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靖
摘要:傳統的電視媒體曾在受眾的心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各種各樣的電視節目的播出,也為人們帶來豐富的視聽感受。在新媒體時代,傳統電視媒體該如何應對新媒體的沖擊?電視欄目又該如何在眾多的節目中“脫穎而出”?本文通過分析新媒體與傳統電視媒體的的特點以及綜合節目編排制作,來加以分析和闡釋。
關鍵詞:傳統電視媒體 節目編排 新媒體 電視劇 發展與出路
作為傳統媒體的電視,面對方興未艾的新媒體發展,與其一味躲避或是倉促抵抗,不如主動出擊,全面借助新媒體手段,謀求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相對于新媒體來說,傳統電視媒體擁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包括權威性、公信力、專業性、影響力等,這是新媒體所不能比擬的。但電視媒體自身在傳播上存在的缺陷,也使得發展之路充滿挑戰。與互聯網的互動性、參與性相比,電視媒體傳播的單向性使得受眾對媒體信息的反饋大部分是事后的、延時的,缺乏即時性和直接性,而缺乏與受眾的同期互動,極大地影響了電視媒體的傳播效果。此外,新媒體的出現使得觀眾不再按照節目播出時間安排來被動刻板的收看節目,更不必受到廣告的打擾。那么,傳統媒體該如何進行改革,以適應時代的潮流和受眾的需求?
一、首先要提高電視媒體的核心競爭力。電視媒體的權威性和社會公信力,是在電視百年發展歷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優勢。作為文化的載體,電視容易給人以真實可信的感覺,尤其是在發布一些重大新聞方面,大多數人還是更傾向于電視媒體的報道,從電視媒體中尋求真實。這是電視人需要認真對待和思索的,即使不如新媒體快速,但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通過權威媒體發布的真實可靠的新聞事實,可以滿足人們對真相的訴求,取得“小道消息”不能達到的傳播效果。
“一刻不停,直奔新聞現場”“近些,再近些”是電視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直播是信息傳播中的最高樣式和境界,也是電視媒體體現時效的最佳手段。直播集報道、知識、評析于一身,可以突破時空限制,把新聞的時效性發揮到極致。特別是在報道戰爭、災難等重特大突發性事件中,誰能在第一時間提供最快的信息,展現真實場景,報道最新動態,誰就能爭奪到“眼球”,爭取到受眾。在受眾對信息和新聞審美立體化、多元化、苛刻化的今天,電視媒體成了當仁不讓的主流傳播者。而直播新聞,就成為報道重特大突發事件最受追捧、效果最好、影響最廣泛的傳播方式。
二、在傳播方式上進行發展和完善。這場對傳統媒體的沖擊根源是來自技術的變革,那么傳統媒體也可以通過技術來改變傳統的傳播方式。在現代化科技手段不斷更新和發展中,傳統電視媒體可以利用現代技術,把現有的機頂盒變成一個可以隨便點播的平臺。把現有的有線收視用戶看成一張大網絡面對的用戶,利用有線網絡針對這些用戶做好服務。化簡單的電視節目輸送為多功能型服務甚至是可以互動的新型網絡平臺,以一場新的技術變革來彌補傳統媒體傳播方式上的弱點。
三、在節目編排制作上要貼近人們生活。地方電視媒體要想保證媒體宣傳效果,首先要獲取一定的電視觀眾,不切實際的內容很難讓老百姓關注,尤其是在新媒體發展階段,電視觀眾的數量不斷減少,要想在地方主流電視媒體中發揮傳播與宣傳的作用,就必須更加注重貼近觀眾的心。引導觀眾更多地關注時事政治和民生問題,因為主流媒體發布的都是比較權威的信息,真實可信度高,觀眾認可度也較高,相應媒體的吸引力就大。同時還應選擇鮮活的節目內容,圍繞主旋律和正能量展開更加有效的宣傳工作。
另外,也可以增添一些與觀眾互動的節目內容,比如隨機的街頭采訪。再或者是在一些新媒體平臺上與觀眾進行即時的交流互動。了解到本地人們想要知道的訊息,在節目的編排制作中要注意從地方特色角度出發,培養良好的社會風氣和城市文明氛圍,以正面的、積極向上的內容來提高地方思想道德建設,通過新聞或生活節目來宣揚身邊的大事、小事、好事。利用欄目特點,積極鼓勵當地群眾報料、投稿,以積極向上,發揚互助、誠信、敬老等社會主流精神為主要內容,讓觀眾在觀看電視節目時,能夠感受到來自身邊的正能量。
四、主動與新媒體進行融合。體育賽事的轉播在國內是個比較特殊的領域,例如北京電視臺的體育賽事,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選擇,如今很多門戶網站開始涉獵體育賽事直播。由于技術上的原因,受眾對很多焦點賽事的自主性選擇度更大,同時開始的無數場比賽,電視臺只有一個頻道,只能有一個直播出口,而門戶網站可以開通無數直播通道,讓觀眾自主決定看哪場比賽。在這個意義上說,電視臺完全可以加入新媒體的行列,在擁有了相關地區的報道權以后,主動加入到新媒體的行列,利用自己的網絡電視和自己擁有的公共交通媒體、公共場所媒體等新的形式,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為受眾提供更多的選擇。在滿足受眾日常需求的新聞、信息、娛樂等類型方面繼續深挖廣進,引入新媒體方式為傳統媒體加分。
五、堅持電視媒體的內容不斷創新。無論在家庭、工作和其他場所,人們使用電視這個媒介的時間越來越短,關注單個節目的時間越來越短。因此,為了迎合人們休閑娛樂時間碎片化的需求,滿足隨時隨地互動性表達、娛樂和信息需要,電視節目內容要向碎片化,短、小、精、罕的方向發展。
如今的新媒體發展方向,很大程度上有一種“自媒體”趨勢,每個人都是發布者和傳播者。但與此同時,權威性就會被最大限度地削弱,而且“自媒體”趨勢帶來的一個弊病是“制作或者發布”的“節目”質量和品質無法保證。因此,作為傳統媒體的電視業在與新媒體的競爭方面,一是要打造自己的新媒體占領陣地,而更重要的一點則是要堅持“內容為王”,用“權威”“品質”和“質量”占領市場,占領受眾的心理陣地。打造一些優質的節目,播出一些精良的影視劇,在細節的前提上保質保量。(作者單位:長沙電視臺)