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玥 葉競英 張茜 鄭巖
[摘要] 目的 分析上海市崇明區60歲及以上人群視力損害原因以及白內障手術率,以此了解該人群盲、低視力的患病狀況以及評價該區以實施白內障手術治療為主的防盲治盲的工作效果。 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抽樣調查上海市崇明區豎新鎮60歲及以上人群為研究對象,進行眼科篩查以及問卷調查。 結果 向豎新鎮共20個村60歲及以上人群發放篩查通知6016份,實際篩查人數為4260人,占該鎮60歲及以上人數的70.81%。最常見影響視力的眼病依次為白內障(2182人,占51.22%),視網膜病變(473人,占11.10%),青光眼(443人,占10.40%),翼狀胬肉(175人,占4.11%),角膜病(154人,占3.60%)和其他疾病(包括外傷、陳舊性色素膜炎、上瞼下垂、高度近視等21人,占0.49%)。白內障患者中,輕度白內障(矯正視力≥0.5)中手術率為11.90%,中度白內障(矯正視力0.3~<0.5)手術率為12.83%,重度白內障(矯正視力<0.3)患者手術率為23.87%。該鎮60歲及以上人群中,單眼盲、單眼低力的患病率分別為2.79%、7.74%,雙眼盲、雙眼低視力的患病率分別為1.87%和5.99%。 結論 現階段白內障仍為上海市崇明區60歲及以上人群視力損害的首要眼病。尤其在影響生活自理的重度白內障患眼,手術率仍舊較低,需各級政府重視,醫療工作者加強患者宣教力度,使患者及時得到篩查和治療,大幅降低崇明地區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人口。
[關鍵詞] 低視力;白內障;患病率調查
[中圖分類號] R7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8)06(c)-010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visual impairment and cataract surgical rate of elder people aged≥60 i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for evaluating the blindness and low vision status and the efficacy of the prevention blindness program in this district. Methods By ophthalmic screening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ing, people aged 60 years old or more were selected for the study in Shuxin Tow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from October 2016 to December 2017. Results In this study, 6016 notifications were distributed to people in 20 villages of Shuxin Town and actually 4260 cases (70.81% of people aged 60 years old or more) participated in the screening. The common oculopathy affecting vision were cataract (2182 cases, 51.22%), retinopathy(473 cases,11.10%), glaucoma (443 cases, 10.40%), pterygium (175 cases, 4.11%), keratonosus (154 cases, 3.60%) and the other diseases (including injury, old uveitis, ptosis and high myopia,21 cases, 0.49%). The surgical rate in mild cataract (corrected vision≥0.5) was 11.90%, moderate cataract (0.3≤ corrected vision﹤0.5) was 12.83% and severe cataract (corrected vision﹤ 0.3) was 23.87%. In this town, among all the individiuals aged≥60, the rate of monocular blindness and low vision was 2.79%,7.74% respectively, and the rate of bilateral blindness and low vision was 1.87%, 5.9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t the current stage, cataract was still the primary oculopathy which impairs the vision of people aged 60 years old or more i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Particularly, the surgical rate was still very low in severe cataract that affects normal life. All the governm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and the medical work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among patients in order to screen and treat them timely, and consequently, the population of people who are reduced to poverty due to diseases can drop dramatically.
