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祥正
摘要:本文分析了《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的特點,探討了《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對學生素質的培養,總結了《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素質
一、《計量經濟學》實驗課教學的重要性
《計量經濟學》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科基礎課。計量經濟學以經濟變量之間客觀存在的數量關系為研究對象,它主要根據實際的觀測數據,運用數學和統計學的推理原理,借助于計算機技術來研究經濟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并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來刻畫經濟規律的一門經濟科學,并應用計量模型來分析經濟生活當中的經濟問題。
《計量經濟學》實驗課是在對社會經濟現象作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運用統計模型方法來定量描述具有隨機性特征的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并結合計量經濟學理論知識進行實驗操作的實驗課程。
(一)《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有利于鞏固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知識
在計量經濟學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系統了解計量經濟學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熟練掌握計量經濟學中基本的單、多方程模型的估計、假設檢驗等主要分析方法;在掌握基本知識、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能夠運用計量經濟方法對經濟現象中的一些主要經濟現象、經濟問題和政策效應作有關的計量經濟分析;對計量經濟學的總體有一個明確的把握,并初步了解本學科在經濟學科當中的重要性,學會用科學化、嚴謹化的思維方法來分析有關經濟問題。《計量經濟學》實驗課中,學生通過實驗中經濟變量的選擇、數據的收集,模型的選用、模型的估計、檢驗,并運用模型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鞏固了以上要求掌握的計量經濟學課程的知識。
(二)《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計量經濟學》實驗課以建立計量經濟模型的基本過程為主線,結合樣本數據收集,掌握計量經濟模型的建立、估計、檢驗、應用,學會用計量經濟模型對實際經濟問題進行實證分析,在學生知識結構中占有重要位置,是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有利于學生認識經濟數量分析的作用
《計量經濟學》實驗中要進行結構分析、經濟預測、政策評價。結構分析是對經濟現象中變量之間相互關系的研究,就是運用已估計出來的經濟計量模型對經濟關系進行定量的測量,包括驗證,比較與同一經濟現象相應的幾種經濟假說。它研究的是當一個變量或幾個變量發生變化時會對其他變量以至經濟系統產生什么樣的影響;經濟預測就是運用已估計出來的經濟計量模型,對實際觀察數據之外的某些經濟變量的數值進行估計;政策評價就是運用已估計出來的經濟計量模型,對幾個不同的政策方案的后果進行評價,以供決策人擇優采納。
通過實驗過程,使學生了解經濟數量分析實驗課程在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作用,了解經濟數量分析在經濟學科的發展和實際工作中的作用,能夠建立并運用計量經濟模型對現實經濟活動進行分析和預測。
二、《計量經濟學》實驗課教學的特點
《計量經濟學》實驗不同于工科或理科實驗,有其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現在它的操作性、難度大、互動性和驗證性上。
(一)《計量經濟學》實驗的操作性。《計量經濟學》實驗與計量經濟學實踐操作的過程是分不開的,計量經濟學實踐一般會經歷建立模型、選擇變量、收集數據、參數估計和模型應用等階段,《計量經濟學》實驗課應用軟件便是整個實踐各個操作過程的再現;通過設立實驗,讓學生能夠體驗模擬、理解和掌握運用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的流程。
(二)《計量經濟學》實驗的難度大。《計量經濟學》實驗涉及到計量經濟學方法,要掌握好計量經濟學方法就要有比較好的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的基礎,而對于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統計的基礎不扎實的同學要掌握好計量經濟學方法,做好計量經濟學實驗有一定的難度
(三)《計量經濟學》實驗的驗證性。這可能也是大多文科實驗的特點之一。計量經濟學實驗課軟件往往是根據已經設立好的程序和過程,要求學生按照既定的步驟來完成不同的操作流程。計量經濟學是運用計量經濟方法分析經濟變量之間的關系,而得出的結論往往是對有關經濟理論、經濟規律的驗證,學生反復進行計量經濟學實驗也加強了有關經濟理論、經濟規律的的熟悉和理解。
三、《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對學生素質的培養
《計量經濟學》實驗課不僅應當能夠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而且應能夠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
(一)借助典型實驗,加強思想道德教育
《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應借助典型實驗,增強愛國意識。例如,通過經濟變量的數據,體現我國經濟建設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建設祖國的使命感。借助典型實驗,培養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例如結合每一個演示實驗的特點有側重地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遵規守紀、不怕挫折、保護環境的教育。在實驗中形成愛護公物、尊重他人、樂于協作、注意安全、整潔有序的品德,大力糾正學生在實驗中浪費時間等不良實驗習慣。
(二)提高實驗成功率,促進形成健康心理 ?
