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耕地面積持續減少,人口的增加,耕地后備資源也面臨越來越嚴重的考驗。現在耕地質量持續下降,耕地面積不斷減少由此造成糧食安全也逐漸受到人們關注。雖然政府使用各種措施,不斷改善土地生產力和監管糧食安全,將基本農田保護列入議程,但是依然有很多問題。現在總結農田建設標準和經驗,對高標準農田進行分析和研究,同時提出對策。
關鍵詞:高標準基本田;農田建設;困境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6.192
0 前言
持續推動土地整理,加快基本農田建設,確保農業生產的穩步推動,保護生態友好以及糧食安全,對國家實現穩定發展有重要戰略意義。在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中有很多問題,現在對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同時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針對性的提出有關策略,通過這種方式穩步健康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
1 高標準基本農田在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高標準基本農田在建設設計到各個方面,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一定從整體角度出發。現在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1)權屬持續調整中阻力大。對田地進行整體規劃可以方便農業機械操作,同時也是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的重要任務。田塊不規則很自然要整體規劃重新布局。但是為了追求公平,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值時,將土地分為好中差以及近中遠幾個等級,依據人口數量平均分配,這樣便是認為原因造成土地的破碎。要想建設高標準農田便要重新打破原有的破碎田塊,同時要修建新的道路以及灌排設施,這樣重新規劃也要占用大量耕地面積,對承包經營權進行重新調整分配,其中一定會涉及到經營權以及農民的根本性利益,其中工程量巨大,這些問題也是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難度大的重要原因。其中有一些地方選擇補償的方式完成重新規整,但是在田塊中卻有各種田埂鑄成的界線作為地界,這樣土地重新進入破碎狀況。
(2)資金分散,沒有形成合力。現在各種惠農政策和資金不斷加強,各個部門都參與到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農業部有高標準農田建設,煙草局有煙田建設,水利部有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等等。但是在各個部門之間卻沒有形成默契,協調機制不健全。國土部門重視田、路、林地等綜合治理,重視土地合適使用;但是農業部主要是整治中低產農田。因此每個部門都有不同核心方向,造成力量分散的問題。
(3)后期管理維護難度大。中央不斷加大農田整治資金投入,很多地方在爭取資金上十分積極,但是建好之后因為沒有經費經常造成之前建好的高標準農田道路以及防護林輸變電出現各種程度的損壞。同時也有很多地方只是簡單的將項目交給村委會管理,由于管理主體權責不清,資金無法實現真正落實,在后期管理中會處于重視建設輕視管理的問題。
2 推動高標準基準農田建設對策
(1)制定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標準和規范技術文件。高標準基準農田標準建設和規范設計是農田質量的重要保證。雖然有《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標準》行業標準,但是卻沒有適宜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原則,每個地域的自然條件不同,各種農業生產中活動不同,以此農田建設中要求也不相同。在相同生態區域內的地貌,制約發展的要素都有所不同。每個省都可以結合自己實際制定好農田標準以及規范技術,也可以使得高標準建設和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效果。
(2)重視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產權機制調整。耕地經驗不僅僅是農田建設的表現,同時也是現代化建設的需求。在調整產權時一定要重視大穩定和小調整這個原則,同時也可以依據耕地產能置換,滿足土地承包轉換需求,同時也可以使用依法有償的辦法,流轉承包權。使用激勵措施,鼓勵土地承包大戶以及家庭農產等各種方式發展,使用這種方式發展集約農業。一定要減少土地整理之后出現再次人為破壞的問題,緩解因為農民打工造成的復種指數降低,天地撂荒的問題。
(3)創新土地整理制度,凝集力量共同建設高標準農田。土地治理作為我國耕地保護制度中集約制度、促進城鄉一體發展的重要戰略部署,已經成為促進轉變、優惠民生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搭建新的管理平臺,創新制度,改變傳統各自管理的局面,一定是政府為主導,國土部門為主導協調各個部門、公眾共同參與的方式,要依據資金性質不變,管理方式不變,各司其責的原則,整合各個部門的管理資金,這種方式形成合力,落實土地整治,推進農田建設。
(4)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的參與制度。在完善制度中一定要保證農民的意愿和利益,保證高標準農田符合農民的根本保障。第一,要強化宣傳力度,充分調動參與積極性。可以使用各種手段,加大宣傳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意義,保證農民認識到建設農田和自身利益緊密相關。第二,重視細節,提升參與激情。高標準農田要經過嚴格的選址和規劃,一定要耕地地力培育,在流轉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要征求弄明意見。第三。重視公眾參與制度建設,對農民參與過程和原則以及形式進行具體規劃,保證參與規劃化。針對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農民利益,要保證農民參與,確定好參與方式以及要達到的效果。第四,構建合理有效的矛盾協調制度。在農田建設中涉及到的農戶多,農田基礎布局以及耕地承包權的調整中出現阻力是一定的,建立好調節制度,對于意見不同意和難以協調的可以制定合理方案。
(5)創新維護制度。農田基礎設施維護作為保障高標準農田發揮作用的重要保證,針對我國家庭承包制中農田基礎設施保護,可以積極探索維護制度。第一,惠農政策中,增加長效扶持制度,改變傳統重視建設輕視管理的問題。在財政上可以安排好基礎設施維護資金,同時也可以在立項中設置,將維護作為重要工作內容,明確每種資源的合理安排。第二,嚴格界定工程管理主體,做到權責分明;工程產權要界定好主體,科學協調管理人和所有人之間的關系,這樣對于調動群眾積極性也有重要作用。跟蹤工程管護最好實時管理,強化監督。
3 小結
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可以讓所有人獲益,在我們這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十分重要,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人類經濟持續發展。高標準基準農田建設,不單單是田塊平整,也有設施完善和產權的完善和創新。在實施中要從整體出發,吸納各種力量,這樣才可以形成合力。
參考文獻:
[1]張余劍.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面臨困境與對策探討[J].華北國土資源,2016(05):57-58.
作者簡介:任金生(1977-),男,山東鄄城人,研究方向: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的實施管理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