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沄楨
摘要:對于高三數學的學習而言,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高考,高三學生所需復習的內容也十分多,因為數學的復雜性相對較高,且邏輯性也相對較強,這便加大了高三的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的難度。對此,本文主要對高三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高三數學“探究性”學習策略的實施措施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以期能夠幫助到各位同學在如此大的壓力之下學好數學。
關鍵詞:高三數學;探究性;學習策略
1、高三數學學習當中存在的問題
1.1學習方法不科學
產生數學學困生的一大重要原由在于未掌握一個較為科學的學習方式。目前,還有許多的高三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缺少主動性,對于任課老師的依賴性依然很強,沒有較好地把握住學習的自主權,體現在沒有進行較為及時的預習、沒有制定合理的學習方案、教師不對學習任務進行布置學生便不知道該做些什么,這些均是學生缺乏自主性的體現。由于學生課前未進行預習,又不理解老師課堂上講解的新內容,所以有的學生為了便于課后的復習,上課時一門心思地放在記筆記上,甚至于記下教師說的任何一句話與每一道題,該類現象學生似乎有效積極,然而學生在記錄筆記的過程當中卻忽視了教師在講解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思維環節,所以難以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相應的思考,造成該些學生僅僅掌握了數學方面的知識內容卻未對解題的辦法進行掌握。
1.2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高三的學生因為處在高考前夕的關鍵時刻,面對內容繁雜、難度極高的數學課題及高度緊張的高考壓力,極易產生焦慮等的不良狀態,甚至于在參加數學考試或者進行數學學習的時候產生畏懼、不安等焦慮癥狀,使學生在高考數學當中難以發揮出其正常的水平。究其根本,許多高三的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產生焦慮癥狀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高中學習當中未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在對數學的學習當中缺少自信心,上課的時候不認真,不擅長思考,對于稍微困難的問題不進行刻苦踏實的鉆研,不挑戰自我,卻是輕言放棄;學習態度的不端正,使學生的數學成績難以取得提升。
1.3數學思維的固化
因為面對著升學的巨大壓力,使數學的學習主要圍繞著高考展開,老師的所有教學活動均圍繞考試展開,高度注重數學習題的練習與理論知識的教學,因此,加快了學習數學的進程,幾乎談不上對于解題辦法與數學知識的探討與研究,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變得十分模式化與固定化。在學習新的高中數學的知識的過程當中,老師采用的教學模式相對較為單一與固定,全部的知識學習均依照統一的教學模式進行,卻未嚴格依據學生的具體情形運用較為靈活的教學辦法,使數學的整體學習當中缺乏活力與新意。在練習習題的過程當中,老師對于一般的解題辦法的總結相對注重,卻未讓作為學生的我們參加到探索解題思路的環節當中,因此,我們在使用該些解題辦法與技巧的過程當中,通常不知道從而下手,難以做到真正的學以使用。在遇到新的題型時,不知道怎樣進行變通,進而影響到解題的效率。
2、高三數學“探究性”學習策略實施措施
2.1利用資源,提升探究的深度
高三數學的習題通常都較為繁雜,牽涉的知識內容也十分多,解題辦法也相較靈活,因此,這便為探究性的學習帶來了相應的挑戰。在展開探究的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超過我們認知水平與思維能力的問題,進而造成探究過程難以持續展開。面對該種狀況,我們應當勇于克服自身的畏難心理,對其擁有足夠的信心與耐心,能夠較為及時的將探究環節當中產生的問題或錯誤轉換為探究性學習真正需要的學習性的資源。該環節便是我們對于探究環節展開總結與反思的環節,可以使我們能夠較為及時地對探究的思路進行梳理,盡可能快地發現探究環節中被忽略的條件以及產生的錯誤,進而方能從錯誤的思維當中走出,對習題進行更好的探討與研究。
2.2巧用策略,掌握探究的方法
在對高三數學問題進行解答的過程當中,通常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在閱完題目后,不知從何下手,不知如何去分析與解決問題,因此,探究性的學習更無從可談。究其根本,應當與思維模式有著極大的聯系,習慣于依照某種固定的角度與思維去對問題進行思考,然而有關習題越發靈活,要求也越發的高,因此便會產生該種狀況。就該種狀況而言,在展開探究性的學習時,應當跳出傳統思維方式的禁錮,不局限于傳統的解題辦法與思維模式,勇于提出質疑與表達不同建議,對創新精神加以重視,只有使用該種理念來對數學學習進行指導,方可更好地對數學進行學習,了解不同的解題技巧與解題方式。
2.3發現問題,激發探究欲望
通常而言,問題不僅是高三學生展開探究的動力所在,同時還是培養數學思維的關鍵所在,更是數學探究性學習的起點。因此,在高三數學學習當中展開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時,應當善于發現數學學習當中所存有的問題,可以將其中的問題當作高三學生學習數學的“導火索”,對其展開持續的探討與研究,可以了解到很多有關的問題與知識,可以迅速打開解題思維,學會從不同的方面與角度去分析與思考問題,進而更為全方位地掌握與認識有關數學方面的知識。
比如,在對“直線與拋物線位置關系”這一課時進行學習的過程當中,結合自身已經掌握的數學方面知識,能夠提出該樣的一個問題:已知直線l為y=2X+m,它與拋物線y=2X2相交于A與B這兩點,那么便需要在橫線的位置上補充相應的條件,再對直線方程l進行求解。結合自己多年學習數學的經驗,我們可以了解到在如此開放式的數學問題解答當中,更能夠調動我們在數學的學習當中的積極性,使我們在對問題進行思考的過程當中更為全面與積極,可以在對數學問題進行探討與研究的過程當中,在學習數學當中感受到滿足感與成就感。除此之外,在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的過程當中,可以取得不一樣的靈感,可以學習到非常多的知識,因此,在遇到難題的過程當中會十分愿意與他人一起探究與思考。在解題的過程當中,我們通常會使用到很多不同的知識點,如兩條直線相互垂直的時候的充要條件、拋物線的焦點坐標以及弦長公式等知識點來進行難題的解答,而不拘束于某一章節的知識內容,使高三數學的知識的學習更為系統,知識內容的應用也更為熟練。
3、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高三學生而言,數學的學習至關重要,其不只是新知識內容的學習,而且還是影響學生升學的關鍵所在,對其產生的影響極為深遠。因此,對于高三數學的學習而言,不僅僅要學生對數學的基本知識進行掌握,同時還要學生對自身的數學思維進行較好的培養,提升高三學生學以實用的能力。所以,在對高三數學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應當對探究性的學習進行高度的重視,參加到數學知識的學習當中去,注重對問題的探討與分析,進而使知識內容的掌握更為透徹,使知識內容的應用也更為靈活,真正提高高三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默淳。自我調節數學學習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07):166-166.
[2]李長軍。淺談高三數學第一輪復習的實踐與思考[J].山東化工,2017,46(07):181-182.
[3]羅文三.課標課程背景下數學概念的引導式學習初探[J].福建中學數學,2011(4).
[4]劉麗紅.淺談高三學生數學學習的自我調節[J].科技風,2014,(21):23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