[Key words] Low vision; Cataract; Prevalence study
我國是低視力高發的國家。按照世界衛生組織1972年制訂的標準,2006年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表明,我國低視力人口(包括盲人)高達1233萬之多[1]。目前,我國每年新出現盲人大約45萬,低視力135萬,即約每分鐘就會出現1個盲人,3個低視力患者。崇明島自2016年7月正式撤縣設區,作為上海市新設立的區,60歲及以上人群占常住人口的比重達到25.44%,比聯合國10%的標準高出15.44個百分點,全區人口平均壽命達到了80.26歲,高出全國平均水平8.26歲[2],為全國第一個“長壽之島”。因此,崇明地區顯然成為上海老齡化社會的一個典型縮影。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選取崇明區豎新鎮為代表,對60歲及以上人群視力損害情況進行篩查,旨在了解崇明區60歲及以上人群視力損害現狀,為今后制訂本地區個性化的老年人(中華醫學會20世紀80年代確定我國的老年人標準為60歲)[3]眼病防盲措施奠定基礎。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調查地點為上海市崇明區豎新鎮,調查對象為以戶籍為依據的60歲及以上人群。2016年豎新鎮戶籍人口約39 548萬人,該地區≥60歲人群占總人口15.21%,共6016人。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向該鎮20個村委會≥60歲人群總共發放篩查通知6016份。
1.2 方法
1.2.1 確定目標人群后,通過豎新鎮衛生服務中心與當地村委會聯系,制訂調查時間表。調查地點設在豎新鎮老年人活動中心,由新華醫院崇明分院眼科醫師、經過培訓的視光學醫師、社區防保醫師組成視力普查小組,各村委會配合通知調查對象前來檢查。
1.2.2 問卷調查調查者在簽署受檢者書面知情同意書后才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一般資料及全身病史,既往眼病診斷和治療史。
1.2.3 眼科檢查采用Snellen視力表檢查日常生活視力(若受檢者未配戴遠用矯正眼鏡,則檢查裸眼視力。若受檢者已配戴遠用矯正眼鏡并經常戴用,則請受檢者戴鏡后檢查視力)。若日常生活視力<0.8,則采用自動驗光儀進行驗光和檢查矯正視力。裂隙燈以及直接眼底鏡檢查眼前節以及眼底。檢查見晶狀體混濁,包括空泡、水裂、板層分離、輪幅狀混濁、楔形混濁、核混濁及后囊膜下混濁等即診斷為白內障,不包括少數對視力無影響的點狀混濁。無論受檢者的雙眼或單眼診斷為白內障,均計為白內障患者[4]。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新的白內障分級系統對白內障進行分級,矯正視力≥0.5為輕度白內障,矯正視力0.3~<0.5為中度白內障,視力<0.3為重度白內障。對于影響日常生活的白內障患者給予書面通知,分批預約至新華醫院崇明分院眼科做進一步的術前檢查,以決定行白內障超聲乳化及人工晶體植入手術。
1.2.4 盲和低視力分級標準,采用1972年WHO視力損傷標準,以矯正視力為標準:較好眼視力<0.05,為雙眼盲;一眼視力<0.05,另一眼視力≥0.3,為單眼盲;雙眼視力都在0.05~<0.3,為雙眼低視力;一眼視力0.05~<0.3,但另一眼視力≥0.3,為單眼低視力。
1.2.5 質量控制,①調查前開展人員強化培訓:②病因確立:由眼科醫師結合病史確定引起視力損害的主要原因,如不能現場確診的,轉至新華醫院崇明分院眼科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③由新華醫院崇明分院眼科醫生和區殘聯辦相關專家共同指導與督察。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視力損害病因分布
向豎新鎮20個村≥60歲人群發放篩查通知6016份,實際前來篩查人數為4260人,占該鎮≥60歲人群的70.81%。最常見影響視力的眼病依次為白內障(2182例,占51.22%),視網膜病變(473例,占11.10%),青光眼(443例,占10.40%),翼狀胬肉(175例,占4.11%)角膜病(154例,占3.60%)、其他病(包括外傷、陳舊性色素膜炎、上瞼下垂、高度近視等21例,占比0.49%)。導致低視力和盲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白內障。見表1。
2.2 白內障手術率分布
白內障患者中,輕度白內障患者手術率為11.90%(787/2182),中度白內障患者手術率為12.83%(797/2182),重度白內障患者手術率為23.87%(598/2182)。見表2。
2.3 低視力及盲的年齡與性別分布
該鎮≥60歲人群中,單眼低視力患者330例(7.74%),雙眼低視力患者255例(5.99%),單眼盲患者118例(2.79%),雙眼盲患者80例(1.87%)。在各類視力損害狀況中男女患病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3。
3 討論
本調查研究顯示,上海市崇明區豎新鎮≥60歲老年人群雙眼盲和雙眼低視力患病率分別為1.87%和5.99%,而上海市淮海社區≥60歲人群雙眼盲和雙眼低視力患病率分別為0.49%和1.65%[5];上海甘泉社區≥60歲人群雙眼盲和雙眼低視力患病率分別為0.67%和9.37%[6]。毗鄰崇明的江蘇省南通市新城橋街道≥60歲人群雙眼盲和雙眼低視力患病率分別1.35%和1.84%[7]。本次調查的上海市崇明區豎新鎮雙眼盲患病率和低視力患病率基本上要高于以上這些地區。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崇明地區與上海市區及周邊城市經濟地位和醫療水平存在客觀上的差異,另一方面崇明地區以農村人口為主,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自我保健意識比較差,對于疾病本身不夠重視,致盲致殘眼病控制不及時。崇明島是全國著名的“長壽島”,全區人口平均壽命達到了80.26歲[8],老齡化人口逐年增多,老年性眼病患病率也相應增多。所以當地政府有必要加強對這部分老年人的眼保健工作的開展。
