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鐵軍 (浙江省余姚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總站 315400)
伴能是一種新型硝化抑制劑,其有效成分為2-氯-6-三氯甲基吡啶,簡稱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能有效解決氮肥流失問題,從而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投入、節約用肥勞動力投入、提升農作物產量潛力、增強農作物品質、改善耕種環境[1]。本試驗通過在番茄種植過程,在基肥和追肥中施加伴能,從而探索伴能對番茄植物學性狀和產量的影響。現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設在浙江省余姚市丈亭鎮姚東蔬菜種植場的大棚內進行。供試番茄品種為“紅黎王”,于10月8日營養缽育苗,翌年1月20日移栽,每小區種植2行,行距60 cm,株距35 cm,平時采用滴灌澆水,施肥后采用灑水壺澆水。供試肥料為挪威復合肥(15-15-15),于2月15日第1次追肥,3月20日第2次追肥。復合肥作基肥采用撒施淺翻,作追肥采用開孔澆灌。施肥前先將伴能與1/4肥料混合,配置成母肥,再將母肥與余下的肥料混合均勻。
試驗共設6個處理,每處理重復4次,小區面積13.5 m2,隨機區組排列,具體肥料運籌見表1。

表1 各處理小區實際肥料與伴能實際用量
試驗期間對各處理番茄的株高、植株開展度、單果重、平均單株結果數、總產量、果實縱橫徑進行測定[2]。
由表2可知,各觀察期處理(2)—(6)與處理(1)相比,株高和植株開展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別是處理(4),生長勢最強。這說明在基肥和追肥中各加施伴能1次,可有效促進番茄植株生長。

表2 各處理植物學性狀表現
由表3可知,處理(2)—(6)與處理(1)相比,除果實縱橫徑對比不明顯外,單果重、平均單株結果數和總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單果重分別提高19.2%、16.9%、23.1%、6.9%、9.2%,平均單株結果數分別提高17.3%、15.3%、22.4%、7.1%、11.2%,總產量分別提高24.5%、21.1%、30.6%、10.2%、15.0%,其中以處理(4)的增產效果為最好。這說明在基肥和追肥中各加施伴能1次,可有效增加番茄的單果重和平均單株結果數,從而使總產量增加。

表3 各處理果實性狀及產量表現
由表3可知,處理(2)比處理(3)的番茄單果重和總產量都有所增加,可見在基肥中加施伴能的效果更好。比較處理(2)、處理(5)和處理(6)可知,增加追肥中的復合肥施用量可有效改善番茄果實性狀,增加番茄產量。
試驗結果表明,在基肥和追肥中各配合施用伴能1次,可增加番茄的株高和植株開展度,有效刺激植株生長,且有明顯的增產效果,最高增產幅度可達30.6%。因此,在番茄種植過程中,可在基肥、追肥中配合施用伴能,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番茄產量,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