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文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學科帶頭人傅君芬教授牽頭完成的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預警及防治技術研究,創新性地提出腰圍和身高的比值能更好地評估兒童中心型肥胖,率先建立了我國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和診治規范。近日,該成果獲得2017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據介紹,我國兒童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已達20%.且兒童肥胖有70%—80%可延續至成年。因此,對兒童青少年肥胖早期識別并干預,對成年期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至關重要。但是,我國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發病機制不明確,診斷標準缺乏,為防治帶來困難。傅君芬團隊圍繞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開展長達10余年的系列研究,對22197名6歲到16歲的中小學生進行體格指數的流行病學調查,在建立腰圍百分位數據庫和血脂分布圖的基礎上,創新性地提出腰圍和身高的比值能更好地評估兒童中心型肥胖,并論證了腰圍/身高界值對代謝綜合征及組分異常風險的預報能力,率先建立了我國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和診治規范。具體來說,對男孩而言,6歲到16歲期間,腰圍和身高的比值若大于等于0.48;對女孩來說,6歲到10歲期間,腰圍身高比值大于等于0.48,10歲到16歲期間這個比值大于等于0.46.就屬于兒童代謝綜合征高危人群。
傅君芬還提醒,腰圍不是腹部最細的那一圈,而是肚臍以下1厘米處這一圈。據悉,該成果已向國內近百家醫院推廣,對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的早期檢出、早期干預和規范診治水平,有效減少成人期心血管病發病數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