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芬
【摘要】繪本教學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通過精美的圖畫和短小精悍的文字結合起來發揮孩子們的想象力,用語言去講述繪本的故事,這樣讓孩子們更形象生動地接觸閱讀,充分吸引了孩子的閱讀興趣,是孩子小學階段的一個不錯的閱讀選擇。這些年來我國繪本教學猶如雨后春筍,處處呈現出勃勃的生機。為了讓孩子們收益更大,教育工作者在繪本閱讀這片沃土中不斷去播種,耕耘。
【關鍵詞】繪本;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繪本概述
所謂繪本,就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兒童生活為主的兒童圖書,書中的圖與文有同等的重要性。繪本不但有豐富的圖畫,還有小量的文字故事配合說明,充分吸引了孩子的閱讀興趣,是孩子小學階段一個不錯的閱讀選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對其一生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繪本閱讀對語言發展的作用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也是普遍認同繪本閱讀的最大價值。
二、繪本教學的好處
(一)繪本閱讀是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繪本閱讀有助于培養孩子的美感和審美感,擴展知識面,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每本書都有他們喜歡的圖畫,情節簡單,能從故事中懂得一些道理,能讓孩子產生濃厚的興趣,加深印象。能從生動有趣的故事中悟出道理,這比其他途徑的品德教育效果收獲更好。
(二)繪本閱讀有助于提高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
老師和學生在繪本閱讀過程的相互作用,不僅是理解圖畫的基石,也是掌握語言的基礎。孩子們通過閱讀繪本的圖畫結合少量的文字甚至無字的繪本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用語言表達出來,并與同伴﹑老師交流。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不斷鼓勵學生大膽去講,不管描述得流暢與否又或者天馬行空。讓孩子們多講,各抒己見,這樣不但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還加深對繪本內容的認識。
(三)繪本閱讀有助于豐富兒童的想象力
繪本最大的特點是用一系列連貫的圖畫組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以圖為主,圖文結合,為孩子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培利·諾德曼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中說過:“一本繪本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學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后所產生的故事。”特別是無字的繪本,讀者通過對一頁頁圖畫仔細觀察,反復閱讀,依靠想象力來理解繪本內容。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字的繪本更是這樣,往往在畫面里“埋下”若干不容易發現的小“伏筆”,通過不斷地閱讀,讀者會驚喜地發現,每當自己有了新發現,書中的線索就更清晰了,故事就更完美了,內涵就更豐滿了。
三、繪本教學存在的誤區
(一)不要把繪本課變成識字課
繪本教學在這些年來在全國各地開展得如火如荼,但有些老師還沒弄懂繪本教學的方法,總是認為孩子們認字不多,因此讓孩子們首先進行專項識字訓練。孩子們在老師錯誤的指引下,花費大量時間學習了繪本中的字的讀、寫、筆順、結構等,并沒有繪本教學特點。我曾經聽過有老師的這樣一節繪本課,和平時教材中的識字上得一模一樣,花費了大量時間在繪本中學習生字詞,當孩子們弄懂弄透了繪本中的生字詞以后,本來看到繪本精美畫面是興趣盎然的孩子已經被折騰得沒精打采,對繪本望而卻步了。因此我們可以從激情引趣入手,用生動的語言來演繹故事,還加以動作、神態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二)不要把繪本課當成單一的品德教育課
個別老師上繪本課,誤以為引導學生懂得繪本的主題思想就是成功的繪本課了。我聽過一位老師上過的繪本課,她讓孩子們觀察畫面以后就不斷灌輸對孩子的品德教育,一節課下來孩子們收獲的是從繪本中懂得的道理,完全沒有語文知識技能的收獲。其實通過繪本教育還能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觀察能力等,因此作為教師要注重繪本的文學性。如教《鐵絲網上的小花》,我讓孩子們了解到這是透過戰爭的現象體現人性本真的故事,第11頁由于小女孩見到鐵絲網里的一切,所以她的心很冷,但繪本卻用這樣一句話高度概括出來了:“太陽落山了,起風了,我感到很冷。”我還引導孩子細心觀察每一幅圖,找出圖畫中的變化,小女孩前面的圖畫中一直都是頭上戴著紅色的頭花,但從哪一幅圖不見了?有什么意思呢?最后的一幅圖畫中小女孩生前站過的土地上,星星點點地開出了與她那紅色的蝴蝶結一樣鮮紅的番紅花又是什么意思呢?通過這一系列的觀察并做出想象,讓孩子們運用語言概括,這樣的繪本學習有文學性又結合圖畫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共同演奏和諧的樂章。
(三)不要把繪本課單一化
老師未能深入研讀繪本教材,存在拿來主義思想,繪本教學模式套路化、單一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未能凸顯,讓孩子們學習感到枯燥。作為教師,我們還可以從這些方面去進一步解讀繪本:a.封面和底面和繪本內容有什么聯系?引導孩子們去思考;b.環襯在封面和正文的中間,我們不能漏看,因為環襯不但與正文故事息息相關,還會提升繪本故事的主題內容,深化主題;c.扉頁是繪本閱讀的引子,在扉頁中埋下了懸念,如果利用扉頁教學再閱讀正文,會進一步激發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四)不要把繪本課變成教科書上的講課模式
繪本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斷去探索,讓孩子們樂學愛學,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把繪本課當成一般的語文教材來教學,字詞句段,篇章結構,面面俱到,精雕細琢,或者為了讓孩子在閱讀中受到教育,以提問貫穿始終,總是問你知道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這樣孩子的閱讀興趣在老師的追問下便蕩然無存了。因此,應提升教師研讀、分析繪本的能力,運用多元的閱讀教學方法,提升孩子繪本學習的興趣。
有效的繪本教學,不但讓孩子們享受繪本畫面的美和文字表達,還接受了藝術的熏陶、品德的教育,是一種很新型有效的閱讀方式,讓我們每個教師都重視繪本教育吧。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