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東
摘要:3~6歲的兒童正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他們可塑性強,愛模仿,愛探究。這個時期,即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角色游戲 行為習慣 幼兒
一、行為習慣
(一)行為習慣
什么是行為習慣?行為習慣內容可以分為:生活習慣、道德習慣、衛生習慣及學習習慣。綜合心理學家解釋,行為習慣有如下特點:習慣是自動化了的行為方式;習慣是在一定時間內逐漸養成的。
(二)良好行為習慣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是指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要求,在生活,衛生,道德品質和學習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自動化行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有一定的規律:
1.趨早性。
2.漸進性。
3.反復性。
幼兒時期良好行為習慣內容可以分為:良好生活習慣、良好道德習慣、良好衛生習慣及良好學習習慣。
二、幼兒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一)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幼兒期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從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來看,年齡越小,培養其良好的習慣就越為重要。一方面行為習慣一經形成就變成了個體的一種需要,然后推動人的活動;另一方面行為習慣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強化以致成為一種動力定型的結果,當動力定型形成以后,要改變它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從小培養兒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助于兒童身心的正常發展。首先,幼兒期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外界的影響。
(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意義
捷克著名教育思想家夸美紐斯指出:“德行應該在邪惡尚未占居心靈之前,早早就教。因為假如你不把優良的種子撒在地上,它便生不出別的東西,只會生出最壞的莠草。但是假如你想開墾那塊土地,如果能在開春的時候,把它犁一遍,撒一遍種子,耕耙一遍,你的工作就較容易,成功的希望就較大。符合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適應新的時代環境和形勢。
三、影響行為習慣培養的因素
(一)觀念先導因素
成人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幼兒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人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幼兒的習慣養成需要成人重視,加以培養。有些家長對子女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置之腦后,聽之任之。
(二)實踐鍛煉因素
實踐活動是幼兒習慣形成的關鍵。如果成人僅僅思想上重視,但不能耐心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那么要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是不現實的。 行為形成來自實踐,習慣的養成更有賴于實踐活動。
(三)環境熏陶因素
每個人都處于一定的環境中,時時受到環境的熏陶感染。幼兒的習慣養成與成人、同伴、群體、家園教育狀況有密切的關系,幼兒的行為方式都帶有所處環境的烙印。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有良好的環境和必要的條件,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
四、角色游戲的教育方式
(一)行為習慣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
1.“過家家”游戲角色扮演,培養良好生活習慣;
2.故事角色扮演,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3.增強角色意識,培養優秀寶寶;
4.通過角色扮演教育孩子關心別人,共享快樂;
通過角色游戲改變不良行為,不僅會輕松愉快地達到教育目的,更是一種寓教于樂的形式。角色游戲的開展釋放了幼兒的情感,幼兒的不良行為才容易外露,通過模仿學習良好的行為,再對良好的行為進行強化練習形成習慣。
(二)角色游戲的教育形式
“角色扮演”模式的學習屬于情境學習,幼兒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來體驗、思考,從而構建起新的知識技能。因此,教師和孩子通過對扮演內容的情景復現、模擬等方式,使幼兒身臨其境,真切地感受角色的語言和情節的發展,激發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調動他們的情緒和情感,引發他們進行觀察和思考,從而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并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良好的個性品質。
(三)角色游戲對生活習慣的培養
《綱要》指出:“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3至6歲的兒童正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一切的習得都要靠學習。而積習難改,會給將來的發展帶來難以彌補的缺憾。同時,現在的父母大多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和特殊技能的培養,卻忽視了道德教育與行為習慣的培養。陳鶴琴“活教育”的理論反對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教學,強調在實際生活中實干,在實干中求知。學生“在適當的環境之內,得到相當的學習”。
(四)角色游戲對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
幼兒期是培養道德意識、道德情感、傳授正確道德行為的關鍵期,因為這個階段的幼兒很容易接受正確的、美好的、規范的刺激,這對他們養成習慣至關重要 。例如:在玩“乘汽車”的游戲中,一開始假如有意不強調“乘汽車”的游戲規則,結果幼兒玩游戲時,蜂擁而上,游戲無法繼續進行,只得停下來。這時,可以乘機讓幼兒討論,游戲為什么會停下來?怎樣才能順利進行游戲?因為沒有排隊,沒有秩序,所以游戲才能做不下去,只有排好隊,有秩序地玩,才能玩的開心。教師可有意地讓他們扮演責任性強的角色,如醫生、交通警察等角色,從而鍛煉他們的堅強性,培養他們忠于職守的優良品質。
參考文獻
[1]華愛華著.幼兒游戲理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王振宇編著.兒童心理發展理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移情訓練對幫助5-6歲幼兒學習社會交往技能有效性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
[4] 邱學青. 幼兒園游戲指導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幼兒教育. 2003(03)
[5] 吳云. 對幼兒游戲規則的探討——兼談幼兒規則游戲[J]. 學前教育研究. 2003(01)
[6] 馮雪琴. 角色游戲中教師角色的分析[J]. 山東教育. 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