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戀香 周紅萍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對高校體育社團服務社區體育的現狀進行研究與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高校體育社團人力資源豐富,社區體育場地設施健全,社區體育發展需要學生的指導,因此,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已成為必然趨勢。但當下高校體育社團社會服務意識淡薄,聯系渠道匱乏,人才資源浪費等問題。提出:高校體育社團服務方式與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相結合,在社區建立實習基地,增強大學生服務社區體育的能力等措施。
關鍵詞:高校體育社團;社區體育;購買服務
1、前言
高校體育社團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的核心力量,社區體育作為區域性的群眾體育,是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動力源泉,將高校體育社團與社區緊密結合,是促進社區體育發展的關鍵,更是落實國家各項體育政策的科學舉措。2017年3月2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1],該規劃指出:在體育基本公共服務建設工程中,相關部門應大力支持公共體育場所的建設,充分利用每一塊廣場、綠地等公共場所進行設施利用和改造,培養大批體育工作者積極參與公共體育服務,推動人民群眾走向全民健身的熱潮,不斷改善公共體育服務質量和設施條件,為廣大人民群眾的體育生活提供堅實的保障;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2],強調全面部署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通過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這一方法積極引用社會資本服務相關體育活動,促進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全面發展,從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和體育需求,進一步加快體育強國的建設;根據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3],大力加強社區體育建設,有利于早日實現全民健身計劃,提高全民身體素質和健身意識,為高校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條件并增強他們服務社區體育的實踐能力。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湖北文理學院體育社團服務襄陽市部分社區的活動項目、服務方法等。
2.2 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首先從中國知網上查閱號下載關于高校體育社團服務社區體育的論文;再從國務院官網上搜集相關體育政策的資料;最后去湖北文理學院圖書館以“體育社團”和“社會服務”關鍵詞,搜集論文20篇,參考學習10篇。并對相關資料和文獻進行整理與分析,提煉出有用的觀點并進行學習引用。
2.2.2 問卷調查法
編制相關調查問卷,在襄陽市部分社區展開調查,回收有效問卷后,對調查結果進行歸納總結。
2.2.3 邏輯分析法
結合調查問卷整理之后的統計結果,采用歸納、類比等方法進行邏輯分析,并根據現實各方面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推理,從而得出最后的結論。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 相關概念的界定
3.1.1 高校體育社團
高校體育社團是一種以運動為目的的體育團體和體育組織,建立在高校內部之中。它形式豐富多彩,內容多種多樣,不受學校教學大綱和教學任務的約束,將具有共同特長、興趣愛好的學生們集聚一起,促進每位成員技術等方面全面發展。高校體育社團的建設與管理,對培養大學生參與體育的熱情和進行體育服務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營造良好的體育運動和體育服務氛圍。[4]
3.1.2 社區體育
社區體育是由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它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圍,以基層的社區為主要活動場所;具有必要的物質基礎,以社區內部的公共體育設施、器材等為基本條件;具有種類豐富的體育項目,以自主性和有趣性為主要特征。社區體育的發展對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更新社區體育文化、增強群眾參與體育運動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5]
3.1.3 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
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是指由政府按照一定標準,根據服務機構提供服務的質量和數量進行價格預算后支付其費用的一種新型服務方式。該方式表現了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積極為廣大人民謀福利,助力社區體育發展進程。
