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川
摘要:近年來,世界觀構建成為世界范圍內影視發展的潮流。本文以維度代入的方法,分析了中國電視劇的大世界體系構建的發展歷程,這其中的相當經驗與教訓都值得探討。面對影視創作新態勢,推進世界體系的構建將極有可能是中國電視劇解決創意題材枯竭問題,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電視?。皇澜珞w系;奇幻;史詩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122-01
一、前言
關于大世界體系,英國作家約翰·托爾金(John Tolkien)在《未完成的故事》一書中提出,在文學創作的過程中,可以構建一個“具有一個相對于我們日常生活的第一世界外的“第二世界體系”,亦稱“大世界體系”……涉及“王國,魔幻靈獸,善惡大戰以及騎士英雄的追尋……”。電視劇的“大世界體系”的特殊性在于它會創造一個有別于真實世界的虛構時空。這種時空,往往由多部互相存在聯系的電視劇不斷構建完善,而這些電視劇又能夠共享這個世界體系。這種“大世界體系”在提供給觀眾更豐富的視聽內容體驗的同時,更為電視劇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意內核,最終形成一個“電視劇品牌”,實現電視劇的品牌效應和可持續發展。
二、一維的世界體系——蒙昧中的局部世界構建
早期的一維世界體系以武俠世界構建為主。1976年由香港佳藝電視臺出品的《射雕英雄傳》根據金庸武俠小說改編,創造了武林爭奪《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的背景。此后香港佳藝電視臺陸續出品了《神雕俠侶傳》、《射雕英雄傳之黃藥師別傳》等一系列依托射雕武俠世界的電視劇。江湖世界是最引起觀眾關心的地方。而這個江湖世界很大程度上就是有這些電視劇創建的,往往一部電視劇創造了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武林流派,其他的電視劇也會增加進自己的敘事中,這已經從實際上構成了世界體系的共享。
但是,這種共享與創造還停留在較低的層面,還停留在一維的放大現實世界的某一部分,沒能取得顛覆性的突破。即敘事的基礎都建立在歷史真實的時空,但是主體的敘事卻集中在時空中由創作者幻想出的局部世界,這是早期中國電視劇一維的“大世界體系”的特點。
三、二維的世界體系:時空的重組與對現實的暗示
二維的“大世界體系”構建,首先突破了一維構建中沒有突破的時間局限,構建起了真正屬于自己的世界體系。而這種世界體系,又是建立在一種現實的構建上,即霍爾金所說的“有著與第一世界相似的構成基礎”
2017年《瑯琊榜2之風起長林》的上是中國電視劇二維“大世界體系”構建的重大突破。這部完全影視文本編劇的作品進一步豐富了前作的世界觀。它講述的是前作30年后相同的空間背景,發生在前作配角蕭庭生以及圍繞其發生的事件,二者之間雖沒有明顯的承接關系,但續作明顯是站在已有環境設定中的再敘事。《瑯琊榜》的制片人侯鴻亮接受采訪時說:“創作初期,我們也想過是否把故事落到某一個朝代,但我們更想打出自己的品牌,講些從歷史一直到今天都在發生的故事。”從《瑯琊榜2》以及已經立項的《瑯琊榜3》來看,創作團隊已經自覺的決定構建瑯琊榜體系?!按笫澜珞w系”的構建本身就因與第一時間的表征作用而對第一世界起鏡像效果。無論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誰的天下”,還是它倡導的君子之德、國士之忠、俠客之義,“瑯琊體系”都是目前最有文化態度和現實主義格局的世界體系。
四、三維的世界體系——玄幻與融合
如果說電視劇中的時間是維度空間里的X軸,空間是Y軸,那么未知的超智能生物以及他們所構成的第三空間就對應著立體的三維世界體系。三維的“大世界體系”既打破了電視劇的時空線索,也突破了它的邏輯與科學限制。在三維世界體系中,通常存在與人并存的多元世界,他們的構成建立在充分想象與本民族傳統的結合上。
九州系列電視劇于2009年開始制作,目前已經播出了《華胥引》、《九州海上牧云記》等。這些電視劇從九州體系中共享世界觀設定,又不斷進行補充。在時空上,九州世界體系有自己的空間劃分,將世界按照九個星域劃分為九個州。它們也有自己的時間劃分,創立了自己的編年史。甚至種族設定也借鑒了《山海經》對洪荒時代的構想,這是“大世界體系”尤其是三維體系的表達優勢。雖然在形式上仍難逃中土模式的制約,但是這是中國電視劇在三維體系上第一次也是比較成功的嘗試。
中國電視劇“大世界體系”的構建本質上是新現代“內容共享”的構建。內容是產業振興的希望,進行影視劇的“大世界體系”構建擁有表達上、產業上、傳播上的多種優勢,中國電視劇如果能夠深度扎根,跟緊發展方向,一定能通過““大世界體系”構建”實現產業的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