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利軍 石 磊 周益民 沈丹鋒 錢曙光 (江蘇省宜興市植保植檢站 214200)
稻縱卷葉螟是水稻生產上主要的遷飛性害蟲,在江蘇省宜興市常年發生3~4代,近年來連續中等偏重發生到大發生,給當地水稻生產帶來了嚴重威脅。為盡快研發和應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無公害、速效性好、持效期長的稻縱卷葉螟防治藥劑,2017年筆者對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生產的33%氰氟蟲腙SC進行了田間藥效試驗,以明確33%氰氟蟲腙SC防治稻縱卷葉螟的效果、技術條件、最佳劑量和該藥劑對水稻生長的安全性,以期為該藥劑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依據。
試驗作物為水稻“南粳46”,于6月8日播種,每667 m2播種量為4 kg,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同常規。防治對象為稻縱卷葉螟。
試驗藥劑為33%氰氟蟲腙SC(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對照試劑為22%氰氟蟲腙SC(巴斯夫歐洲公司)、10%稻騰[阿維·氟酰胺SC,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20%康寬(氯蟲苯甲酰胺SC,美國杜邦公司)。
試驗設在宜興市新街街道彭莊村進行,供試田塊土質為白土,有機質含量中等,地力中等偏上,土地性質和肥力基本均勻,灌排設施較好,為稻縱卷葉螟常發性水稻田,前茬作物為小麥。
試驗設處理(每667 m2用量):33%氰氟蟲腙SC 20、30、40、50 mL,22%氰氟蟲腙SC 35 mL,10%稻騰(阿維·氟酰胺)SC 30 mL、20%康寬(氯蟲苯甲酰胺)SC 10 mL及空白對照(CK,噴清水),共8個處理,每處理重復4次,小區面積為20 m2,隨機區組排列。
試驗于7月31日(為稻縱卷葉螟1齡幼蟲高峰期、水稻分蘗末期)施藥1次。施藥方法:采用電動背負噴霧器,每667 m2兌水40 kg均勻噴霧。
施藥當日(7月31日)天氣晴好、無風,平均氣溫為31.8 ℃,最高氣溫為36.4 ℃,最低氣溫為28.8 ℃,相對濕度為69%;試驗期間(7月31日-8月14日)平均氣溫為31.1 ℃,平均最高氣溫為35.9 ℃,平均最低溫度為27.9 ℃,降雨日6 d,降雨量16.6 mm。降雨天數和降雨量正常,藥效正常發揮。
每小區采用4點對角線法取樣20穴,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3 d、7 d、14 d,共調查3次,剝查活蟲數,統計百穴蟲量,計算蟲口減退率和防治效果;最后1次(藥后14 d)調查統計卷葉率,與空白對照(CK)卷葉率比較,計算相對保葉防效,并將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多重比較。計算公式:蟲口減退率(%)=[1-(藥后蟲量÷藥前蟲量)]×100;殺蟲效果(%)=[(處理區藥后蟲口減退率-對照區藥后蟲口減退率)÷(1-對照區藥后蟲口減退率)]×100;卷葉率(%)=(卷葉數÷調查總葉數)×100;保葉效果(%)=[(對照區藥后卷葉率-處理區藥后卷葉率)÷對照區藥后卷葉率]×100。
由表1可知,33%氰氟蟲腙SC于稻縱卷葉螟1齡幼蟲高峰期用藥的殺蟲效果明顯。藥后3 d,每667 m2用33%氰氟蟲腙SC 20、30、40、50 mL 4個處理的蟲口減退率分別為89.9%、94.2%、98.2%、99.5%,殺蟲效果分別為91.9%、95.4%、98.6%、99.6%,蟲口減退率和殺蟲效果均隨33%氰氟蟲腙SC用量的增加而遞增。對照藥劑每667 m2用22%氰氟蟲腙SC 35 mL、10%稻騰(阿維·氟酰胺)SC 30 mL、20%康寬(氯蟲苯甲酰胺)SC 10 mL,藥后3 d的蟲口減退率和殺蟲效果分別為95.9%和96.7%、98.1%和98.5%、94.0%和95.2%。

表1 33%氰氟蟲腙SC防治稻縱卷葉螟效果比較
藥后7 d,每667 m2用33%氰氟蟲腙SC 20、30、40、50 mL4個處理的蟲口減退率和殺蟲效果仍較理想,分別為88%和91.4%、94%和95.7%、97.8%和98.4%、99.2%和99.4%。對照藥劑每667 m2用22%氰氟蟲腙SC 35 mL、10%稻騰(阿維·氟酰胺)SC 30 mL、20%康寬(氯蟲苯甲酰胺)SC 10 mL,藥后7 d的蟲口減退率和殺蟲效果分別為95.9%和97.1%、97.8%和98.4%、93.7%和95.5%。試驗藥劑和對照藥劑的殺蟲效果基本相似,沒有明顯差異,證明33%氰氟蟲腙SC具有良好的速效性。
由表1可知,33%氰氟蟲腙SC不但有良好的速效性,持續性也相當理想。藥后14 d,每667 m2用33%氰氟蟲腙SC 20、30、40、50 mL 4個處理的殺蟲效果和保葉效果分別為90.9%和93.2%、95.0%和96.8%、100%和98.7%、100%和99.7%;對照藥劑每667 m2用22%氰氟蟲腙SC 35 mL、10%稻騰(阿維·氟酰胺)SC 30 mL、20%康寬(氯蟲苯甲酰胺)SC 10 mL的殺蟲效果和保葉效果分別為96.0%和97.6%、100%和98.9%、96.5%和96.5%。經Duncan’s新復極差法統計分析,試驗藥劑中、高劑量處理和對照藥劑處理間防效差異不顯著,而試驗藥劑低劑量與對照藥劑處理間防效差異達顯著水平。
據試驗期間田間觀察,33%氰氟蟲腙SC各用量處理區的水稻均生長正常,無任何藥害癥狀,與空白對照(CK)相比,水稻葉片和生長勢均無異常現象,證明33%氰氟蟲腙SC在水稻分蘗末期用藥安全。
試驗結果表明,33%氰氟蟲腙SC對稻縱卷葉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對低齡幼蟲有較好的速效性,對高齡幼蟲也有明顯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長,藥效與目前大面積推廣應用的進口藥劑22%氰氟蟲腙SC、10%稻騰(阿維·氟酰胺)SC、20%康寬(氯蟲苯甲酰胺)SC沒有明顯差異,可替代目前生產上大面積施用的有機磷常規藥劑,是綜合防治稻縱卷葉螟的理想藥劑,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和應用前景。
(1)用藥量。稻縱卷葉螟一般發生年份以每667 m2用33%氰氟蟲腙SC 30 mL為宜,中等偏重發生到大發生年份以每667 m2用33%氰氟蟲腙SC 30~40 mL為好。(2)用藥時間。掌握在稻縱卷葉螟1齡幼蟲高峰期使用33%氰氟蟲腙SC,且最好在傍晚施用。(3)用藥方法。采用噴霧法,每667 m2兌水40 kg均勻噴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