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曉波 程林潤 張 良 胡茂鋼,2 蔣梅巧
(1浙江省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321017;2金華三才種業公司,浙江省金華市 321017)
“金薯926”是浙江省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和浙江農林大學合作選育的長蔓、淺紅皮、桔紅肉、高胡蘿卜素含量的烘烤專用甘薯品種[1],于2013年12月通過浙江省品種審定[編號:浙(非)審薯2013001]。經多年推廣種植,該品種表現為豐產穩產、抗病性強,且利用該品種加工的甘薯干色澤鮮亮、品相純正、清甜可口,深受消費者好評。為擴大品種影響力,促進“金薯926”的大面積推廣應用,現將其在浙中地區的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金薯926”為長蔓型甘薯品種,莖粗壯、呈綠色,分枝數有5~7個,葉心形,頂葉綠色,脈基部紫色,薯形紡錘形,薯皮淺紅,薯肉桔紅色,表皮光滑,結薯集中,食味優。該品種在浙中地區種植,單株結薯數在4.8~5.3個,屬于中等類型的品種;平均單薯重在137.2~238.3 g,單個薯塊較大、整齊;商品薯率均在87%以上。見表1。
綜合多點種植鑒定,“金薯926”均表現出一定的豐產性,尤其在塔石這種土壤砂性強、貧瘠度高的山區地帶種植,該品種也能獲得較高產量,且結薯大、數量多、商品薯率高。同時,該品種胡蘿卜素含量較高,加工的甘薯干色澤鮮亮、品質較優,對延長甘薯加工產業鏈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金薯926”是一個豐產性高、穩產性好、適應范圍廣、適宜烘烤及加工的優異品種,值得大面積推廣應用。

表1 “金薯926”在不同種植地點的產量及其構成
育苗前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噴霧苗床進行消毒。為培育健康種苗,應選用脫毒種薯進行育苗;若無脫毒種薯,應選用薯形優、表面無病斑、大小均勻的薯塊作種薯進行育苗。采用3層保溫膜育苗的,最早于2月上中旬埋種;采用雙層保溫膜育苗的,可在3月上中旬埋種;露地育苗的,可在3月底至4月上旬埋種。埋種量一般控制在18~20 kg/m2。
種植基地應選擇遠離工礦企業、沒有噴施過高毒高殘留化學農藥的區域,以沙壤土或紅黃壤土為佳?!敖鹗?26”為大薯型品種,起壟時可增加土層厚度,并疏松土壤,以提高下層莖葉的通風條件,增加地溫,以利于薯塊膨大,獲得高產。起壟可人工操作,地勢平緩的地段也可用起壟機器操作。壟距一般控制在80 cm左右(其中壟體寬55 cm、壟溝寬25 cm、高25~30 cm)。起壟過程中應做到寧干勿濕,壟距均勻,同時做好三溝(即壟溝、腰溝和田頭溝)配套,便于旱澆澇排。
“金薯926”為耐肥型品種,在肥力中等的田塊中種植,按每667 m2鮮薯產量3 000 kg計算,一般每667 m2要施牛糞有機肥1 000 kg、過磷酸鈣50 kg、硫酸鉀30 kg,一般不需要專門施用氮肥,特別是土壤肥力較高的地塊,應嚴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避免秧蔓徒長,影響鮮薯產量。所有肥料需均勻撒于耕后的田內,結合整地起壟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混勻。
浙中地區種植“金薯926”,最佳扦插時間為5月中下旬左右。扦插時若為晴天,應避開中午高溫烈日,選擇于下午無風時段進行,扦插后及時澆水灌溉,保證幼苗成活率;扦插時若為陰雨天,可全天進行。選擇優質壯苗扦插,用50%多菌靈500倍液加50%辛硫磷浸苗基部5~7 cm,浸8~10 min,以防治莖線蟲病、黑斑病、根腐病。地表以下5~8 cm為最佳結薯層,故薯苗實際栽插位置應入土10 cm以上,上留5 cm左右,以減少薯苗自身水分的蒸發。一般情況下,可采用斜栽和秤鉤型栽法,入土節數3~4節,以利于植株成活、增加單株結薯數、提高薯塊整齊度。栽插后澆足定根水,做到“濕土抱苗、細土蓋面”,防止透風跑墑和夾干苗,確保一栽全苗。每667 m2扦插密度控制在2 500~3 000株。
要掌握前期穩長、中期健長、后期延衰3個要點[2]。同時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2.5.1 查苗補苗
栽苗后3~4 d進行查苗補苗。對于沙質地塊,夜間常出現螻蛄、地老虎咬斷苗的現象,除做好補苗工作外,還要在移栽當天傍晚做好螻蛄預防工作,每667 m2用炒香的麥麩樂果0.5 kg或辛硫磷100 g撒于壟面進行毒殺;地老虎可用辛硫磷藥液噴于薯苗根部進行防治。
2.5.2 澆緩苗水
栽后15 d內如遇干旱,選晴天澆1次小水,水至壟溝高的1/2左右,或采用隔溝澆水法,以防止土壤板結干裂。正常年份不需多澆水,以防田間積水。
2.5.3 中耕除草
前期澆水后結合除草中耕1次,達到土松草凈。
2.5.4 排澇治漬
甘薯為怕澇作物,特別是結薯中后期,土壤含水量過多,會造成通氣不良,阻礙薯塊正常生長。甘薯生長前期和后期要求土壤持水量為60%~70%,生長中期土壤持水量為75%左右。同時,要充分發揮三溝作用,使雨水隨下隨排,做到雨停田間無積水,以免薯塊泡水減產。
2.5.5 化學控制
秧蔓封壟期(蔓長40~50 cm),每667 m2用50%多效唑80 g兌水50 kg葉面噴施,隔7 d再噴1次,連噴2次,以有效減緩植株徒長,縮短莖蔓長度。生長中后期噴施磷酸二氫鉀、硼砂混合液2~3次,可促進增產20%左右。
2.5.6 蟲害防治
為害“金薯926”的主要害蟲有蠐螬、金針蟲。防治方法:除前期結合整地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外,7月底可根據天氣在雨前,每667 m2用50%辛硫磷500 g對水適量拌土30 kg,撒于壟頂,經雨后藥液滲入裂縫進行殺蟲。對于葉面害蟲如天蛾、紅蜘蛛等,在發生期用辛硫磷和菊酯類農藥葉面噴施防治1~2次。整個生育期禁用甲胺磷、呋喃丹等高殘留農藥;9月中旬以后一般不打農藥,以免農藥殘留。
2.5.7 提秧順蔓
“金薯926”地上部分植株生長勢較強,且莖蔓節間較短。浙中地區進入多雨季節時,薯秧節間著地易生根,此時可用手輕輕提斷氣生根,再順蔓放回原處,以達到降低土壤濕度、避免生根耗養的目的。
“金薯926”作為烘烤加工甘薯類型,主要以收獲大薯為目的,可盡量延長生育期。但為確保“金薯926”豐產豐收,當土壤平均溫度降至15 ℃以下時,應盡快收獲。留種薯的務必在霜前完成收獲,以防薯塊受凍害不易貯存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