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硯淼



于無人處捫心自問,你是“懶癌”晚期患者,還是小迷糊、“天然呆”?又或者很不幸地都光榮上榜?
早起晨跑歸來沖完澡,是不是進了地鐵才想起燃氣熱水器還沒關?然后老牛帶喘一路小跑回家關燃氣,讓本月全勤獎瞬間“浮云”。
傍晚下班回家煮上一碗面,5分鐘就該起鍋關火,結果你一頭扎進沙發看了半小時偶像劇,灶臺早已慘不忍睹……
想想都是淚啊。
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失誤往往既不“萌萌噠”也不好笑,無數慘痛事故就是從這看似不起眼的小疏忽開始的。燃氣泄露,一氧化碳中毒,爆炸……字字觸曰驚心。在當今這個智能家居行業發展風生水起的時代,如何以人工智能的手段保障用氣安全、守護每一個家庭,日漸成為B端和c端共同的關注熱點。
那么,小哥哥或小姐姐們,讓我們一起來pick-下本文C位一一風向標科技吧。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落地于杭州濱汀高新技術區的風向標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物聯網系統的開發和建設,致力于搭建一個標準化、產品化、開放式的智能服務平臺;以燃氣安全物聯網為切入點,依托核心燃氣渠道資源,打造強勢垂直生態體系,為企業提供完整的智能化解決方案;為智慧家庭用戶提供良好的智能家居體驗。
總而言之,它是一家聚焦智能家居行業的物聯網公司。
風向標科技的CEO馬延文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能源、金融相關領域有10年以上從業經驗。
然而,作為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小伙伴,馬延文說:
“我認為真正可以贏得未來的是科技。做成功的企業,就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我希望做一個市場化的科技型公司。”
2012年,他創立風向標科技有限公司,進軍智能家居領域。
成立當年,馬延文帶領風向標團隊開發基于zigbee的智能網關、智能感應器,以及智能電源轉換器。
2013年,推出基于TI的zigbee模組;對外發布風機系列產品(物聯網網關);推出vanelife物聯云平臺戰略。
2014年,完成風云(物聯云平臺)1.0版本的開發;形成基于低功耗Wi-Fi的IOT完整戰略;完成風云(物聯云平臺)2.0版本的開發,實現云、管、端平臺化。
2015年,推山風云+三點(觸點、動點、控點)產品的戰略布局;發布移動多聯傳感器系列產品(vmotion);端平臺中問件Turbo EP SDK發布,該中間件可以同時兼容終端以及網關產品,并應用到攝像頭產品中。
2016年,業界首創物聯網商城上線,可提供物聯網服務的銷售、計費、管理等一站式服務;云平臺OSGI架構建設完成,可以更加廣泛地接入第三方平臺及各種設備。同年,風向標科技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在智能家居領域,做智能照明、智能音箱、智能開關的企業很多,這些技術及產品為消費者營造了更加便利舒適的家居環境。馬延文卻說,風向標科技的定位與之有所不同。
“我們團隊目前主要在兩個垂直領域做得比較深,一是燃氣安全及智慧用氣管理這條業務線,二是針對廚衛空問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我們服務于這兩個業務板塊的相關企業,為他們的傳統業務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
戶內燃氣安全及智能管理控制平臺是風向標科技面向燃氣行業領域打造的智能解決方案,該方案基于風向標研發的vanelife物聯網平臺,實現燃氣泄漏檢測、業務系統交互提升、燃氣相關設備的實時通信,以及各個設備間的智慧場景聯動。
馬延文說:“我認為在整個家屑范疇中,安全問題可能是最重要的,也是智能家居最該優先去解決的問題。換言之,要討論智能家居能為用戶做什么,首要還是得先解決安全問題這個‘剛需。”
他舉了個例子,在燃氣領域,風向標科技和燃氣公司合作,幫助他們做燃氣管理系統的開發和運維,把涉及到的燃氣設備接入系統生態中,讓系統可以管理這些設備。另一方面,當設備進入家庭后,燃氣公司和個人用戶也可以實時獲取家中設備的運行狀況,隨時掌握家庭燃氣具、用氣環境的安全。從前沒有這套系統的時候,燃氣公司在運維方面處于被動,哪里出問題都免不了承擔一定責任,但它的確很難做到24小時隨時待命且“手眼通滅”。
“客觀地說,很多用氣方面產生的問題都是難以避免的。我們每天做飯、洗澡都要用氣,但這些燃氣設備此時此刻究竟處在什么狀態,安全不安全,是否老化,有沒有泄漏,大多數人都不清楚。我們的這套系統就是要把家庭用戶、燃氣公司、燃氣設備廠商/設備三方聯系起來,將信息數據化,然后實時管理控制,米解決燃氣用氣安全問題。”
在建立包括用氣安全在內的全套解決方案的時候,風向標科技團隊發現可以更多地借助一些人工智能算法的手段。打個比方,如果檢測到家中用氣山現泄漏,濃度達到比較危險的數值,系統就要能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知道在此場景下該做什么。這得依靠傳統經驗的積累,也要借助物聯網手段,才能及時穩定地排除危險因素。
想一想,在發現用氣不安全的情況下,到底該不該打升抽油煙機呢?在普通人的同有觀念里,打開抽油煙機就可以排氣。但實際上,另一個可能卻是,如果你在不恰當的時間點去完成這個動作,反而恰恰會引爆。這就是日常用氣可能產生的危險因素之所在。正因如此,就更需要人工智能通過計算來更好地解決類似問題。
那么,應用風向標科技研發的系統,在遇到上述類似情況的時候,系統可以像貼身專屬用氣專家一樣,幫助用戶判斷和解決問題嗎?