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學生走向新時代、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建功立業的重要條件,學生 能夠規范、成功地完成規定的實驗是形成健康心理素質的條件。科學態度是人腦對物質世界及其聯系作 出適當反應的內部心態,它是現代公民必備的素質,教師精彩的示范并指導學生成功地完成規定的實驗過程,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有效途徑。學生實驗成功率高是學生具有科學態度的重要標志。
(三)改進實驗教學法,培養專業素質
《計量經濟學》知識從實驗中來,《計量經濟學》實驗是最好的老師,《計量經濟學》實驗改革應大力改進實驗教學方法 ,幫助學生掌握好知識,發展各種能力,提高專業素質,應在實驗與觀察、探究與總結、應用與延伸三個環節上狠下功夫。實驗是手段,觀察是入門,兩者都是獲取感性知識的重要科學方法;探究與總結著重引導學生分析和處理《計量經濟學》實驗所獲得的信息,探究實驗現象產生的原因,從定性、定量的角度找出內在聯系,抽象歸納、邏輯地總結成規律,即得出正確的結論,突出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應用與延伸應通過設置一組實驗習題,引導學生綜合應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分析,類推或計算論證,以培養解決實際《計量經濟學》問題的能力。
(四)開發應用型實驗,培養進取創新精神
《計量經濟學》實驗是一項動手、動腦的創造性活動,《計量經濟學》實驗改革應注重把實驗的改進創新與培養學生進取創新精神結合起來,不僅讓學生明確實驗改進的必要性,學會改進的方法技術,體驗改進成功的喜悅,更要注重啟發怎樣改進則更好,從中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新的精神和能力。《計量經濟學》實驗為培養創新精神提供了最佳環境,尤其是開發一些聯系生活實際的應用型實驗, 可使學生親身感受到《計量經濟學》實驗的實用價值;能強烈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
四、《計量經濟學》實驗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計量經濟學》實驗軟件的選用
《計量經濟學》實驗方面的軟件很多,在具體選用上要結合課程實驗課的特點,注意實效性靈活性。實效性包括軟件數據和軟件本身的實效。表現在:軟件的數據要能夠及時地更新,如國內生產總值、就業總人數和進出口總值及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化都要能實時進行變化,這就要求軟件的數據庫具備實時更新的功能,及時地將各種變動情況反映到軟件中來。靈活性主要指實驗指導教師或實驗人員能夠根據教學要求和需要,靈活地對實驗的某些環節和過程進行調整。
(二)《計量經濟學》實驗數據的收集、提煉
《計量經濟學》實驗過程中,建立模型、確定變量之后,就要全面地收集與模型有關的經濟變量的統計數據,這是模型設定的基礎工作,對收集得到的數據,還需要進行提煉。在收集、提煉數據時應把握好四個原則:數據完整性,就是模型中包含的所有經濟變量必須得到相同容量的觀測值;數據代表性,是指所得到的數據必須準確反映經濟因素的狀態;可靠性,是指收集、提煉的數據必須是準確可靠的;數據可比性,是指不同來源的數據不能相互矛盾。
(三)學生實驗角色的分配
實驗過程中要做好學生實驗角色的分配。實驗的指導以及實驗完成后實驗報告撰寫等工作,實驗指導教師或實驗人員更要注意分配好學生的實驗角色,才能起到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子奈.潘問卿,計量經濟學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2]劉凌,文科背景下計量經濟學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實踐 [J].統計與咨詢,2012年1月。
[3]羅知,應用計量經濟學教學實踐的探討 [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