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標
健康長壽是每一個時代人類共同的追求。在古代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很重視運動養生。運動養生的出現與發展歷程、古人的養生方法,以及運動養生發展過程中受哪些因素影響,對我們今天運動養生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先秦時期 《莊子·刻意》中提到:“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從文中可以看出,莊子將“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看作是導引。從而看出運動養生在先秦時期已經有了雛形。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社會動蕩不安,玄學、道教、佛教的興盛,使得當時的養生術出現了畸形的發展。在養生方法上偏重于神丹妙藥,忽視了身體運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養生理論與方法,如葛洪在《抱樸子》提到“龍導、虎引、龜咽、燕飛、蛇屈、猿踞、兔驚、天俯地仰”,說明葛洪對當時的導引術有一定的研究。又如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提到:“人食畢當行步躊躇,有所修為為快也。故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勞動數故也。”由此可見,當時對養生研究的還大有人在,所以,養生才得以流傳下來。
明清時期
明清兩代,太極拳得到了較大的發展。陳王廷最大的成就是創編了太極拳。太極拳取名來源于宋代哲學的《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明代的內家拳主練氣,以靜為主;外家拳主練力,以動為主。太極拳吸取內外家拳術的精華,剛柔相濟,動靜結合,“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所以稱之為太極拳。太極拳創編的目的是延年益壽,如“詳推此意終何在,延年益壽不老春”。但是他的套路動作還是以擊技為主。
把太極拳進一步改編,去掉其技擊成分,使它成為強身保健的拳術,并且加以推廣傳播的,是道光/咸豐年間河北省永年縣人楊露禪。楊露禪出身貧寒,小時候就賣身給給陳德瑚家為奴仆,并從陳家學到拳術。拳術學成后,到北京以教拳為生。他所教的對象大多是王公貴族,因而比較注重于健身。
古人推崇的兩種運動養生方法
我國古代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運動養生術,思想和方法也不一樣??傮w概括有散步、登山、還有保健體操(導引、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等。
散步是一種簡便易行、老少皆宜的一種運動養生方法?!饵S帝內經》就曾提及“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漢唐時的不少養生著作中,都把散步作為一種養生手段。隋唐時興盛起來的元宵夜游觀燈也是一種散步活動,明清以后它發展、演變為一種“走百病”的風俗。每年元宵節之夜,姑娘媳婦、大娘大嫂們相約結伴上街,一人持香在前引路,眾人跟在后面,遇橋過橋,叫做“度厄”,男人們遠遠看見煙火就會避開。據說這樣一走,可以整年不病,逢兇化吉。這種想法固然可笑,但這種活動本身卻對健康大有益處。
登山在我國古代也作為一種運動養生的手段??鬃邮俏覈鴼v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而《孟子·萬章章句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反映了孔子的體育運動中就有登山。而在我國古代記載關于登山的詩句更是數不勝數。如蘇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钡巧郊饶苠憻捝眢w又能接近自然,陶冶情操,所以古人將登山作為一種運動養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