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鹿
【摘要】小學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經常受到各界的關注,小學生的作文水平能夠反映出他們的語文素養與知識含
量,還體現著他們的文筆好壞,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致力于增強作文教學的效益,進而幫助學生們增強其綜合實力。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作文的批改和評析不可忽視,非常重要,我國小學的作文批改也存在著不足。對于此問題,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歷和實踐,提出了批改作文的方法,例如教導教師明晰小學生作文的性質和批改目的;同時,筆者建議教師采用不同類型的作文批改方式。最后,筆者建議小學作文發評改與評講可以結合,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關鍵詞】小學作文;生活力;批改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并非易事:小學生剛接觸作文,難以掌控作文,同時,作文對于小學老師來講也是不易批改的。兩方都在心里認為作文難,長此以往這種想法就變成一道無形的鎖鏈,制約著學生作文成績的提升。根據調查,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批改這一塊是大多數學校的劣勢,所以,我們有必要改正這種批改作文時普遍存在的畏難心理,重新認識小學作文與作文批改。
一、小學作文批改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師批改作文費盡心力,由于小學生起初接觸作文,筆觸稚嫩,表達往往不夠完整,使得教師需要花很多時間甚至加班閱讀才能讀懂。教師讀懂之后開始批改,有的教師批改得十分認真,自以為這樣的批改方式很對,她們在作文本上寫滿了紅色批改語,畫滿了紅色圈,圈出了病句、錯字,然而這樣看似兢兢業業,實則打擊學生的寫作欲望,使得學生認為自己錯誤百出而愈發膽怯,久而久之就會對寫作失去興趣和積極性。另一部分教師的批改方式不是寫滿批改語,而是批語太過簡潔嚴肅,先給學生們的作文打分,隨后寫一些小學生往往還不能理解的批語,例如“中心不明確”“語言啰唆”“邏輯混亂”等。看到批語后,學生們理解不了教師的意思,不知從何改起,也不知自己丟失的分數扣在哪里,這樣的批改形同虛設,只能讓學生練手,而不能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切實的提升,可以說是做了無用功。幾個月的寫作練習之后,教師加班加點批改,心力交瘁,小學生的寫作水平似乎還是原地踏步,甚至越來越不愿意寫作文。基于這一現狀,筆者認為小學教師應該轉換思路,創新作文批改方式。
二、小學作文批改淺探
寫好作文是學好語文的關鍵一步。想學好作文,把握好作文批改這一個環節,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那么怎么把握這個環節呢?
(一)明確小學作文的性質
在新大綱中,小學的一二三年級的寫作叫作寫話,四五六年級的寫作是習作。筆者認為,語文老師必須明白指導小學生寫作文的意義,最重要的就是讓他們練筆,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所感。小學寫作的文體要求不多,著重點在于真情實感。真實情感源于生活,那么這就要求小學生本身要具備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能力與智慧,也就是生活力,讓小學生擁有生活力實際上就是讓學生擁有適應、改造現代社會生活該有的力量。
(二)明確批改目的
現在的寫作更主張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而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應試,作文批改的宗旨有了180度大轉彎,小學語文教師們應該更新自己的陳舊觀念,明確作文批改的目的,明白自己的批改方式應該致力于幫助學生收獲寫作技巧和語文知識,而不是進行填鴨式作文教學。同時,小學教師還要使得自己的批語被學生理解吸收,明白自己的作文的閃光點和不足之處。這就提醒教師,在批改作文時,并不能以成人的目光去看待孩子們的作文,然后將他們的童言童語變成模式化、成人化的文章,從而讓他們喪失自己創作的興趣。轉換傳統修改觀念在此顯得尤為重要。
(三)活用多樣化批改類型
1.教師批改。教師批改學生作文的方式最多見。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中,作文批改只有一種,那就是教師全權負責,進行批改,然而這種完全通過教師主觀批改的作文,往往會把學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孩子原本寫作的真實性和創造性。因此,傳統作文批改方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革,如由精細全面修改變為啟發性的“點改”,抓住學生最為突出的薄弱點,進行強化訓練。或者由老師直接修改變成商談式,詢問式——“這樣改,你覺得會不會更好一點?”這樣容易讓學生能樂意去仔細閱讀老師的修改意見,并進行一定的自我思考,達到讓他們進步的目的。
2.集體批改。這是一種對于典型問題進行的討論式修改,通過對問題的討論,老師和學生一起提出自己的意見,多角度地分析評價,此方式的優點在于能做到批改示范。這種方式的缺點就是批改的范圍有限,受時間限制無法讓所有學生受益。因此,此種方法可以結合第一種方法,作為歸納總結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掌握良好的批改方法。
3.自評自改。這種批改方式主要靠學生自身,主張讓學生自我提升,發現自己的不足,并為自己寫批改意見。意為作文批改的最高境界就是讓學生自我修改。自評自改的優勢在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為自己的作文寫出修改意見,比教師的批語更讓人印象深刻,使得學生寫作能力提升更為迅速,也能增強學生綜合能力,在學習中占據主動,不再被動地學習,學習積極性也能得到提升。
古人云,“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國教師要改變原有的刻板的教學方法,尊重、愛護學生的寫作成果,還要積極探索其他的教學方式,使得自己的寫作教學方法能被學生吸收接納,達到增強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江平,朱松生.小學語文教學論[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