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繼雯
自古至今,我國都十分重視忠誠文化,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新鄉,曾出現了中國最古三忠烈,至今還流傳著關龍逄力諫夏桀、比干剖心諫殷紂和萇弘忠心報國的故事,對現代黨員干部的黨性鑄就有著積極的影響。本文旨在結合新鄉先進群體的政治忠誠觀,為打造新時期忠誠干部提供借鑒。
新鄉先進群體的政治忠誠
在新中國成立后,新鄉相繼涌現出了史來賀、吳金印、裴春亮等一大批在全國叫得響的先進人物,形成了典型輩出、群星燦爛的獨特現象,被譽為又一座“太行豐碑”。新鄉先進典型的數量之多、級別之高,并且始終保持長盛不衰的態勢,全國罕見。先進群體為什么能夠在新鄉崛起?他們的“先進基因”靠什么傳承?
一是要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堅定共產黨的領導,對黨忠誠就是新鄉先進群體政治忠誠的一大特色。例如劉莊的史來賀同志對黨忠誠,永不變質,保持50年紅旗不倒;唐莊的吳金印同志身不離農村,心不離群眾,手不離勞動,始終追隨共產黨的領導;裴寨的裴春亮同志始終堅持跟黨走、聽黨話等等,彰顯了新鄉先進群體對黨的忠誠,這也是先進群體敢干事,干成事的重要法寶。
二是求真務實,對人民忠誠。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黨的工作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新鄉先進群體始終保持對人民群眾的忠誠。吳金印同志有一句話“老百姓就是爹娘,如果我們不為老百姓干實事,那就是不肖子孫”,這句話也是道出了走群眾路線,對人民忠誠的本質。新鄉先進群體都是始終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盼百姓之所盼,踏踏實實干事情,真心實意為百姓,從而也贏得了老百姓簡單又實在的擁護和愛戴。
三是勇于探索,對社會主義事業忠誠。忠誠于黨的事業,就意味著忠誠于社會主義事業。新鄉先進群體就是這樣踐行的。史來賀同志從入黨那一天起,就抱定了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的信念,從此再也沒有動搖過。他始終對社會主義充滿信心。同時,史來賀同志認為,共產主義不是空的,只有靠自己的雙手,才能把它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幾十年來,他帶領干部群眾把劉莊建設成為一個聞名全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新鄉先進群體始終矢志不渝地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
學習新鄉先進群體,打造忠誠干部的途徑
首先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黨忠誠,必須體現到對黨的信仰的忠誠上。對黨忠誠的“純粹”,首先“必須體現到對黨的信仰的忠誠上”。《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明確指出:共產黨員的信仰,就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因此,廣大黨員干部要充分認識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對黨的忠誠的純粹性,對社會主義事業的信任,對人民賦予使命的負責。
其次是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重視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而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自古就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和“位卑未敢忘憂國”諸如此類的報國情懷,這些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忠誠于國家的民族精神。廣大黨員干部是人民群眾的帶頭人和榜樣,也是人民群眾的服務者,這就對黨員干部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因此,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汲取文化精髓是廣大黨員干部增強政治忠誠的必然選擇。
再次要密切同群眾的血肉聯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就是公仆與主人的關系”。人民群眾應該始終是黨員干部心中“更重要的”和“最重要的”,把“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當做日常工作的唯一主線。黨員干部也只有樹立起這種公仆意識和人民觀,才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提高對黨和人民的政治忠誠。
總之,廣大黨員干部應當堅定理想信念,加強理論修養,主動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改造主觀世界;同時應注重實踐,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走群眾路線,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牢固樹立政治忠誠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