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潔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我國也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時代擴充了人們的生活,更是為戲劇影視創作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與素材。本文首先介紹了戲劇影視創作在新媒體背景下的創作特點,其次對新媒體背景對于戲劇影視創作的影響以及優化策略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希望能夠提升我國戲劇影視創作水平。
【關鍵詞】新媒體背景;戲劇影視創作;分析
中圖分類號:J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9-0051-01
隨著傳播技術的不斷發展,當前戲劇影視在新的創作背景下也迎來了發展機遇,當然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立足于現狀,為了介紹新媒體時代條件下戲劇影視作品的優化策略,本文就現階段戲劇影視創作的特點分析如下。
一、戲劇影視創作在新媒體背景下的創作特點
(一)創作主題多元化與年輕化。在這樣的一個時刻更新的信息化時代當中,每天都會發生各種新鮮事,而新鮮事就會產生新鮮的話題,從而形成新的主題。另外,在多元文化的發展背景影響下,我國的傳統戲劇影視作品不再受到追捧,取而代之的則是新媒體時代下的新戲劇影視作品,這些作品不但表現出了年輕化特征,更是在設計與編排者的影響下滿足了更多人的需求,這也是影視作品創作的社會適應性的表現之一。另外,年輕人作為最容易受到文化影響的群體之一,其對于新媒體的認知也更為深刻,所以新媒體對于整個戲劇影視創作的影響也主要來源于年輕人的性格與喜好,戲劇影視作品也具有明顯的年輕化的發展趨勢。
(二)創作精細化。傳統的戲劇影視作品在創作過程中往往更加關注故事的完整性,在設計和編排過程中會以故事為主線來進行闡述和分析,在表現形式以及藝術性等方面存在較大缺陷。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當前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也帶來了更高的精神文明享受的需求,顯著提升了戲劇影視作品制作水平的要求。目前,微戲劇逐漸成為最受歡迎的戲劇影視作品,這些戲劇作品雖然長度不夠,但是無論是從作品的編排還是構圖都充滿了精細感,更是對于文學作品進行高度提煉所得來的成果,所以戲劇影視作品的精細化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二、新媒體背景下戲劇影視創作的優化策略
(一)堅持多元化發展途徑。在未來的戲劇影視創作發展過程中,應該堅定不移的走多元化發展的道路。一方面需要結合新媒體技術的傳播特性,通過將戲劇影視作品與年輕群體的需求相結合來實現沖突的營造與對抗,以此來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另一方面,在多元化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做好影視文學作品的創作與結合工作,確保多元化發展在文化領域的結合,從而確保多元化發展途徑能夠持續走下去。
(二)完善戲劇題材的選擇工作。選擇高質量的戲劇題材不但可以有效提升影視作品的創作質量,同時對于更好吸引不同的受眾群體也具有積極的意義。在影視文學作品的創作過程中,首先應該關注影視作品的文學表里,關注影視作品的創作深度,而不是過分關注一些沒有營養的花邊新聞。其次,戲劇影視作品的創作雖然需要突出創意,但是依然需要結合傳統的模式框架與優勢特征進行創作,如果在創作形式與內容上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那么其結果也不利于加強戲劇題材的應用,更會導致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最后,在新媒體環境的影響和作用下,影視作品的創作長度也需要進行合理的設置,否則就會給人帶來枯燥乏味的感覺,不利于提升戲劇作品的藝術性。
另外,沖突與起伏在任何戲劇影視作品中都是表現力與表演力的集中體現,所以在題材選擇時也要重點關注這個方面的內容。
(三)重視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融合。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當前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也逐漸成為影視創作領域持續關注的問題之一。無論是從播出的載體和播出時間上來看,新媒體時代都對傳統媒體提出了挑戰,而傳統媒體同樣也具有一些新媒體所不具備的優勢與特點。在新媒體背景下,戲劇影視的創作基礎依然是傳統的影視影像表現形式,這實際上是對于傳統媒體的借鑒與傳承,同時,戲劇影視不但會受到新媒體時代的影響,對于傳統文化以及影視載體的模式依然具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在優化與融合過程中,設計人員也應該加強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工作,在新媒體傳播過程中綜合考慮新媒體傳播的介質。戲劇影視創作過程中既要突出傳統媒體的特征,特別是戲劇影視作品的故事性以及跌宕起伏的劇情特征,也需要對新媒體的傳播特性以及新時期年輕人對于影視作品的看法與理解深度進行掌握,從而確保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巧妙融合,為戲劇影視作品的發展創造新的條件。
三、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當前新媒體背景對于戲劇影視創作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不但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與傳播機會,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競爭與挑戰。為了進一步提升戲劇影視創作的整體水平,除了堅持多元化的發展路徑之外,還應該完善喜劇題材的選擇和新舊媒體的融合工作,從而在根本上確保戲劇影視創作的效果與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常凱鵬.論光效在戲劇影視作品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6,(22):144.
[2]陳瑩.新媒體背景下的戲劇影視創作淺析[J].新媒體研究,2016,2(07):44+69.
[3]熊暉.淺論戲劇表演與影視表演的創作異同[J].才智,2012,(10):181.
[4]峻冰.中國高等影視教育的現狀及未來[J].電影文學,2006,(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