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東
俄羅斯上周剛剛結束在俄境內9個試驗場、日本海、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域舉行的“東方-2018”軍演,那次軍演號稱冷戰結束以來俄羅斯舉行的最大規模演習,緊接著又從24日開始在黑海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有超過1000名士兵、近10艘軍艦和50多架飛機參加。俄羅斯頻繁舉行軍演,備受國際社會關注。但實際上,最近幾年,世界范圍內的軍演數量和頻率明顯增多,俄羅斯的“東方-2018”等只是其中的一個突出片段。
從全球范圍看,軍演作為一種愈發常態化的現象正引起人們注意。軍演數量越來越多,幾乎呈直線上升趨勢,這是對戰爭威脅所做的一種自然反應。美國近年來一直保持著一定的對外用兵頻度和力度,越來越多國家感受到,美國時而發出戰爭威脅不可避免地導致地緣政治風險上升,有的國家甚至面對潛在的直接沖突或戰爭危險。冷戰時期,世界主要分成兩大集團,各集團內國家的安全受到集團內發揮主導作用的國家保障。但冷戰后,過去的集團性對抗沒有了,不少國家幾乎完全依賴自身力量維護本國安全,即便是美國盟友陣營的一些國家,也面臨著不斷提升軍備以及整體防務能力的壓力。
如此一來,越來越多國家意在通過軍演展示和提高軍力,以應對潛在的直接沖突或戰略性的地緣政治風險,也就不奇怪了。另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國家利益不斷向海外拓展。越來越多國家試圖通過軍演、甚至是在國外的軍演,來提升和展示自身對本國海外利益的保護能力。
軍演的持續性出現,還因為各國在構建自身防務能力過程中,尤為重視軍隊戰斗力的提升,而平時提升戰斗力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為軍隊不斷列裝新的武器裝備。而在當今時代,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加快,因此通過軍演檢驗武器裝備性能,通過軍演使新武器裝備轉化為戰斗力,也就成為一種必然。
提升軍隊戰斗力、展示和檢驗武器性能,正成為直接沖突和戰爭之外各國間利益爭奪與博弈的重要籌碼。雖然全球化增強了各國之間的相互聯系甚至依賴,但圍繞國家利益的競爭并沒消失,甚至變得愈發微妙和復雜。在這樣的競爭中,軍力仍是一些國家依賴的手段,因為即便是在和平時期,以軍力為支撐進行討價還價并最終實現妥協,還是經常發
生的事。這也是冷戰結束以來軍演不斷增多,尤其近年急劇增多的原因之一。當下的美國,其實就是以強大軍事實力為支撐來實現美國政治經濟戰略目標的。
在此背景下,軍演未來可能會深深影響國家間關系的確立以及力量格局的形成。隨著冷戰結束,國際秩序與力量格局正在向新的方向轉變,新秩序與新格局不斷通過力量博弈和討價還價形成。但因各國間利益融合越來越多,在既要擴展本國利益又要加強與其他國家融合的情況下,如何構建國家間關系呢?
這就需要深入了解對方。除了通常形式下的各種雙邊交流和互動,軍演也成為了解其他國家動態,特別是軍事發展動態的一種重要手段。軍演,既可以將本國戰略意圖傳遞給對方國家,也能了解對方的戰略意圖;既能夠展示本國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也能了解對方相關方面的實力。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軍演也成了一種常態性軍事活動了。▲
(作者是軍事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