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賢科
(貴陽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貴州貴陽 550000)
當前,在公路工程、鐵路工程等項目建設中,存在很多邊坡災害,比如滑坡、崩塌等等。如果不能結合邊坡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加固防護措施,則會影響邊坡結構安全,必須采用相應的分析軟件對邊坡結構穩定性進行計算分析,根據計算結果對邊坡穩定性進行綜合評價,為項目建設提供依據。
通過對巖質邊坡失穩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影響邊坡結構穩定性的因素包括巖層特性、突發地震、巖石種類、施工干擾、邊坡型式、降雨等,如圖1所示。如果巖質邊坡受到自然風化,大量降雨滲入地層中,或者局部地下水上升,就會導致地質斷層力學性能降低,影響邊坡抗滑能力。另外,在降雨地表水流動以及施工開挖的影響下,邊坡下滑力逐漸增加。上述影響因素都會造成局部滑塊邊界的力學性能降低,導致邊坡穩定性降低,進而造成滑坡地質災害。
某高速公路A3合同施工路段為K28+450~K280+650段,該施工路段為侵蝕剝蝕丘陵地貌,區域地質結構復雜,在強降雨的影響下,容易發生滑坡、崩塌以及洪澇等地質災害。另外,在該施工區域由于受到開挖施工因素的影響,原有的坡面結構受到破壞,形成高陡巖質邊坡,自然植被以及地質環境均受到破壞。另外,山體中巖土的原有節理走向也被切斷,導致開挖后的坡面土體裸露或者臨空,應力平衡受到破壞,在雨水滲入、沖刷以及風蝕等因素的影響下,就會造成高陡巖質邊坡發生沉降變形,同時還會增加邊坡滑移、表面剝落等地質災害的發生率。

圖1 影響邊坡穩定的主要因素
通過現場調查可知,該高陡邊坡場地地貌類型單一,地層界線清晰度比較高,巖土工程地質條件良好,不存在斷裂構造以及褶皺構造發育。在施工場地的南段位置有1條破碎帶F1,產狀為340∠75°,F1與人工邊坡斜交,對于邊坡穩定性的影響較小。但施工場地表層第四系覆蓋層的厚度較大,自然邊坡坡度較大,并且人工開挖所形成的邊坡陡峭,坡面上存在裂縫。在暴雨季節,地表水徑流量增加,雨水對坡面造成沖刷,對于穩定性比較差的坡體會形成動水壓力、靜水壓力等,坡面裂隙以及坡體結構的充填物在雨水因素的影響下,抗剪能力降低,導致穩定巖體和不穩定巖體之間的側向摩擦力降低,不穩定巖體的穩定性越來越差。嚴重影響土體結構抗剪強度,甚至引發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對此,需要采用相應的穩定性分析并提出治理方案。
4.2.1 計算模型概化
綜合考慮工程地質條件、滑坡特征等因素,將滑坡分為以下幾種工況條件:①滑坡體為殘坡積砂質粘性土,滑床為中風化花崗巖、碎塊狀強風化花崗巖;②滑面為圓弧滑動面,滑面傾向與坡面傾斜相同;③在具體的計算分析過程中,正常工況邊坡處于天然狀態下,而非正常工況邊坡中的非正常因素指的是暴雨、強降雨。
4.2.2 土體試驗成果分析與計算參數的選用
根據原位測試以及室內土工試驗,現場土體物理學參數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采用上海華巖巖土工程勘察軟件,同時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范》(DGJ08~2012)中的要求進行分層樹理統計,對于異常數據,直接剔除,根據統計分析,指標變異系數在0.002~0.223之間。在地質邊坡滑坡因素的影響下,土體結構受到破壞,巖體特征計算數據可靠。

表1 不同工況下邊坡巖土體的物理力學參數
綜合考慮高陡巖質邊坡場地的地形特征、鉆孔勘察結果,在剖面計算時,選用與公路工程垂直的2~2'、3~3'剖面以及近似滑體主滑向的4~4'最不利剖面。綜合考慮滑坡滑面特征以及前、后緣分布情況,采用類比法、理正巖土軟件進行分析計算。滑坡剩余下滑力按力學傳遞系數法計算值為0時的最不利滑動面來確定。考慮最不利情況下的正常與非正常工況,根據計算參數和圖2~圖3的力學計算簡圖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圖2 正常工況下主動方向4~4’剖面滑坡穩定性計算簡圖

圖3 非正常工況下主動方向4-4’剖面滑坡穩定性計算簡圖
根據《公路工程路基設計規范》(JTGD30~2014)中的相關規定,當處于正常工況時,邊坡穩定性安全系數應選擇1.20~1.30,而在非正常工況下,邊坡穩定性安全系數應選擇1.10~1.20。
根據計算分析,當4~4'剖面處于正常工況時,安全系數Fs=1.106,滑坡穩定性較差,該滑坡與道路工程斜交,滑坡向公路滑動的可能性較低。另外,在非正常工況下,滑坡安全系數Fs=0.749,滑坡結構穩定性較差,另外,2~2'滑坡面和3~3'滑坡面向公路方向滑動的安全系數Fs=0.969~0.983,邊坡結構穩定性比較差,容易向公路發生滑動。

表2 滑坡穩定性計算成果
對于高陡邊坡穩定性評價,可以分為兩種評價模式,即傳統評價模式和現代評價模式兩種。而現代評價模式是邊坡穩定性評價的重要發展方向,評價指標體系比較全面,在評價過程中,要求采用定性指標定量化評價,通過應用計算機軟件進行指標計算。在現代評價模式的實際應用中,要求排除主觀因素,提升評價結果的科學性。
由于在現代評價模式的應用中,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影響因素,規模比較大,因此對于評價工作的要求也比較高,必須克服主觀影響因素以及片面性,保證現代評價工作的規范性。由于評價對象的復雜程度比較高,因此,不僅需要綜合考慮結構化、定量化因素,同時還應該考慮各項模糊的、半結構、灰色性的影響因素,在此過程中,就形成了多種全新的綜合評價方式。評價流程一般可以分為明確評價對象、確定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數學模型、評價結果分析等多個環節。
通常情況下,在進行邊坡穩定性評價過程中,需要確定重要參數權重系數,一般可采用模糊數學理論,在確定權重系數后,再采用綜合評價方法,構建評判模型,最后,對某一個或者多個工程實例進行評價分析,并得出評價結果,以此為依據指導工程實踐。
本文對某高速公路施工路段高陡邊坡穩定性進行分析,該施工路段垂直于山坡軸向位置,公路兩側為人工開挖所形成的邊坡,左側為丘陵地形,起伏較大,自然地形的坡度在35~45°之間,路塹邊坡高陡。另外,在坡腳前緣位置進行開挖施工,原有的土體結構受到破壞,應力平衡穩定性較差,并且形成臨空面,這樣就會影響邊坡穩定。該施工區域為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降雨量比較大,存在潛在的滑坡地質,如果不能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理方案,就會造成滑坡地段發展,甚至導致滑坡整體滑動、洪澇災害、崩塌災害等等。對此,在該高陡巖質邊坡治理過程中,應注意提升坡面穩定性,保證公路工程運行安全。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結合工程實例,對高陡邊坡的穩定性分析方法以及評價模式進行了詳細探究。現如今,現代評價模式發展迅速,在對高陡邊坡進行穩定性分析時,需要綜合考慮多項影響因素,并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保證高陡邊坡穩定性分析的科學性,然后以此為依據進行評價分析,為高陡巖質邊坡治理提供可靠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