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怡
“寶貝,媽媽又領到一張稿費單啦!你知道嗎?編輯告訴我,這次稿費有900元喲!”一天,“投稿達人”媽媽舉著稿費單,興高采烈地沖到我面前,讓我羨慕不已。
我仔細看了好幾遍稿費單,納悶地問媽媽:“咦?稿費單上只有880元,怎么少了20元呢?是不是發錯了啊?”
“對啊!你不說我還真沒注意。我來問問是怎么一回事。”于是,媽媽連忙跟編輯微信詢問了一番。
原來,媽媽的稿費超過了800元,超出的部分需要交稅,900元是稅前的稿費,880元是交稅后實發的稿費。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交稅”一說。稅是怎么收取的?為什么我們要交稅呢?我們交的稅會用到哪呢?……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心中。
最近,為了宣傳依法治稅和誠信納稅,鼓勵青少年學習、了解稅法,理解稅務人的工作,我們學校與稅務局開展了“稅法稅收進校園”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心中的疑惑被一一解開了。
“開胃”的稅收小課堂
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我們來到了辦稅服務廳。早早等候著的叔叔阿姨,已經為我們精心設計了一堂有趣的稅收小講座。
叔叔阿姨首先解開的是我心中的第一個疑問:什么是稅收?
稅收是指國家為了滿足社會公共的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和程序,強制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特定分配方式,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
接著,叔叔阿姨將稅收比作一個家族,把各個稅種比作家族成員,為我們呈現了有趣的“族譜”。
而且,不同稅種所對應的起征點和稅率也不同。就拿媽媽上次的稿酬來說吧。
每次的稿酬不超過4000元:
應納稅額=(每次收入額-800)×20%
計算下來,媽媽應交的稅是20元,所以實際稿費為880元。原來雜志社的編輯沒有給媽媽發錯稿費呢!
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查一下不同稅種的相應起征點、稅率和計算方式,然后完成叔叔阿姨給我們出的小考題喲!
如果一個人的稿費是2000元,他應該交多少稅呢?
如果一個人的稿費是4800元,他應該交多少稅呢?
經過叔叔阿姨們的講解,我們才發現,原來稅收這么復雜!
稅收去哪兒了
了解完稅收的基本知識,咱們接著去解答第二個問題:稅收被用到哪里去了?
小伙伴們,你們知道嗎?稅收與我們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
稅收主要用于國防和軍隊建設、道路交通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科學研究、醫療衛生防疫、文化教育、救災賑濟、環境保護等領域。
原來,我們所享受的整潔的環境、便利的交通、完善的醫療服務、普及的義務教育……這些都離不開稅收的支持。
叔叔阿姨告訴我們,稅收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通俗地說,稅收就是國家“聚眾人之財,辦眾人之事”。如果沒人納稅,大家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每個公民都應履行自己的納稅義務。
樹立誠信納稅的意識
這時,一個大哥哥來到了我們身邊,給我們講了一個他曾經遇到的真實的故事。
我的姨夫也是稅務工作人員。記得小時候,有次我去找姨夫,遠遠地就看到一個老人,吃力地用手推動著自己的輪椅,慢慢往稅務大廳走。姨夫和幾個值班的工作人員立馬上前,把老人推到了稅務大廳里。只見他從輪椅下面拿出一疊資料說道:“不好意思,這次晚了,實在抱歉,抱歉……”
后來,姨夫才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個月都會準時來交稅,沒有一次落下過。那時的我還是個孩子,并不知道納稅的重要性,并不覺得老人的做法有多么了不起。現在回想起來,我才覺得老人的行為是真的很令人敬佩。
哥哥還告訴我們,當今社會還存在一些偷稅、漏稅等不誠信的行為,所以,能依法納稅的人更值得敬佩。我們也覺得老爺爺的做法很對,我們也要向他學習,誠信納稅。
最后,我們跟叔叔阿姨一起,在“點亮夢想 稅收同行”的橫幅上簽下了我們的名字,立志從自身做起,依法納稅,誠信納稅!更相信,只要人人都自覺地納稅,我們的國家、生活一定會變得更加繁榮美麗。
(編輯:司亞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