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禮
蓮花血鴨是贛西的一道名菜,也是蓮花縣的一道傳統特色菜,味道純正獨特,肥而不膩,色美味香,鮮嫩可口。民諺云:“途經蓮花不嘗鴨,簡直讓人笑掉牙。”由此可見,蓮花血鴨在當地的受歡迎程度及受游人的喜愛程度。
血鴨在當地也叫鴨崽里,是人們用來祭祀、待客、過節用的美味佳肴。每年的農歷八月,贛西人總要殺上一兩只鴨子,或祭祀先祖,或慶祝節日。他們將鴨子殺好洗凈后,用黃酒、茶油、鮮紅辣椒等調料精心烹制,有時還會加點絲瓜、青豆、茄子進去。敬完神,祭祀完先祖,這道佳肴就成了人們的盤中之餐,老人吃鴨腎,孩童吃鴨腿,歡笑之聲溢滿庭院。
說起蓮花血鴨的來歷,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1276年,元朝大軍占領了宋都臨安,并打算大舉南下,徹底消滅宋軍。南宋丞相文天祥奉旨討逆,八方義士紛紛響應,一時間,各地抗元斗爭風起云涌。蓮花縣境內的數千名義士筑起城墻,抗擊元軍。一天,蓮花縣的各路豪杰聚集在一起,共商抗敵之策,并打算升帥旗,飲雞血酒,以壯軍威。由于當時缺雞,而蓮花縣又盛產鴨子,遂殺鴨瀝血入酒中。
話說蓮花縣義軍中有一個叫劉德林的廚師,當天他專門負責給文天祥做飯。因為平生沒見過什么大官,所以劉德林十分慌張,他在炒鴨肉時,將沒喝完的鴨血酒當成辣椒醬倒入了鍋中,等他反應過來時,已經晚了。無奈之下,他只好穩住情緒,小心翼翼地翻炒著。不久,一股異香飄入劉德林的鼻孔,只見鴨肉呈紫紅色,他嘗了嘗,味道竟比之前的更加鮮美。劉德林大喜過望,沒想到自己運氣這么好,竟炒出了如此可口的鴨肉。
鴨肉端上桌后,文天祥贊不絕口,連忙問道:“此為何菜?”劉德林靈機一動,趕緊回答:“這是本地的特色佳肴,名叫蓮花血鴨。”文天祥拍手稱妙,然后端起一酒碗,站起來說:“今日各路豪杰聚在一起,我們喝血酒,吃血鴨,誓與敵人血戰到底!”是日出師,義軍英勇百倍,殲敵數萬,一舉收復了永新、泰和等縣,頓時聲勢浩大,威名遠揚。從此,贛西就有了蓮花血鴨這道菜。
后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國文老師朱益藩將此菜推薦到晚清宮廷,蓮花血鴨成了宮廷御菜。在廬山會議期間,這道菜作為宴席上的特色菜,深受毛澤東同志的好評。于是,蓮花血鴨名噪一時,享譽海內外。
如今,蓮花血鴨不僅是贛西各大酒樓的一道招牌菜,也是贛西游子的一道思鄉菜。贛西人身在他鄉,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家鄉,想起家鄉的蓮花血鴨那濃郁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