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之靈,水之韻
古人說:“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細繩輕輕滑過樹的肌膚,如和風,似細雨,一下一下地摩擦著對它不屑一顧的樹。終于伴著樹悲哀的一聲長嘆,繩鋸斷了樹。柔水慢慢落在石的頭頂,像牛毛,像樹葉,一滴一滴地侵蝕著石的骨頭,隨著石蒼涼的一聲低吟,水終于滴穿了石。是繩的靈魂和信仰戰勝了樹,是水的韻味和堅持打敗了石。繩有繩靈,水有水韻,這便是柔和的力量。
大音稀聲。自然以沉默告知我們柔和的力量。但是,柔和的力量豈止匯聚于自然的一草一木。繩之靈,水之韻,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什么是柔和的力量。
婉約宗師李清照
是她將詞的柔和之美推至至高的境界,是她在中國文學史上寫就了燦爛的華章,是她使齊魯大地多了一位靈秀才女。她寫獨居深閨的寂寞,“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是啊,“此情無計可消除”。“庭院深深深幾許”,她似在向人們娓娓傾訴著什么。李清照有過一段快樂的時光,她曾駕著小船,在荷花深處飲酒,直至深夜才想到回家,以至“沉醉不知歸路”,“驚起一灘鷗鷺”。比起這段快樂時光來,她的后半生真如從天堂一下子跌入了地獄。她“尋尋覓覓”,生活“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她感慨自己如滿地黃花,凋零了青春。但是,不論是喜是悲,她都用至柔至美的詞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她的詞給我們以心靈的洗滌和升華,這便是柔和的力量。
杏花春雨江南
江南——一個詩一樣的名字,一個詩一樣的地方。“執玉扇躑躅杏花江南”便是最典型的江南景色。江南是水做的,自然有水的清靈,有水的柔美。江南孕育了最美的女子,江南生長了最多的文人。江南,一個飽含著深情的地方,既有水的柔情,也有風的嫵媚。二胡的悠悠韻味帶著清新脫俗飄蕩在江南的上空,訴說著江南的古今。江南,用她的柔和帶給了這片水鄉永遠的靈氣,這便是柔和的力量。
靈繩韻水、婉約宗師、杏花江南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詮釋著柔和的力量,它們如短笛的清音,滲入我的心中,點點滴滴都是美的。
【評點】
本文的突出特點有:一是聯想自然到位,想象獨特。作者用三幅畫面,以及富有詩意的語言,將“柔和”的底色和力量用獨出心裁的想象加以縫合,鋪就了一幅以“柔和”為基調,以江南為背景,以李清照為主體人物的山水風情人物畫。情景相合,意境相疊,韻味悠長。二是板塊式結構,場景式組合的結構模式。“人”“物”“景”三者相融相合,細膩而又有層次,非常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