3.2 高校體育社團服務社區體育的可行性分析
3.2.1 高校體育社團人力資源豐富
襄陽市主要有湖北文理學院、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等六所高校,這些高校建校歷史悠久,師資力量雄厚,能為社區體育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以湖北文理學院為例,該體育學院是湖北省地方院校成立最早的體育系之一?,F有正式在編教職工55名,專任教師45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5人,現在校學生802人,人力資源十分雄厚。學校成立有體育舞蹈、健美操、足球、網球、籃球、定向越野等校高水平運動隊及社團組織,近年來,運動隊和社團組織在全國各類賽事中均取得優異成績,榮獲省部級以上獎項90余項,其中有國家級獎項近10項,從而反映出學生技能水平較高。2010年2以來,體育學院共獲批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2項,湖北省教學科研項目4項,市廳級項目20余項,橫向課題100余項。這些體育運動隊、社團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實施“根植襄陽,立足湖北,面向全國”的服務體系,推動襄陽市社區體育全面發展,更好地服務和建設地方體育文化。
3.2.2 社區體育場地設施健全
根據襄陽市政府召開本市2017年“十件實事”完成情況系列新聞發布會可知:經援建的體育設施達400套,實現了2732個行政社區體育設施和行政村。2018年年初,全襄陽市2732個行政社區和行政村已由文體新廣局進行梳理,400套體育設施也已全面安裝完畢,并且提前三年落實《襄陽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中行政社區和行政村的體育設施全面覆蓋的工作,為襄陽市體育發展奠定了基礎。體育場地設施的健全為居民提供充足的運動場所,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吸引全民參與體育運動。[6]
3.2.3 社區體育發展的需要及學生發展需要
襄陽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文化古城之一,近年來政府緊隨國家戰略,打造魅力襄陽;經濟結構隨社會發展不斷優化,產業升級的步伐日益提速;文化呈多樣化發展趨勢,加強了文化襄陽的建設。在2015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襄陽市名次位于全國第74位,位于湖北省第2位;全國排名比之前上升26位。襄陽市的經濟文化發展需要以體育建設為中心,地方高校是傳播文化和知識的發源地,本市應有效利用這一資源,將地方高校體育社團參與社區體育的服務中去,積極帶動社區體育的發展,為建設漢江流域中心城市新局面奠定基礎;同時,服務社區體育,有利于高校大學生積累社會實踐經驗;減輕部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從而實現高校育人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7]
3.3 高校體育社團服務社區體育的現狀分析
3.3.1 高校體育社團學生參與社區體育的服務意識淡薄
經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高校體育社團體系完善,在社區體育服務方面卻較為欠缺。現今,襄陽市社區體育60.5%以自主性運動形式為主;25.9%的社區體育與俱樂部有所聯系;僅有13.6%的社區體育是由相關體育專業的學生進行組織及訓練。其原因在于高校尚未與社區建立合作關系,導致學生服務社區體育的意識淡薄;由于襄陽市各大俱樂部和學校體育社團對體育人才的需求量大且宣傳范圍廣泛,使得眾多學生參與其中工作;高校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少,缺乏社會交流能力,對于服務社區的概念模糊。
3.3.2 高校體育社團學生服務社區體育的組織結構尚未建立
現今,襄陽市各高校體育專業的實習地點均以學校、健身房、俱樂部為主,尚未在任何社區建立實習地點,造成學生們對社區體育需求的了解甚少;隨著經濟和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要渴望得到滿足,僅有少數學生愿意服務于社區體育;由于高校學生知識和社會經驗的有限,建立一個完整的服務于社會體育的組織結構對學生而言存在一定難度,沒有社會和相關部門的扶持難已完成嚴密的服務社會體育的組織體系。
3.3.3 各種社會和人力資源的浪費
在社會資源上,近年來襄陽市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完善社會體育設施建設,調查顯示只有62%的社區居民使用體育設施進行運動,以中老年人居多,居民對公共體育設施利用率低,造成一部分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的浪費。在人力資源上,襄陽市各高校體育社團具有一大批優秀體育人才,經過專業化的培訓,整體隊伍專業水平高,技術過硬,具備一定的教學和指導的條件,據調查得知約86%的學生未參與社會體育服務,存在嚴重的人力資源浪費。[8]
3.4 高校體育社團服務社區體育的主要方法和路徑
3.4.1 將高校體育社團服務方式與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相結合
