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穎
她是特意坐到了離我最近的位子吧?
聽課過程中,我偶一回頭,就瞥見她潤澤含笑的眼。
聽課結束,我剛一轉身,就迎來她溫暖和煦的臉。別的老師陸續離開座位,走向視頻教室門外。她也已從座位上起身,卻不急著離開,笑意盈盈地站著,距我不足一米。
“王老師,謝謝您!”
她突如其來的感謝,讓我一頭霧水。來這所學校聽課,已有十余回;這位語文老師,見過不止一次。然而,我既沒聽過她的課,也與她并無交集,且根本不知道她的名字,她緣何謝我?
“我們班那個孩子的家長,讓我轉達對您的謝意,也感謝您對我工作的支持。一直想當面道謝,今天終于有機會了。”
說這話時,她聲調不高,微笑隱去,從心底浮出的真誠,洋溢到臉上,有如浮動的暗香。記憶中沉睡的一個細節,被面對她的這個瞬間喚醒。
幾月前的一天,幾個微信好友在朋友圈轉發了同一條籌款鏈接。一個九歲男孩兒的父親患了絕癥,昂貴的治療費讓本不富裕的家庭負債累累。幾個好友,都是這所學校的老師,也是她的同事。常見類似的籌款消息,驗證無誤后,也常點開捐出一點兒心意。許許多多人的心意聚在一起,于那昂貴的治療費來說,也不過是杯水車薪。但那畢竟是一絲希望,飽浸著塵世的關切,多少能給絕望的清寒之家注入一縷暖意。我和一個轉發鏈接的老師交流后,確認了消息屬實,并得知患病父親是他們學校一位家長,那個九歲男孩兒在他們學校讀四年級。男孩兒的班主任,除了帶頭捐款,還請同事朋友和其他家長幫忙轉發鏈接,給男孩兒父親籌款。交流結束,我發了個紅包過去,請那老師轉發給孩子班主任。第二天就收到微信回復,說班主任已收到且將我的心意轉達,并轉達了班主任和家長對我的謝意。
原來,站在我面前道謝的這位老師,正是九歲男孩兒的班主任。
我問男孩兒父親的病情是否有所好轉,她的神色變得黯然,聲調變得更低,話語中流露著憐惜和無能為力:“情況不好。孩子還這么小,真讓人心疼……”
“王老師,再次感謝您!我先回去上課了。”
看著她的背影,生活中的一些人,風一樣在意念中閃過。某個瞬間,他們呼嘯而來,為一己之事求助于你,那謙卑虔敬之態,讓你連婉拒的心也難起。也不是什么大忙,于你又恰是舉手之勞,于是熱心出手,即使正處于百忙之中。事情解決后,他們絕塵而去,從此難見蹤影。人海中再邂逅,那淡然冷漠之姿,仿佛從不曾與你相識。
【素材解讀】
遇病痛貧困而生慈悲,為助他人求助而知感恩——這位語文老師,教書育人本足以讓人敬佩,但一顆溫良清香的富貴心卻更豐茂動人。富貴的心樹結出的種子,落入九歲男孩兒的心田,也落入更多人的心田。一些富貴的芽兒,或許就發出來,并且舒展成慈悲的干,溫暖的枝,感恩的種子,結出一顆顆富貴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