俗特色,展現地域性民俗風俗習慣,因此應建立在傳統文化氣息的基礎上。在經濟效益的刺激下,能同時保持民俗旅游的本質。
當然,民俗旅游發展同樣存在一定誤區。例如某些民俗館發展較好,因此,接二連三出現模仿情況,此類民俗館的建設缺乏地方特色。一些地區采用的圖片陳舊,民俗事項展示千篇一律,手法簡單缺乏趣味性。地方民俗在選址方面也缺乏合理的設計,往往地理位置偏僻,這些都屬“偽民俗”的范圍,應當予以糾正。
在開發民俗旅游的過程中,需要幫助群眾在這些產品和服務中體會到愉悅,例如浙江省的“軋蠶花”民俗,就充分利用了當地特色,并能很好地帶動游客參與其中,從而體會到無窮樂趣。各地區的群眾文化從業人員因此應更多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了解當地民間文藝及其發展生態。充分利用這些優勢資源,對群眾文化活動加以創新,從而創造出一片新天地。
二、開發民間工藝
民間工藝屬于群眾文化形式中的重要組成,也是民俗文化活動中的有機成分。在新民俗發展的環境下,開發特色文化產業,包括民間手工藝市場,都屬于群眾文化活動創新發展的一個方面。
民間工藝市場發展成型,并與市場經濟接軌,賦予工藝品商品價值,才能進一步發展民間工藝,使此類工藝及產品得到推廣,不斷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從民間工藝產生開始,其本身就與民俗生活保持著緊密的聯系。換言之,民間工藝正是在民俗推動下產生的,也應反作用于民俗生活。
現代社會生活中,人們的生活方式開始發生巨變,一部分民俗開始消失,這也是一種社會發展的趨勢。但是,生活急劇變革所產生的變化,也使一些民間工藝技術遭到淘汰。如何能將這些頗具民俗價值的產物保留下來,并在新時代背景下發揮作用,是目前需要思考的問題。村落的發展開始呈現城鎮化的趨向,借助現代傳媒方式,可以在極大程度上豐富農民的生活,民間刺繡、挑花等工藝喪失了其魅力,發展民間工藝市場恰恰能滿足人們對民俗的追求與需要。
三、創建群眾文化網絡輔導
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開展屬于文化站的常規工作。通過輔導此類工作更能提升群眾對文化的接受能力,這也是充分發展群眾文化的重要方面。通過借助一些特殊方式,對群眾給予指導進而保存民俗文化。當然,在輔導工作中也應當不斷開動腦筋,進行創新。當前網絡文化發展速度飛快,因此以網絡為載體,弘揚民俗文化具有重要價值。通過構建虛擬“文化館”“文化站點”的方式,能在更大范圍上推廣民俗文化。
網絡文化可以讓多元文化除了呈現歷史感外,還能賦予傳統的、歷史的文化時代氣息。如何有效利用網絡傳播方式,是有效開展群眾文化輔導的關鍵。
構建群眾文化輔導,需要將互聯網及局域網相結合,創建遠程教育開發模式,完善三級遠程輔導網絡環境。首先,構建群眾文化教育輔導中心,以此中心為龍頭,推動中心教育信息中心的建設。中心教育室能對相關內容進行更新,實現信息的實時傳輸。其次,建立鄉鎮遠程輔導分中心。通過分中心完成雙向實時輔導。最后,在村、社區以及相關單位建立遠程輔導站,利用電視或電腦等媒介,將所有環節聯系起來,使基層群眾及相關從業者能充分交流。
當然,無論采取什么方式都應當始終堅持創新,在創新過程中也需要對群眾文化的各個方面進行融合,群眾文化工作應堅持以網絡文化為機遇,進行充分把握。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階段我國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除了物質享受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利用閑暇去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為此,民俗活動有關管理、規范方面的工作,需要被提上文化主管單位的議事日程,積極引導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同時也要不斷繁榮文化事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希望通過本研究能為未來解決群眾創新的文化問題提供借鑒和幫助。
參考文獻:
[1]羅玉芬.傳承地方優秀民俗,打造特色群眾文化活動品牌研究[J].大眾文藝,2016(14):8.
[2]丁芳.民間民俗美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科技,2016,29(05):125.
[3]趙媛,趙曉東.群眾文化活動中的民俗意蘊[J].大眾文藝,2016(06):20-21.
[4]王輝.新形勢下延安民俗旅游資源開發模式及方法分析[J].好家長,2014(52):251.
[5]姚春玲.我國民間民俗美術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的傳承與探索[J].藝術科技,2016,29(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