馬延文點頭,說:“對。首先,我們可以通過系統和傳感器實時檢測用戶的用氣環境處于什么狀態;第二,如果出現了異常或不安全情況,系統能夠自動化排除該問題,比如說關閉閥門,或是自動打開抽汕煙機;最后,把處理數據傳回系統,及時讓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掌握情況。”
要劃重點的話,那就是大寫加粗的“自動”,不需要你第一時問沖過來上手一一因為可能發生危險的時候你根本不在家或是熟睡中,系統自己就解決了。
馬延文進一步解釋:“之所以可以做到自動,一方面在于廚房集成吊頂上有排風扇和煙桿等設備,它們和用戶的用氣場景環境是結合在一起的。另一方面,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系統為了排除危險因素要把電源切斷。我舉個例了,在某個家庭出現用氣問題的狀況下,系統已經為用戶危險排除了危險,但廚房內氣體濃度還是相對比較高的。如果此時正好有人回家,一尢所知地玄打開電氣設備,這就很不安令。所以我們的系統不僅要及時處理問題,也要考慮用電環境和周圍環境。如此一來,才能真正為用戶營造出一個比較安令、有保障的環境。這些都基于人工智能下的設備互聯。”
據悉,從2017年起至今,風向標科技和中石油昆侖能源相關企業合作,落地了整套燃氣安全管理系統。此外,還和美的、德意、漢威等燃氣設備廠商合作推出一系列配套產品,走向千家萬戶。
馬延文遞過自己的手機米,說:“請看,這是我們和燃氣企業開發的APP。點開程序后可以看到設備信息,比如會提示用戶:‘您的燃氣軟管超過使用年限,請及時更換。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數據的檢測和計算。比如一戶人家經常做飯,其用氣數據就和不大做飯的人家不一樣。其二是基于使用的初始時間到現在時問的數據,我們會做數據的整理挖掘,再形成需求。又好比消息發到用戶手機上,提示:‘您的燃氣灶開啟時間超過2小時,請及時檢查確認。我們可以實時掌握設備的使用情況,但無法知道用戶是忘了正在開火還是本來就要褒湯幾個小時,系統要確認。如果用戶真是在煲湯,那就可以不理這條消息。同樣道理還有洗澡,這款APP也可以提醒用戶:‘您的燃氣灶意外熄火次數過多,請及時檢查是否有零件需要更換。熱水器內部有無淤塞需要清理也能知道。早在廠家和我們合作開發的設備出廠之前,就已經把這些信息通過風向標科技提供的通信模塊直接導入系統了,由此實時管理、監測。”
回到本文一開始設想的場景,出門沒關熱水器怎么辦?煮面忘關火怎么辦?APP可以發消息提醒你,走出家門了也可以指尖輕輕一點圖標遠程關閉(燃氣沒關時對應圖標顯示點亮)。
怎么樣,是不是很想雙擊666呢?
總結下知識點,戶內燃氣安全及智能管理控制平臺由燃氣業務系統、戶內燃氣監控平臺、用戶手機APP、風向標物聯網云平臺、智能設備等組成。通過風向標物聯云平臺提供的設備側標準數據接口,與用戶手機APP、智能化設備做業務交互。同時,云平臺也提供服務側標準數據接口,可以與業務系統、戶內燃氣監控平臺做業務交互。
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原有燃氣業務模塊的功能,實現智能分析、自動告警、自動故障定位及排除、安全故障可視化、工作流程自動化、用戶數據分析應用等。尤其在燃氣安全方面,一旦發生家庭燃氣泄漏,燃氣檢測傳感器便能第一時間感知并上報系統,自動關閉燃氣閥門并給用戶推送告警信息,同時由系統及時發出指令打開窗戶或排風扇通風散氣,防止更嚴重事故的發生。風向標科技提供的標準化開發套件,也可確保各個設備接入的高效性和便利性。
在該方案中,風向標科技聯合燃氣表具企業及用氣電器企業,在智能終端、智能通信、大數據、云計算及移動應用等方面,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為燃氣企業的客戶提供更高價值、更高性能的產品和服務。
馬延文進一步介紹,vanelife物聯網平臺是風向標科技的拳頭產品,能夠幫助設備廠商快速完成智能化過程,然后以相對低廉的成本實現持續運維。因為產品自動化要在云端做,系統可以支持它更好、更快、更經濟地達到曰的。其二,風向標科技幫助廠商的智能化加入到平臺上來,還能提供資源性渠道,讓產品智能化之后導入風向標建立的生態體系,幫助廠商完成市場化工作。此外,無論是服務廠商還是燃氣公司,風向標已經構建了比較完整的生態體系,涉及的硬件或匹配的設計服務,包括傳感器、模塊等都已經比較完善了,所以合作起來可以比較快落地。
“我們的這套系統在百萬級用戶的運維環境里經過了6年的淬煉和打磨,在系統穩定性上具備優勢。同繞智能化,業已形成軟硬件、服務配套完整的生態體系。在燃氣相關的垂直領域里,我們擁有比較深度的合作伙伴和渠道優勢。我認為在市場競爭中,我們是具備相當競爭力的。”馬延文自豪地說道。
如今,風向標科技已擁有幾十項國家專利。
作為一個不到百人的科技創新型公司,風向標科技的技術團隊占全體人員數的70%以上。馬延文介紹,公司技術團隊構成一直在根據策略的調整而調整中。創立初期,團隊偏硬件多一些,發展到一定階段,隨著公司業務的逐漸聚焦,人員開始偏向軟件和服務。未來還將引入更多燃氣相關專業人才。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既然要更加聚焦燃氣領域,那么就要成為行業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