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隆



說到張儀,這里又不得不提起蘇秦。
張儀是魏國人,曾和蘇秦一起師從鬼谷子先生,學習游說之術。拜別老師后,他們各自都走上了游說諸侯之路。
后來,張儀得知蘇秦在趙國有了威望,便想去投靠他。結果蘇秦不僅對張儀不理不睬,招待張儀的時候也只是用給下人吃的飯菜,還當眾羞辱張儀。張儀很氣憤,想到各諸侯國中只有秦國才能威脅到趙國,便前往秦國。
張儀離去后,蘇秦派人一路上資助張儀到達秦國,并且幫他見到秦惠王。后來,張儀得到了秦惠王的賞識,還被拜為客卿。這時,幫助張儀的人才告訴張儀真相:原來,蘇秦認為張儀才能在自己之上,擔心張儀在趙國因為一點小利就滿足,不能成就大的功業,所以故意羞辱他,激發他的斗志。得知真相的張儀表示:只要蘇秦在趙國當權,我張儀決不會攻趙。
蘇秦夸張儀,絕不是恭維。蘇秦有聯合六國的“合縱”之策,張儀就為秦國想出了“連橫”策略,多次前往各諸侯國游說,以瓦解六國的聯盟。
有人認為,張儀在外交場上時常運用欺騙伎倆,為人所不齒;也有人認為,他的所作所為很好地詮釋了“兵不厭詐”的真諦。不管怎樣,從秦國的角度來說,張儀是一個非常杰出的外交家和謀略家,在秦惠王當政時期,他不僅使秦國在外交上連連取勝,而且幫助秦國開拓了疆土,為秦國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編輯:程 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