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離不開群眾對體育運動的參與,加強高校體育社團與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合作,是早日實現全民健身計劃的有效手段;是促進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方法;是增進社區與政府交流的溝通橋梁。2015年襄陽市出臺了《襄陽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管理辦法》,該方法屬于非公益性活動,能為高校體育社團學生提供資金支持,提高學生主動服務社區體育的積極性,改善社區體育發展的現狀,解決其存在的問題。[9]
3.4.2 在社區建立實習基地,增強大學生服務社區體育的能力
襄陽市各高校尚未在社區中建立實習基地,基于這一現象,在高校體育社團走進社區的前提下,積極開展滿足居民生活和運動需要的體育項目,增進學生與社區體育管理者的密切溝通和聯系,從而建立實習基地,制定符合社區體育發展目標的具體規劃,打造獨具特色的襄陽市社區體育文化模式。在服務過程中,大學生們能夠發現自身不足,不斷完善的提升技術水平,提高服務社區體育的質量。實習基地的建立,為大學生們提供了就業機會,大學生本身具備創新創業意識,能為襄陽市社區體育文化發展起到奠基作用。
3.4.3 充分開發和利用社區體育資源
完善的體育場地設施是居民參與社區體育活動的必要前提,襄陽各社區體育設施建設已達到全覆蓋,在展開調查時發現,居民對于社區的體育設施利用率低,甚至造成人為破壞公共體育資源,利用政府購買服務體系可使高校體育社團發揮自身服務功能,有效利用社區體育資源;政府在建設公共體育設施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高校體育社團的服務有利于避免出現資源浪費現象,平衡財政支出,充分利用社區每一塊體育場地。高校體育社團可為不同社區制定不同體育項目,在重要節假日或文化節,可在諸葛亮廣場能各大體育廣場進行體育文化交流和展演,加大公共體育設施的利用范圍,全面提高居民的身體素質和全民健身意識。[10]
4、結論和建議
4.1 結論
高校體育社團服務社區是一項互惠互贏的工程,襄陽市各項公共體育設施健全,資源浪費現象較為普遍,將高校社團的服務與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有機結合,為高校學生提供社會服務機會,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為襄陽市創建“綠色襄陽”和“文化襄陽”添磚加瓦;加快社區體育文化發展趨勢;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等相關國家政策提供具體實施方法,順應國家體育發展潮流。
4.2 建議
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是國家惠民政策之一,利用該政策服務于社區體育,首先要與高校體育社團確定合作關系,規范社團服務方式,保證服務質量;其次學校在社區建立實習基地方面,需為社區配備專業體育人才,與社區達成發展特色社區體育文化建設的目標;最后將充分合理利用公共體育場地和設施作為基本條件,加大公共體育資源利用率,將高校體育社團的人才均勻分配至各個社區,促進社會體育資源和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高校體育社團服務社區體育需依靠政府、社區及廣大體育專業學生的支持,以襄陽市為例,制定獨具特色的社區體育服務策略,可對其它兄弟院校體育社團服務社區起到輻射和帶動作用,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
參考文獻:
[1]中國政府網.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規劃》[EB/OL]. [2017-03-02].http:// www.mohrss.
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shizhengyaowen/
201703/t20170302_267152.html.
[2]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EB/OL]. [2014-10-10].https://baike.sogou.com /v99954367.html.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EB/OL]. [2016-6-15]. http://www.law-lib. com/law/law_view.asp?id=537163.
[4]王曉芳,劉江宏. 高校體育俱樂部合法經營路徑選擇[J].體育文化導刊,2017(12):116-120.
[5]黃威. 武漢市高校學生體育服務現狀及對策研究[D]. 武漢體育學院.2016.6.
[6]趙蕊.程華.戴健.體育社團在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中的作用及優化路徑研究[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05):26-30+40.
基金項目:2017年襄陽市科技研究與開發項目(襄陽市公休體育服務協同機制創新研究50);2017年湖北文理學院教師科研能力培育基金項目(湖北省地市城市公休體育服務協同機制創新研究2017kypy026)。
作者簡介:
潘戀香,湖北文理學院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2015級學生;
周紅萍,指導教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