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目的研究高齡患者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與護理干預效果,探討護理方式對老年患者術后并發癥狀況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于2013年01月-2015年12月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31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有4例患者發生墜積性肺炎,有3例患者發生泌尿系感染,有4例發生便秘。對發生并發癥患者進行研究總結。結果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23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進行相應的護理干預,全部患者未發生一例護理并發癥,取得良好的效果。結論對高齡患者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后并發癥進行早期的觀察與護理,可以有效地預防與消除早期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其關節功能的更快恢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高齡;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并發癥;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5.143.02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將人工假體,包含股骨部分和髖臼部分,利用骨水泥和螺絲釘固定在正常的骨質上,以取代病變的關節,重建患者髖關節的正常功能。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高齡人群比例積極上升,又因其術后臥床時間長,很多高齡患者體質衰弱,合并多器官疾病,術后合并癥易加重。因此對髖關節置換術的高齡患者應加強病情觀察,對患者及時進行評估、判斷,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我院共對23例60~88歲的患者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術后通過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3年01月~2015年12月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31例,男9例,女22例,年齡60~88歲,平均年齡79歲,其中發生有4例患者發生墜積性肺炎,有3例患者發生泌尿系感染,有4例發生便秘。再選取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23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老年患者,男6例,女17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8歲,股骨頸骨折19例,股骨頭壞死4例,經過相對應的護理措施,23例術后患者無一例發生護理并發癥。
1.2護理干預方法
1.2.1肺部感染的護理干預
老年患者呼吸系統功能退化,身體機能老化,基礎疾病多,術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因害怕疼痛,不咳嗽,咳嗽乏力,導致痰液堆積,極易造成肺部感染。基于此,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切勿受涼,減少探視人員,保持病區清潔,術前戒煙,幫助患者定時翻身拍背,引導有效咳嗽,叩擊震顫,機械排痰,促進痰液排出,必要時為患者吸痰或霧化吸入。
1.2.2壓瘡的護理干預
由于高齡患者術后因疼痛懼怕翻身,且感覺較為遲鈍,組織持續受壓,長期受壓力、剪切力的作用,極易導致壓瘡的發生。所以在接受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必須每Q2h翻身一次,對骨突受壓處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對病情危重不易翻動的患者應放置氣墊床,抬高床尾30,腰骶部墊小軟枕,減輕局部壓力。翻身時避免90側身,將患者側臥30,并用側身墊支撐這種體位,保持機體功能位以減少壓力。要確保患者衣物與床單潔凈平整,避免患者皮膚處于潮濕環境,鼓勵并正確指導患者自行翻身,自主按摩骶尾部,促進患者早日離床活動。
1.2.3泌尿系統感染的護理干預
患者手術后易引起膀胱功能暫時失調,常給予留置導尿。由于術后各種原因機體功能失調,免疫力低下,容易引起泌尿系統感染,特別是留置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原則上要求一旦達到留置導尿的目的,應盡早拔出導尿管,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導尿。在留置尿管期間,應保持尿液引流裝置密閉、通暢和完整。活動和搬運時夾閉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集尿袋每周更換兩次,如尿管堵塞或懷疑被污染時應及時更換。留置尿管期間,不應當常規使用含消毒劑或抗菌藥物的溶液進行膀胱沖洗或灌注,以預防尿路感染。術后臥床的高齡患者鼓勵其多飲水勿憋尿,保持尿道口或外陰清潔,預防尿路感染。
1.2.4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干預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術后可能發生的嚴重并發癥,如不及時處理可使患肢致殘,發生致命的肺栓塞。髖關節置換術后且年齡大于60歲的患者為極高危人群。對于深靜脈血栓的預防應采取必要的護理措施:
1.2.4.1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抬高患肢20~30,髂股靜脈呈松弛不受壓狀態,緩解靜脈牽拉,避免膝下墊枕(影響小腿靜脈回流)。使用肢體被動裝置改善血液淤滯(足底泵、彈力襪)。保持大便通暢,保持舒暢。
1.2.4.2防止靜脈內膜損傷
血管內膜損傷易激活內外凝血系統導致靜脈血栓,提高靜脈穿刺技能,減少和避免下肢靜脈的穿刺(下肢發生率是上肢的3倍),盡量采用留置針,避免靜脈注射對血管刺激的藥物。持續靜脈滴注不能超過48小時
1.2.5髖關節脫位的護理干預
髖關節脫位是全髖置換術后一種嚴重的并發癥,高齡患者由于缺乏運動協調性、準確性及活動失常易造成脫位。術畢搬運患者是應將患者平抬平放。保持外展中30°、中立位,兩腿間放厚枕頭或梯型枕。患肢不能超越身體中線,不能交叉雙腿,坐位時不能前傾,曲髖小于90°,防止患肢內旋內收,將患肢抬高20~30°。避免胭窩、足跟受壓。高齡患者記憶力和理解力下降,應反復對患者及家屬解釋術后保持正確體位的重要性。
2結果
接受髖關節置換術的高齡患者,經過一系列并發癥的相應護理干預,無一例并發癥的發生,全部患者均好轉出院。
3討論
由于許多患者年老體弱,在接受手術治療后極易發生并發癥,影響康復效果,嚴重者可能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對高齡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早期觀察與有效護理,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的預后,值得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本文編輯:李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