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玉婷


摘要:近年來,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人的生活方式和企業的生產模式,大眾對公共產品的需求,對審美的需求也有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共設施建立了人和環境聯系的紐帶,交互設計的應用完善了城市公共設施的設計,使公共設施往智能化、科技化方向發展。
關鍵詞:現代公共設施;交互設計;智能化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042-01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化生活作為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飛入了尋常百姓家,給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使得人們對社會公共產品的體驗、審美有了更高要求,基于交互設計理念下的城市公共設施設計由此產生。
一、城市公共設施中的交互設計
(一)城市公共設施
城市公共設施是能為人們提供服務的大眾公共性產品,常見的公共設施有:博物館、電話亭、導游圖、郵箱、候車亭、售票機、公共座椅等。大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公共設施的設計也不斷發展和完善,數字化信息的加入,使得城市公共設施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逐漸成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翻譯成英文即Interaction Design,是指人和機器(如:設備、網站、系統等)之間進行直接或間接通信的過程。把交互設計應用在公共設施里,就是滿足人、環境、公共設施三者之間進行信息交流、情感傳達。使得公共設施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更好的社會服務,為大眾服務。
二、交互設計在公共設施中應用的發展
(一)國內發展研究
早年,我國政府在北京建立了多臺“數字北京信息亭”,信息亭的設計為全觸屏人機交互設計,可方便市民免費看新聞、查詢信息;另外還設有財務專欄,便于市民自助繳納家庭水、電等各項基本生活支出。信息亭投入應用的出發點是幫助人們生活更方便快捷,卻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效果,使用率較低,導致了資源的浪費。其原因在于,信息亭的投入使用前期沒有進行較完善的傳播和宣傳,導致市民并不知道其有哪些功能,該如何使用;其次,當時技術發展不成熟,系統的技術維護及海量的信息更新與當時不成熟的系統不相匹配。
當今,地鐵成為萬千乘客選擇的交通工具,對自助售票機的界面設計要求越來越高,其設計風格要被大眾接受,操作流程也要相對簡便,以提高使用效率,節約乘客的寶貴時間。下圖為北京地鐵售票機的界面設計,人們可快速找到自己需要到達的車站,選擇張數,進行快捷購票,經受住了一年又一年海量用戶的使用,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是交互設計在公共設施中應用的典型代表。
(二)國外發展研究
位于芝加哥的千禧公園里,有一件優秀的公共藝術品,是西班牙著名藝術家約姆普萊策設計的“皇冠噴泉”,如下圖,四周是由黑崗巖制成的花池,其背景是由1000張代表芝加哥笑容的數字影像組成,由計算機控制著15米的數字屏幕,吸引了市民游客和孩子,使得屏幕和人得到互動,使公共藝術作品變得更加的親近平民,給整個公園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芬蘭的赫爾辛基有一個City Wall項目,將多觸電技術應用在墻面上。市民可以在上面查詢有關生活信息,包括旅游景點、住宿、飲食等,還給市民提供了城市社交平臺,人們還可以在此處進行社會性質討論。此項目極大程度的幫助了市民了解城市生活和社會信息,實現了人、城市信息和機器三者之間的交流。
三、結語
交互設計在城市公共設施的最終目的在于更好的滿足人對公共設施的需求。隨著時代的發展,用戶對城市公共設施的體驗要求越來越高,交互設計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將會成為城市公共設施發展中的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