本調查研究顯示在引起崇明區豎新鎮≥60歲人群視力損害的原因中白內障是首要因素,這和全國其他調查研究相一致,患病率為51.22%[9-10,16],略低于全國白內障患病率56.70%[11]。本次調查60~70歲人群白內障的患病率為50.3%,70~80歲人群白內障的患病率為53.13%,8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53.44%。這與權彥龍等[12]、田芳等[13]和劉春玲等[14]的調查結果趨勢不一致,其一可能是調查標準不同,本次調查的人群中被診斷為白內障的患者,不僅是年齡相關性白內障,還包括糖尿病性白內障,外傷性白內障,并發性白內障等所有白內障患者;其二可能是各調查檢查方法不同是導致差異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三可能是地區差別、樣本量及抽樣方法的不一致造成的差異。
本次調查發現崇明地區白內障患者的手術率明顯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是重度白內障患者,手術率僅為23.9%,而全國平均水平為35.7%[15]。究其原因,部分白內障患者在單眼盲的狀態下,日常生活無明顯影響,因擔心治療費用和手術并發癥,對于手術有抵觸情緒,不尋求甚至拒絕積極治療,導致這部分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手術治療。所以,加強對老年人的眼科宣教工作意義重大,使其了解單眼盲不能形成良好的立體視覺,在日常生活中影響視覺質量,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并且白內障如不及時手術還可能誘發青光眼等嚴重并發癥。其次部分患者全身情況比較差,不能耐受白內障手術,對于這些患者我們應該積極請內科醫生協助診治,盡量爭取可手術的患者給予手術治療。
雖然崇明地區加強了防盲復明工作的開展,部分白內障盲患者得到了手術復明,但是防盲復明是一個長期的任務,涉及到民生,僅僅依靠一些項目來解決崇明地區的白內障盲是不夠的,應充分發揮各級醫院及醫療機構的作用,來應對老齡化增加導致的白內障盲人不斷增加的挑戰。
本調查研究還顯示視網膜疾病已經在本地區成為≥60歲人群視力損害的第二大原因。其中老年性黃斑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也將像發達地區成為主要的致盲原因。而這些疾病一旦發生將無法治愈,所以應當重視這些疾病,做到早篩查,早診斷,早預防,早治療,降低因這些疾病的致盲率[16]。
[參考文獻]
[1] 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領導小組.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6,12(12):1013-1013
[2] 王建平.上海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3] 張建,華琦.中國老齡化的特征發展趨勢與對策[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0,15(1):79-80.
[4] 趙家良,睢瑞芳,賈麗君,等.北京市順義區白內障患病和手術狀況的調查[J].中華眼科雜志,2001,37(1):3-8.
[5] 沈斌,朱劍鋒,徐楓.上海市淮海社區老年人盲和低視力及白內障復明手術效果調查[J].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13,35(1):66-69.
[6] 黃燕,孫嘉禧,龔程.上海市甘泉社區60歲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視力現況調查[J].上海預防醫學,2014(6):298-300.
[7] 李琳,管懷進,周激波.南通市新城橋街道60歲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視力的現況調查[J].中華眼科雜志,2006,42 (9):802-807.
[8] 朱友昌.崇明縣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匯編[M].上海:上海市崇明縣人口普查辦公室,2010.
[9] 吳敏,朱明.昆明市老年人盲和低視力患病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眼科新進展,2009,29(8):717-619.
[10] 蔡寧,陳苗苗,袁援生,等.云南省瀘西縣白內障患病率及手術覆蓋率調查[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3,34(5):74-78.
[11] 趙家良.防盲致盲依然是我國眼科界面臨的巨大挑戰[J].中華眼科雜志,2009,45:769-771.
[12] 權彥龍,楊建剛,任百超.陜西省洋縣白內障的流行病學調查[J].國際眼科雜志,2006,6(6):1464-1467.
[13] 田芳,任百超,何媛,等.陜西省農村50歲及以上人群白內障流行病學調查[J].國際眼科雜志,2014,14(4):629-632.
[14] 劉春玲,侯川,劉誼,等.成都城鄉老年性白內障的流行病學調查[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02,33(2):256-258.
[15] Zhao JL,Ellwein LB,Cui H,et al. Prevalence of vision impairment in older adults in rural China:the China Nine-Province Survey [J]. Ophthalmology,2010,117(3):409.
[16] 齊慧,楊琛,陳華,等.浦東新區陸家嘴街道60歲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視力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0,14(8):74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