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磊
【摘 要】目前,戲劇的舞臺布景正處于一個技術革新的時代,而美術創作技法的發展也為戲劇舞臺布景的創新提供了各種新的契機。而本文就將從超寫實主義油畫的藝術特點入手,來論證超寫實主義油畫對于現代戲曲舞臺布景的適用性。
【關鍵詞】戲劇舞臺布景超寫實主義油畫創新適用
中圖分類號:J2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9-0150-01
近年來,現代戲劇和傳統戲曲現代戲的舞臺美術和布景設計得到了創新型繪畫技法和3D技術的支持,逐漸走向了多元化、實景化、逼真化的技術路線。在這一背景下,近年來嶄露頭角的超寫實主義油畫也有可能對戲劇的舞臺布景發揮出進一步優化的功能。有鑒于此,下文將在簡介寫實主義油畫歷史淵源及其藝術特征的基礎上,剖析、論證超寫實主義油畫對于現代戲曲舞臺布景的適用性。
一、超寫實主義油畫的歷史由來和藝術特征
自從19世紀后半期印象派繪畫開創了光影與色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之后,西洋繪畫就開始了從側重于描摹外在客觀物象到偏重于暗示、反映畫家主觀思想情感的創作思路和手法體系之演變。在印象派的感召之下,繼之而興起的后印象派、野獸主義、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構成主義、新表現主義、立體主義、達達主義、極簡主義、后現代主義、未來主義等各種先鋒、實驗美術流派紛紛開始采取越來越扭曲、越來越夸張、越來越平面化的手法進行創作,造成畫面形象逐漸走向抽象和表意的發展趨勢。
到了20世紀60——70年代,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和積淀之后,諸如表現主義、構成主義等前衛繪畫流派的創作手法已趨向雷同而變得難有新意。以至于這些原本旨在表現畫家主觀思想、情感的繪畫流派,卻變得難以凸顯畫家自身的創作個性了。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原本從事先鋒藝術創作的畫家開始摒棄抽象化的創作理念,轉而重拾傳統的具象寫實表現手法。
而在這個時期,攝影藝術正得到蓬勃發展。隨著單反相機和旁軸相機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普及,攝制高分辨率的照片已經不再是難事了。所以,很多畫家開始將膠片單反相機攝制的高分辨率照片作為藝術原型,來創作與高分照片表現力不相上下的照相寫實主義油畫作品,對客觀物象的描繪效果達到了驚人的逼真程度。
進入新世紀以后,數碼技術取代了膠片技術。新的數碼單反相機及其它周邊相關數碼設備的運用,使得畫家可以用投影儀把高分辨率乃至超高分辨率的照片放映到巨大的幕布上,巨細無遺地展現照片中的每個細節。然后再按照這些高分照片所呈現的無數細節,在畫面上打出一個個以平方厘米為單位的細致格子,完成對于客觀物象的初始再現。之后,畫家則在精確到平方厘米的細節畫面中進行修飾和完善,直到完成令自己滿意的寫實作品。這個細節處理的創作階段,往往要長達數月乃至數年的時間。
由于畫家的細致雕繪,使得此類畫作在細節上的分辨率和表現力甚至超過了一般的高分照片。而且,每個細節中所展現的細致的明暗調子又使得畫面充滿了一種呼之欲出的、充滿生氣的逼真表現力,對物象的客觀還原程度甚至達到了與快門式3D視頻不相上下的表現效果,而遠遠超越目前3D布景技術的表現水平。
此外,在細節創作中,畫家還可以按照自己對于客觀世界的理解來調節色彩及明暗的銳度對比,從而揭示出某些容易為普通觀眾熟視無睹的特定視角表現效果,通過顛覆日常的視角來達到表現實景而又超越實景的創作意圖,進而以此來暗示出畫家對于外物、對于世界的獨特感受和觀點。由于此類創作超越了照相寫實主義那樣對高分影像的機械再現,所以被稱為超寫實主義繪畫流派。
二、超寫實主義油畫對于現代戲曲舞臺布景的適用性
如上文所述,超寫實主義油畫具有非常逼真、細膩、生動的表達效果且能為觀眾帶來獨特的視角體驗,故而用作戲劇的舞臺背景是再合適不過了。因此,用超寫實主義油畫來強化戲劇舞臺布景效果,應是一條可行的探索路徑。
筆者曾經觀賞過一部舞臺魔幻劇《黃粱夢》,對其精彩劇情和魔幻化的舞臺調度深為嘆服,而對其舞臺背景畫面的表現效果則有所抱憾。該劇在展現書生盧生、神仙呂翁和客店老板娘對話的場景時,設置了一幅綜合運用西方油畫和中國傳統山水畫手法創作的畫面來作為背景,以展現通往雄偉都城的大道及其周邊的山河、森林與花草。而且,在表現盧生迎娶公主的情節時,也設置了同樣風格的畫作來表現宮廷中的亭臺樓閣。這些背景畫作,介于寫實和寫意之間,雖有幾分逼真之感,但總體上仍然能夠讓觀眾一眼看出這是繪畫而非實景。所以,這樣的背景畫面,仍然只是充當傳統戲曲程式化表演場景所需的模式化道具的功能,而并不能給觀眾帶來驚艷的視覺沖擊效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該劇作為舞臺魔幻劇的表現力。
但是,如果改為用超寫實主義油畫來表現上述的景物而最為背景畫面,則容易為觀眾帶來強有力的視覺吸引力,促使其在恍然間忘卻劇場的時空限制,而感覺到置身于真實的故事現場。我國當代超現實主義油畫家冷軍在舉辦自己的畫展時,竟然被作為中小學美術教師的觀眾舉報為利用攝影作品冒充油畫欺騙觀眾,足以看出超現實主義油畫作為舞臺布景在誘導觀眾感官錯覺從而呈現逼真情境方面所能發揮的巨大作用了。
這樣一來,戲劇演員就在無限接近逼真情境的舞臺背景中進行表演,能夠為觀眾帶來與現實無限接近而又超越、疏離的奇崛的舞臺表演效果,從而在“表演藝術應無限逼真地重現生活”這種再現論和“表演藝術應超脫生活而與觀眾保持適當距離”這種超越論的藝術觀點之間達成微妙的平衡。
綜上所述可見,超現實主義油畫具有目前3D布景難以企及的逼真感、生機感和靈動感,又能為觀眾帶來奇崛的舞臺表現效果和視覺享受。因而采用超現實主義油畫作為舞臺背景,值得作為一條創新戲劇舞臺布景的途徑而加以嘗試和探索。
參考文獻:
[1]范明正.重讀超級寫實主義繪畫[J].裝飾.2005(02)
[2]潘鴻.冷軍“超限繪畫”的傳承與演變[J].東方藝術.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