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紅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本適合親子共讀的書:《童年的樂章》。
這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作者“花美書屋”是一個聯合筆名,“花”代表媽媽努力綻放光彩,“美”代表妹妹追求美,“書”代表哥哥好好讀書,“屋”代表爸爸為大家遮風擋雨。
作者以真實生活為藍本,記述了一家四口平凡而有趣的故事。哥哥苗小雷從小就很有口才,并富有想象力;妹妹苗小美天真可愛。他們每天向媽媽投稿,以自己童真的言語,為大家呈現了他們的童年,以及成長經歷。
小美歪著頭,噘著小嘴,俏皮的小模樣:“每天練琴多累啊!還是當小說家好!”
媽媽:“你決定當小說家了?”
她點點頭:“我本來就是小說家呀!”小美傲氣地昂起頭說:“你想想,說家,就是會說的人嘛……我從小就愛說,我是小孩,所以,叫小‘說家。”
媽媽:“對呀,你會說,我才愛記錄,將來我們寫書,書名就叫《從小‘說家到‘小說家》……”
有趣的言語、平凡的故事,瞬間拉近了作者與讀者的距離,我的女兒淇同學一下子跟同齡的小美成了“知己”。
書中還蘊含了很多父母與孩子的互動,以及父母引導孩子從小“說家”向“小說”家轉變的秘訣。細細品讀,淇同學發現了很多寫作竅門兒,我也學到了很多為人父母之道。
我邊看粉紙(小美每天用粉色的紙提交日記)邊說:“嗯!分段了,很好!你以前的作文看上去都像大餅一張,不分段落!我們去看千垛油菜花,連油菜花都知道分成一垛一垛的才雅致美觀,作文也一樣,好嗎?”
“考試就像你去旅行,到一個地方看一場風景,也可能是驚喜,也可能是失望,都沒關系!到景點之前,不必想太多,那兒的風景不會因你的想法而改變,所以,放松下來吧!”
“日記”是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媽媽為了記錄兩個孩子的成長,堅持手寫日記八年。而我跟淇同學一起寫日記,算算時間也才一年,對比下來,我十分佩服花美媽媽的毅力。而且,雖然每天早晨我會早起半小時,用電腦打出淇同學前一天寫好的日記,但有時她的文字里錯誤多了,或她以一篇流水賬應付差事,我在給她旁批時,語氣里不自覺地就流露出不滿的情緒來。花美媽媽卻不同,她總是充滿耐心,與孩子們“斗智斗勇”的同時,不吝贊美,積極引導,這永遠值得我學習。
書中讓我和淇同學感動的,還有他們一家人之間的情感。
花美爸爸在外地創業,與妻子兒女分居兩地,時空卻無法隔斷他們的情感。爸爸媽媽不變的愛是孩子幸福生活的源泉,在有愛的家庭氛圍中,孩子也會充滿愛心,寬容豁達。當兄妹倆鬧矛盾,媽媽批評“過錯方”時,他們都會及時站出來維護“過錯方”,給對方說好話求情。就連姥姥給他們照歪了相,哥哥也是趕緊說:“姥姥照相水平很高,不是照歪了,是我們站歪了!”
花美媽媽的文筆優雅雋永,清麗的文字宛如涓涓細流,溫潤著我們母女的心。我們交換著看對方畫的句子,一如我們平時交換著看對方的日記。
希望你們也能讀一讀《童年的樂章》,聆聽一家人的幸福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